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立松
鮟鱇太丑,是海中名副其實的丑八怪。短圓錐形的身體,軟塌塌的,表面凹凸不平,沒有魚鱗,像披著一層劣質(zhì)的油布,巨大而扁平的頭上,一張嘴扁而闊。兩排尖利的牙齒,東歪西倒,嘴一閉上,像合上拉鏈。雙眼凸起在頭背上,泛著藍光,像隱藏在苔蘚密布墻角的癩蛤蟆。或許就因此,它才被稱為哈蟆魚、海哈蟆。過去漁民捕到它,隨手拋掉。
我對哈蟆魚并不陌生。我從小生活在浙南海島漁村,家家戶戶房檐下,都掛著一串齜牙咧齒的哈蟆魚頭。每次看著它,都很困惑,為什么要掛這又丑又可怕的鮟鱇魚頭,難不成是為了避邪?
答案在我六歲那年秋天揭曉了。那年秋天天氣特別反常,忽冷忽熱,氣候也特別干燥。一向強壯的父親剛剛查出晚期肝癌,全家人都失魂落魄,一個個著急上火。母親連日來徹夜難眠,哥哥的嘴唇上長出了大大的皰疹,而我的哮喘也發(fā)作了,夜里還低咳不止。二嬸看著像無頭蒼蠅似的一家子,暗暗嘆了口氣,到房檐下取了幾個風干的哈蟆魚頭,再到地里拔了兩個大白蘿卜,洗洗切絲,和那丑陋不堪的哈蟆魚頭一起煮了一大鍋的湯。一家子默默地喝了湯,心火似乎降了許多。那夜,母親擁著我,睡了秋來后最好的一覺,面對苦難的勇氣,漸漸地回到我們的家中。
第二天,父親給我講了哈蟆魚的故事。有艘漁船上的炊事員,家里養(yǎng)豬,他經(jīng)常把船員們不要的哈蟆魚帶回家,魚肉用來喂豬,魚頭隨手丟在矮籬上。那一年,連續(xù)幾個月不是刮風,就是起霧,漁船沒法出海。常年吃魚的漁家人,突然斷了海鮮,難免心浮氣躁,吃啥啥不香。這炊事員本就是個火爆性子,連日來火氣上升,焦躁不安,看什么都不順眼,有事沒事就大發(fā)脾氣。他母親想,找不到鮮魚,蛤蟆魚也是魚嘛!她把門前矮籬上的魚頭洗了洗,熬了一鍋湯給兒子喝。喝了兩天,兒子火也降了,躁熱也退了。大家這才知道,過去太小看蛤蟆魚了,吃了它,心安體康呀。漁家人過日子,不就圖個平安健康嗎?于是給它取了個新名,叫“鮟鱇”。
之后每每捕到它,再也舍不得丟棄,帶回家洗洗曬干,備用,燒煮時加上白蘿卜絲,清火退熱效果更好了,人們把這款湯起名安康熄火湯,俗稱鮟鱇蘿卜絲。
后來才知道,外貌丑陋的鮟鱇很不簡單呢。日本每年有“鮟鱇魚節(jié)”;在歐洲,鮟鱇魚肝賣得比法國鵝肝還貴。
原來,鮟鱇魚膠原蛋白豐富,低熱能低脂肪,有降熱清火、生津止咳的作用。后來,每次在菜場上看到鮟鱇魚,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剝掉魚皮,與白蘿卜絲一起,做一道美味的家常菜,這道菜也成了我家的特色菜,親朋好友來家吃飯,這道菜必會隆重推出。
現(xiàn)在人們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難免心氣浮躁,于是鮟鱇蘿卜絲湯就成了漁家人招待貴客必不可少的佳肴。因外表丑陋而遭人嫌棄的鮟鱇,憑借優(yōu)良的品質(zhì),總算登上了大雅之堂。
安康熄火湯燒法:
材料:鮟鱇3斤左右一尾,新鮮白蘿卜1根切成絲,生姜一塊切絲,大蒜頭2瓣切薄片,小蔥切碎,鹽、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若干
1.先把魚的牙齒剪掉,鮟鱇嘴巴大牙齒多且尖利,小心被咬;接著剖開肚子取出內(nèi)臟,留下魚肝(有魚肝油哦)。
2.剝掉魚皮。剝皮時要順著來,魚皮有許多膠原蛋白,要留下;剝好洗凈后,用廚房紙把它全身擦干,再切成小塊。
3.鍋熱加油,放入切好的姜絲和蒜片,倒入切好的鮟鱇魚肉和皮煎一下,放入鹽、料酒、少許的白糖煎1-2分鐘,加水燒開后,再放入備好的蘿卜絲燒至透明即可。
4.出鍋時再加入胡椒粉和小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