馬紫陽,任飛強,趙一凡,李廣森,黃曉朋,常德貴,張培海
1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四川成都 610075
2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四川成都 610075
3 重慶市中醫(yī)院 重慶 400021
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目前已是影響患者本人、伴侶、家庭甚至社會的公共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稱成年男性ED的發(fā)病率區(qū)間為10%~15%。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ED發(fā)病率高低與年齡呈正相關關系[1-3]。同時ED不僅被證實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癥狀和一種危險征兆[4],而且還被證實與中風、糖尿病及心臟病與ED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5-6],基于此,ED已經是一個嚴重影響男性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肝郁氣滯型是勃起功能障礙中醫(yī)辨證最常見的類型[7-9]?!吨腥A中醫(yī)藥學會男科分會專家共識(2016年版)》對中國大陸717例、1564例橫斷面研究樣本和481例病例對照研究樣本的研究顯示[10],肝郁既是ED的發(fā)病原因,又是ED病機病理變化的結果。其主要治法為疏肝理氣,通過舒暢氣機達到改善勃起功能的作用。升降散能通過調節(jié)氣機的升降達到理氣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以此為切入點,觀察升降散對肝郁氣滯型勃起功能障礙患者臨床評分影響,進一步擴展“氣機升降”理論的內涵。
1.1 診斷標準
1.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考了《中國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與專家共識》2016年版[11]、《中國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3年版(中華醫(yī)學會男科學分會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2]及《郭應祿男科學》2019年版(郭應祿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3],擬定ED的診斷標準:①在足夠的性刺激下,陰莖持續(xù)不能達到或維持足夠的勃起以滿意地完成性生活;②病程持續(xù)3個月及以上者;③國際勃起功能問卷-5評分≤21。
1.1.2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參閱2017年版《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張敏建主編,科學出版社)[14]、2016年版《勃起功能障礙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試行版)》[15]及2018年版《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16]制定肝郁氣滯型ED的診斷標準。主癥:陰莖痿軟不舉和(或)陰莖舉而不堅;次癥:情志郁悶,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喜太息,意志消沉喜猜疑;舌脈:舌紅,苔薄黃,脈弦;注:以上陰莖痿軟不舉和(或)陰莖舉而不堅必備,兼余次癥中2項即可診斷。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診斷為肝郁氣滯型勃起功能障礙者;②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藥物性ED、器質性ED患者;②伴有其他嚴重全身疾病或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③配偶有嚴重的全身疾病,不能配合者;④使用了其他與所研究疾病相關的藥物。
注:凡具有以上任1條者,均不予納入本研究。
收集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ED患者中的72例中醫(yī)辨證為肝郁氣滯型的ED患者。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40歲,平均年齡(32.15±5.10)歲。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通過基線分析,2組患者年齡、病程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例,試驗組予升降散(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劑科)1劑/次,3次/d ,對照組予柴胡疏肝散(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劑科)1劑/次,3次/d,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受試者的臨床療效。
收集所有受試者與勃起情況有關的量表情況,主要量表包括國際勃起功能指數(shù)調查 問卷表-5 評分(five-item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勃起 質量量表評分(Erection Quality Scale,EQS)、自信心與性關系評分問卷評分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SEAR)、勃起功能障礙治療滿意度 問卷評分(Erectile Dysfunction 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ale,EDITS)、焦 慮 自 評 量 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勃起功能質量量表評分(Quality of Erection Questionnaire,QEQ)、勃起硬度評估(Erectile Hardness evaluation,EHS)及中醫(yī)證候評分。治療前第0周及治療后第4周各進行一次上述評分量表的觀察。
