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
重慶長廈安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重慶 400039
房屋土木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應引起重視。房屋地基基礎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到房屋建設工程的穩(wěn)定性,應對其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操作流程,確保房屋土木工程質量安全。在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還要結合地基基礎工程特點,對地基基礎施工技術進行選擇,確保地基承載能力滿足工程建設要求。
承重墻的質量和結構設計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其能夠為土木工程項目提供充足的承載力,在設計時必須要注意豎向荷載,即為抗側力構件的設計,剪力墻置需要滿足框架結構位移角要求,承受的底部彎矩較小,需要注意對框架與剪力墻受力變形特征不同的考慮,保證其協(xié)同性,結構構建模型計算時,剪力墻或計算完出圖時增加剪力墻,對結構形成不利,需要在建模時對其純框架結構進行分析,比對計算結果,并作出有針對性的調整,選擇位移角較大的位置設置剪力墻。通常情況下其橫向剛度要小于縱向剛度,這就需要確保承重墻設計具有足夠數(shù)量的橫墻,才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結構的抗震功能,確保其可以承載自然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災害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工程結構設計時,必須要注重工程項目建筑的抗剪強度[1]。
設計時必須全面考慮鋼筋混凝土的多種性能結構要素,如鋼筋混凝土的強度、防滲性能等等。具體設計時,必須強化對各種數(shù)據(jù)的準確勘測和運算,如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和斜截承載力的運算以及扭曲承載力的計算等等,并采取適當?shù)姆椒刂破渲兴菀壮霈F(xiàn)的裂縫問題,不斷提高鋼筋混凝土的持久性,提高其抗震功能。
強夯法在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濕陷性黃土地基中。利用強夯法對地基基礎承載能力進行改善時,通常運用一定質量的夯錘,將夯錘提到一定高度后進行自由落體運動,使得地基基礎密實度增加。強夯法操作流程簡單,技術性要求不高,但對施工現(xiàn)場土壤質量要求較高。如施工現(xiàn)場土壤中含泥量較高,則不能使用強夯法對地基基礎進行處理。強夯法主要通過改善土壤密實度,提高地基基礎承載能力,降低房屋土木工程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的概率。在進行強夯法施工時,如地基基礎土壤含水量較大時,應需先將地基中的土壤挖出,并進行攤鋪晾曬,降低土壤含水量。強夯法在使用過程中應先結合現(xiàn)場軟土地基情況進行技術性分析,設計強夯系數(shù),確保強夯法處理地基基礎的有效性[2]。
換土墊層的技術主要是指去除大地表面的土質,在地基中埋上承載能力強而且壓縮性較低的土質,然后再換上墊層。但是要切記一點,在換土墊層技術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所用土的質量,這種方法對土質的要求非常嚴格,土質必須沒有很強的腐蝕性,一般都會使用粗砂或大塊的砂石以及灰土作為換土墊層的主要土質。換土墊層的處理方法一般會應用在大地表面比較軟弱的土質,或者是大地表面不均勻的土質中。在北方地區(qū),冬季可能溫度比較低,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砂石來進行墊層,這樣也可以減少冬季凍土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DDC灰土擠密法是近年來處理地基基礎的新型施工技術,在濕陷性黃土地基中比較有效。DDC灰土擠密法施工時,先在地基基礎上進行打孔處理,并對打孔底部進行夯實。將灰土分層填充到孔洞中,并應用螺旋鉆機進行分層夯實,直到孔洞中灰土與地基基礎處于同一水平線時,在運用機械對以夯實的灰土樁進行反復夯錘,進一步擴大樁直徑,使得樁與樁之間形成復合地基。復合地基可改善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承載能力,增強其抗剪切的能力[3]。
水泥土攪拌樁技術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攪拌機械,將水泥和地基軟土強制拌和,通過水泥和土之間的物理化學反應,水泥水解水化生成各種水化合物或發(fā)生離子交換及凝硬反應,使得地基土體強度較大的提升。這種加固技術適用于加固軟黏性土,飽和黃土等。加固深度一般為5-20m之間。水泥土攪拌樁技術間歇時間較長,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進行質量檢查,一般采用90d齡期為標準齡期。地基工程因工期較短無法采用90d齡期檢測樁體強度,可采用28d或60d齡期水泥土攪拌樁抗壓強度作為樁體強度的判定標準。
土木工程建設結構設計的優(yōu)化和地基加固技術應用的改進,需要結合工程項目實際進行綜合考量。建筑結構的加固和維護是由于其結構功能或使用條件產(chǎn)生變化引起的,導致結構承載力無法滿足當前的施工要求和使用要求。地基部分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因此其加固處理必須要針對建筑物的施工環(huán)境以及地質條件,充分考慮施工環(huán)境的變化,需要從多方面進行仔細的考量,如大型舊有建筑的加固修復可選用基礎托換加固技術,住宅建筑可選用錨桿靜壓樁加固技術、土層置換加固技術等,確保建筑地基的穩(wěn)定性,提高其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