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進行性發(fā)展的疾病,在全球范圍內(nèi)屬于高發(fā)疾病和高致死疾病,由于病人存在氣流受限情況,還會逐漸損傷肺通氣功能,所以治療合理非常關(guān)鍵。應用頻率較高的藥物包括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zhì)激素,針對穩(wěn)定期病人可以合并使用,以達到平喘、抗感染的目的,其中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就是同時存在這兩種成分的復合藥劑,療效較理想,不過長期使用在安全性方面有待提高[1]。所以,有學者建議聯(lián)合中醫(yī)自血療法,以增強療效、縮短病程,基于此,山西省中醫(yī)院展開深入研究,并取得較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進入本院治療的156例COPD病人為研究對象,以平行對照法為原則分組,將采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的78例設為對照組,將合并使用自血療法的78例設為試驗組。病人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對照組男44例,女34例;年齡45~76(62.17±5.01)歲;病程1~10(5.07±0.65)年。試驗組男43例,女35例;年齡43~77(62.51±5.17)歲;病程1~9(4.95±0.59)年。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近48 h未使用擴張支氣管藥物;無本研究藥物禁忌證;皮膚完整無破損;征得病人和家屬同意,自愿加入研究。②排除標準:肺部手術(shù)史者;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如肺結(jié)核、氣胸、氣管擴張、肺炎等;伴隨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取沙美特羅替卡粉吸入劑(批準文號H20150323,規(guī)格50 μg:100 μg),每次1吸,每天分早晚吸入2次,持續(xù)治療12周。
1.3.2 試驗組 同時采用自血療法,穴位為腎俞、脾俞、肺俞,其中腎俞處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針灸時直刺入0.8~1.0寸;脾俞處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針灸時向內(nèi)斜刺入0.5~0.8寸;肺俞處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針灸時向內(nèi)斜刺入0.5~0.8寸。注入2 mL自體靜脈血,每周注入2次,共治療12周。落實有效護理措施。①介紹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的作用,告知藥物吸入后能直接作用到病灶,見效快,而且比靜脈給藥、口服用藥等劑量低,能減少不良反應;還要強調(diào)吸入治療并不會有依賴性,消除病人對藥物和治療的顧慮[2]。此外,指導病人正確的吸入藥物方法,并通過示范、演練等方式提高病人的熟練程度,以保證治療的有效性。②治療過程中關(guān)注病人生命體征、病情發(fā)展等,如果有不安、煩躁以及喘息加重、體溫降低、面色蒼白等癥狀,需要馬上停止治療或是減少吸入量;吸入治療前后指導病人用溫開水漱口。③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以促進痰液排出;如有必要使用吸痰器進行吸痰操作,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而窒息。④治療期間還要多食用水果、蔬菜、瘦肉等富含蛋白質(zhì)、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不要食用蛋類、牛奶、螃蟹、魚蝦、過咸、辛辣等食物[3]。⑤協(xié)助病人展開呼吸功能鍛煉,以提升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難癥狀??s唇呼吸:將舌尖放在下牙根部,經(jīng)鼻深吸氣,屏氣一會,呼氣時嘴呈吹口哨樣,持續(xù)4~6 s,反復多次,逐漸延長呼氣時長,每次練習15~30 min,每天2次或3次[4]。腹式呼吸:病人呈臥位,雙腿半屈,軟墊放在膝下,放松全身肌肉,雙手分別置于上腹、前胸;經(jīng)鼻深吸氣,鼓起腹部,經(jīng)口緩慢的呼氣,收腹部,置于腹部的手可以稍用力,增加腹壓,每次練習15~30 min,每天2次或3次。⑥試驗組病人強化皮膚護理,關(guān)注針刺局部皮膚情況,有異常癥狀及時處理。
1.4 觀察指標 ①治療12周后進行療效判定:肺部哮鳴音、喘息、咯痰、咳嗽等癥狀無變化,又或者病人的疾病有加重的趨勢,則為無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則為好轉(zhuǎn);臨床癥狀和體征徹底消失或趨于消失,則為顯效。②檢測病人肺功能,包括1秒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同時,進行6 min步行試驗。③觀察口干、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情況。