5.1 總體療效評價標準 參閱《陰莖勃起功能障礙診斷治療指南》(歐洲泌尿外科學會,2005年)[17]、《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第2版)》(張敏建主編,科學出版社,2017年),擬定ED治療療效的判斷標準,①臨床控制:研究試驗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況>21分;②顯效:研究試驗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況較前增加7-14分;③有效:研究試驗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況較前增加<7分;④無效:研究試驗完成后的IIEF-5量表得分情況無改善。
5.2 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價標準 參閱《中藥新藥臨床研究一般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2015年版)[18],擬定ED的評定標準。
①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0%;②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 60%~89%;③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 30%~59%;④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 30%。
采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數(shù)據采用()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成組定量數(shù)據采用成組t檢驗。組間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齊則采用秩和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相關性分析用于描述兩兩變量間的相關關系。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試驗共有7例脫落,試驗組脫落例為4例,對照組脫落例為3例,2組剔除例為 0,脫落率 9.72%。試驗組有3例,對照組有1例因自覺服藥周期太長,藥物起效較慢而拒絕接受試驗藥物治療而要求退出試驗。試驗組有1例,對照組有2例因為外地工作需要無法繼續(xù)試驗。
治療后2組臨床證候的有效率分別為:試驗組56.25%,對照組63.63%。經χ2檢驗,2組療效無顯著性差異(χ2=0.369,P=0.543>0.05),表示 2組在臨床療效改善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情況
治療后2組中醫(yī)證候的有效率分別為:試驗組62.50%,對照組66.67%。經χ2之檢驗,2組中醫(yī)療效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13.778,P=0.725>0.05),表示升降散和柴胡疏肝散治療對肝郁氣滯型ED患者中醫(yī)證候評分均有改善,但2組評分改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比較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統(tǒng)計分析受試者的 IIEF-5、EQS、SEAR、EDITS、SAS、SDS、QEQ、EHS評分等及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情況,符合正態(tài)或近似正態(tài)分布,進行 t 檢驗。中醫(yī)證候積分、IIEF-5 、QEQ 評分、EQS 評分、SEAR 評分、EDITS 評分與SDS量表方面,比較2組相互之間的評分改善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AS評分方面,比較2組治療后積分平均值減少幅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302,P=0.03)。試驗組有 2 例服藥后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稍多,可自行緩解,未作特殊處理。見表3。
表3 2組治療后各量表評分比較
經治療后2組在陰莖痿軟不舉和(或)陰莖舉而不堅及煩躁易怒的改善方面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2組在改善上述癥狀方面有顯著性差異,且對照組優(yōu)于試驗組。2組在情志郁悶、胸脅脹滿、喜太息、意志消沉喜猜疑等證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2組在上述癥狀的改善方面無顯著性差異。見表4。
表4 2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肝郁氣滯證)癥狀評分差值比較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升降散治療肝郁氣滯型ED患者臨床有效,且能改善該型患者的中醫(yī)證候評分,起到和柴胡疏肝散這一“疏肝理氣”經典方類似的效果,提示了“氣機升降”理論可能與“疏肝理氣”在理氣方面具有可能的內在聯(lián)系。
“氣機升降”最早見于《素問·六微旨大論》[19]:“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在《論衡》也提到了:“人之生,氣之聚也”[20],揭示了氣機的升降是生命活動的根本,氣在人體中的運動離不開“升降”這一形式,可以猜測疏肝理氣法理氣的規(guī)律中存在著某種氣機的升降。因此,通過調理氣機的升降可達到一定程度的“疏肝理氣”作用?!笆韪卫須狻狈ㄊ腔诟闻K“肝主疏泄”這一生理功能,其本質是由于肝屬木,而木性條達,木居天地之間,上納天之氣,下汲地之華,天地之氣在木中升降有序,木才能茂盛生長。同時木也是生命力的具象代表,五行理論認為木代表生發(fā),現(xiàn)代科學也認為生命來自植物(木)的光合作用,木代表了生命,而天地之氣在其體內的升降則是其生命活動的形式。
本研究試驗組選用的升降散中僵蠶、蟬蛻主升,能升清陽之氣;大黃、姜黃主降,降濁陰之氣,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共起調暢人體氣機升降之效。中醫(y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肝氣郁結后的疏肝理氣屬于人體氣機調節(jié)的范疇,只是氣機升降的部分內容。只有人體氣機上下循行的道路是通暢的,肝氣升發(fā)的作用才能完成,從而達到理氣的作用。本次研究的試驗組選用的升降散原方雖然是治療溫熱性疾病,但其組方配伍充分體現(xiàn)了氣機的升降有序,故臨床上不僅僅局限于治療某一類型疾病。
綜上,本研究發(fā)現(xiàn)“氣機升降”理論指導下選用升降散治療肝郁氣滯型ED的臨床有效,豐富了臨床治療肝郁氣滯ED的內涵,擴大了中醫(yī)理論指導臨床工作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