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旭東
(作者系駐南非使館文化[教育]處參贊)
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中國共產黨走過的100 年光輝歷程,在人類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作為教育外派干部,生逢偉大時代,要善于依托所處的工作平臺,在服務國家外交全局和教育改革發(fā)展大局中找準定位,發(fā)揮作用,在復雜環(huán)境和形勢下,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堅定守好中外教育交流合作陣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共和國大廈添磚加瓦,為黨旗國旗增光添彩,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事業(yè)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非洲是發(fā)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雙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同非洲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前進。南非作為金磚成員國、二十國集團成員國,是非洲最具有影響力的國家。中國和南非在空間距離上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早在共同的反帝反殖民主義斗爭中,兩國人民就結下了深厚友誼。在習近平和南非總統(tǒng)拉馬福薩共同引領下,兩國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經貿合作穩(wěn)步發(fā)展,人文交流展現(xiàn)出蓬勃生機。建交23 年來,特別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兩國友誼和合作經受考驗,不斷得到淬煉和升華。中南教育領域交往作為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與雙多邊關系發(fā)展大勢同向同行,積極貢獻中南、中非友好的正能量。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比宋慕涣髯鳛榕c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并列的雙邊關系三大支柱之一,在國與國交往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成立于2017 年4 月的中南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是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建立的首個此類機制。在該機制引領下,包括教育在內的人文領域合作順利開展,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兩次機制會議分別在比勒陀利亞和北京成功舉行,為雙邊人文交流規(guī)劃了方向,提供了指引。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不利情況下,以教育為代表的各領域仍然在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保持熱度、維持聯(lián)系、分享經驗、積蓄力量。
南非的高等教育在整個非洲處于領先地位,在歷年的各大全球高等院校排行榜上,開普敦大學綜合排名多年蟬聯(lián)非洲第一,在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海洋科學、礦業(yè)與采礦工程等專業(yè)領域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基礎教育領域,南非數(shù)學學科是最大短板。中方為幫助南非學生學好數(shù)學而設計的“中國大使獎”項目,為提升南非教師教學能力而設計的“數(shù)學教學法高端培訓班”均受到當?shù)責崃覛g迎,即將付諸實施。在職業(yè)教育領域,為幫助南非應對社會高失業(yè)率與青年職業(yè)技能缺失間的惡性循環(huán),一方面我國在南兩所“魯班工坊”、一所“大禹學院”作為中國職業(yè)教育走出去的代表,正在南非默默耕耘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已經培養(yǎng)了千余名畢業(yè)生的南非赴華職教留學項目正在摩拳擦掌,為疫情過后更大發(fā)展做好周全準備。
中文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對于中國文化發(fā)展傳承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南非朋友深入了解中國的紐帶和橋梁。通過中文學習,越來越多的南非人增進了對中國的了解,開啟了探索中國和中華文明的大門。自南非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來,中文教學日益受到南非社會各界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2021“南非中文日”慶典暨南非中文教學成果展演上,對“南非中文日”設立近兩年來在南中文推廣工作按照教學成績、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項目、媒體宣傳、當?shù)乇碚?、促進交流、服務本土化等七大類別進行了全景式回顧:在南學習中文的群體規(guī)模不斷擴大,各類項目注冊學員已逾萬人;出版物編撰取得突破,首本《漢語高考備考指南》、首部《漢語-祖魯語學習詞典》出版發(fā)行;中文教育培養(yǎng)層次進一步提高,孔子學院成功獲準開辦碩士項目;“漢語橋”工作開創(chuàng)歷史,南非選手榮膺2020 年“漢語橋”全球總決賽非洲洲冠軍,系該賽事創(chuàng)辦以來南非賽區(qū)最好成績,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家“漢語橋”俱樂部已獲授權,將適時在開普敦揭牌。這次南非中文教育界“合家歡”,包括6 所孔子學院、2 所孔子課堂、2 所僑界中文學校、7 所開設有中文專業(yè)或課程院校在內的南非所有中文教育機構悉數(shù)出席,在規(guī)模和代表性上均開創(chuàng)了歷史。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統(tǒng)一了思想,鼓舞了干勁,為在南中文推廣事業(yè)繼往開來打下堅實基礎。
雙向學生流動工作是教育外交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南非不是我國學生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國,在南留學人員規(guī)模不大。但只要有這個群體存在,全心全意為留學人員服好務的意識就不能打半點折扣,這是“外交為民”外交工作宗旨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疫情期間,我們時刻將在南留學人員的身心健康放在心上,根據(jù)當?shù)匾咔榘l(fā)展變化,先后寄送了四批“健康包”,把黨和國家的關心愛護傳遞給每一位留學人員。2021 年7 月2 日,首個覆蓋南非全境的中國學聯(lián)組織——南非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合會成立,從此在南中國留學人員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成立當天,作為開幕活動的“在南學界學習‘七一’重要講話座談會”成功舉行,極大激發(fā)了在南留學人員的愛黨愛國熱情。南非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合會開展的“黨史‘非’常學”“中南百名青年講述青年夢”等系列活動,在留學人員中掀起學習“四史”熱潮,在兩國青年間搭建起溝通理解、文明互鑒的橋梁,均產生良好社會影響。此外,南非高等教育在某些專業(yè)有一定國際競爭力,我們積極探索做好面向國內的定點定向宣傳,嘗試將吸引更多中國學生來南留學作為未來擴大雙邊教育合作的一個發(fā)力點。在南非學生赴華留學領域,我們一方面積極宣介,廣泛出席各種層級、各種形式的宣介活動,吸引更多潛在的申請者,另一方面用“治未病”的理念嚴把初始質量關,寧缺毋濫。
南非是我國在駐非洲國家使館中兩個設有教育部門的國家之一,同時還是與我國建有雙邊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唯一非洲國家。考慮到南非在非洲的巨大區(qū)域影響力,中南教育交流合作在做好雙邊工作的同時,將在我國總體對非教育合作方面進一步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尤其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背景下,我們將加強歸納總結,為我國與其他非洲國家雙邊、涉非多邊教育合作共性問題的解決積累可供借鑒的經驗,努力蹚出一條深化中非教育合作的成功之路。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奮楫正當時,揚帆再出發(fā)。小舞臺可以承載大夢想,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讓我們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將個人奮斗融入滾滾前進的歷史洪流,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