2.1 兩組病人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單位:例(%)
2.2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和6 min步行距離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和6 min步行距離比較
2.3 兩組病人藥物不良反應比較 試驗組1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對照組1例出現(xiàn)口干,2例惡心、嘔吐,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中COPD是一種高發(fā)、遷延難愈、病程長的疾病,如果未能得到合理的治療,會逐漸降低肺通氣功能,使病人慢性缺氧,引發(fā)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由于病人需要長期用藥治療,所以治療方案確定時要充分考慮療效、安全性,只有療效持久、安全性高才是最佳選擇。吸入藥物方案下,病人本身的接受度則會很高,而本次采用的中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就是一種復合藥,有較強的選擇性、長效性。其中沙美特羅能激動β2受體,能將細胞膜輕松穿透,舒張支氣管平滑肌,增加通氣量[5];另外,該藥物成分還能對炎性細胞產(chǎn)生抑制作用,如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從而減少組胺、白三烯等因子釋放量,達到抗感染效果[6]。而丙酸氟替卡松是糖皮質(zhì)激素,在吸入性藥物中抗感染效果最強,能選擇性作用到支氣管、肺部,維持較高水平的抗感染能力,抑制炎癥介質(zhì)大量形成,還能改善平滑肌收縮強度,避免氣道重塑,最終改善病人通氣功能;另外,該藥作用部位較集中能有效減少全身毒副作用。兩種藥物相互配合,能夠發(fā)揮彼此的優(yōu)勢,故而提升了協(xié)調(diào)應用性,其中丙酸氟替卡松能對β2受體轉(zhuǎn)錄途徑產(chǎn)生促進作用,讓支氣管平滑肌中的β2受體更加敏感,輔助提升沙美特羅藥效;相反,支氣管、肺部細胞中的糖皮質(zhì)激素,能在沙美特羅磷酸化過程中被活化,從而提升對丙酸氟替卡松的敏感度,增強療效[7]。雖然大部分病人用藥后能穩(wěn)定病情,改善肺功能,但針對穩(wěn)定期病人還需要進一步調(diào)護,避免病情反復發(fā)作,逐漸損傷肺功能。
在中醫(yī)理論中本虛標實是病機所在,也就是腎、脾、肺同虛是本,壅肺痰濁為實,這也成為病情反復的主要原因[7]。隨著中醫(yī)對該病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血療法有著良好效果,這一特殊中醫(yī)方法以經(jīng)絡學、細胞學、免疫學等為基礎,借助自體血液細胞成分,對機體免疫功能產(chǎn)生調(diào)節(jié)作用,從而達到控制病情發(fā)作的目的。因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激素、酶類、補體、抗體、白細胞、紅細胞等,在治療過程中在臟腑相對應的穴位上注射自體靜脈血,能長時間發(fā)揮刺激作用,達到免疫調(diào)節(jié)的效果,增強機體中和毒素、抗菌、抑制變態(tài)反應等能力,提升康復效果[8]。將自體靜脈血注射到脾俞、腎俞,能調(diào)節(jié)脾腎兩虛情況;將自體靜脈血注射到肺俞,能刺激肺經(jīng),振奮肺陽、平喘祛痰,從而減輕病癥,降低復發(fā)風險。
本研究中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的基礎上采用自血療法,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7.44%和88.4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FEV1、FEV1/FVC、6 min步行距離改善程度更好。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28%和3.8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雖然單獨使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也能有較好療效,但是聯(lián)合自血療法,能進一步提升療效。究其原因,主要是作為中醫(yī)特色療法,自血療法能夠發(fā)揮化學、物理刺激作用,改善體質(zhì),提升免疫力,減輕和抑制肺部炎癥反應;具有相輔相成,標本兼治的優(yōu)勢,充分體現(xiàn)這一治療方案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COPD臨床治療中將自血療法和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合并應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