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琳 深圳報業(yè)集團
2021年,“十三五”順利收官、“十四五”開局起步,一幅全新的時代畫卷正在徐徐鋪開。工會工作歷為都是黨的群眾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進一步強調新時代黨團工作改革的重要意義,要求運用新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來推進黨團工作,進而為新時代黨團工作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內在動力。工會是黨的宣傳理論、宣傳思想的重要實踐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四力”同樣也是工會干部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素養(yǎng),是新時代對工會干部隊伍素質的要求。要充分發(fā)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加強工會干部的“四力”建設,塑造新時代工會干部的新形象,以推動工會工作實現(xiàn)與時俱進。
新時代、新形勢在帶來難得的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們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困難和問題。在荊棘密布的發(fā)展道路上,基層工會工作的環(huán)境更加復雜,對象更為多元,內容更豐富,方式更多樣,這對工會干部的綜合素質提出不同以往的要求。工會干部如果僅具備某一方面的能力,已經(jīng)很難勝任新時代的工會工作,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新時代工會工作的需要。
目前一些工會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專業(yè)能力單一、思想觀念較為陳舊等問題,已嚴重影響工會干部隊伍的社會形象,與工會工作當前的新任務、新格局、新要求和職工群眾的新期望存在較大差距,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并且通過各種科學合理的措施來增強隊伍整體素質,已經(jīng)成為當前推進工會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以工會為代表的群團工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進一步強調新時代黨團工作改革的重要意義,要求運用新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來推進黨團工作,進而為新時代黨團工作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內在動力。如何牢牢把握這一根本遵循,加快建設一支符合新時代工會工作需求的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對于增強工會組織積極作用,提升工會組織吸引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并且不斷擴大工會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地位,具有十分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近年來,為適應改革發(fā)展的新形勢,各級工會在工作中大膽探索實踐,不斷梳理和總結各種工會工會方法和策略。這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形式體現(xiàn)了新時代對工會工作的要求,找到了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為全面推進工會工作提質、提效,上水平、上高度提供了理論指導,厘清了努力方向。在現(xiàn)實中,要使這些新理念、新方法合理運用到基層工會工作實踐中去,實現(xiàn)工會工作的新突破,就必須依靠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
工會是黨的宣傳理論、宣傳思想的重要實踐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四力”同樣也是工會干部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素養(yǎng),是新時代對工會干部隊伍素質的要求。
增強腳力,指的是廣大工會干部要接地氣,經(jīng)常深入基層,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貼近廣大職工群眾,及時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所急、所困。群眾性是工會工作最鮮明的特點,其基礎在于廣大職工群眾。因此,廣大工會干部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理念,并將這理念始終作為自身工作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更好的開展工會基層工作。
具體來說,增強腳力一是腿腳要勤。群眾工作無小事,工會基層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多下基層、進企業(yè)、進車間,才可以全面把握廣大職工群眾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和實際困難,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為職工群眾發(fā)聲,幫助廣大職工群眾解決好實際問題,并把工會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好;二是腳步要實。群眾工作最忌走過場、搞花架子。廣大工會干部必須真正走出去、沉下心、俯下身,和職工群眾打成一片,既邁進職工群眾的門檻,更要邁進他們的心坎,腳踏實地體察民情,洞悉民意,更好地為廣大職工群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從而使工會工作得以“暖人心、順民意、聚民心”。
增強眼力,指的是廣大工會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與時俱進,開闊視野洞察天下,不斷增強自身的政治判斷意識和能力,更好地開展工會工作。當前,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局時期,廣大工會干部必須站在時代與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以中國視角、世界視野、發(fā)展視點,審時度勢,認真觀察、分析和判斷世情、國情、社情、民情、輿情,正確把握世界發(fā)展大勢,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廣大職工群眾必須始終堅持樹立馬克思主義政治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會工作,既順應規(guī)律又冷靜客觀,一分為二;此外,要不斷進行知識的儲備及更新。工會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工會干部必須是一位雜家,不但要精通單位主業(yè)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yè)知識,還須熟悉各類政策、法規(guī),法律、條例,不斷學習補充新知識、新理論,有計劃、有目標地汲取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營養(yǎng),提升格局,拓展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時代脈搏、感知社會風云、掌握員工思想動向,從而準確判斷、合理規(guī)劃、正確決策。
增強腦力,指的是工會干部的腦筋要開動起來、活躍起來,積極提高抓問題能力,并不斷在解決問題及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以新思維、新創(chuàng)意,更好把應對新時的機遇和挑戰(zhàn),才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職工群眾。
新時代的工會干部應當沖破固有的思維定勢,自覺運用改革精神,著眼工會工作實踐的理論思考,著力推動工會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斷在思想體系、組織體制、運行機制、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上打破舊的條條框框,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造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做出符合客觀實際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行為選擇。在具體工作實踐中,還要注重將職工群眾呼聲較高的熱點問題作為日常重點工作,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討論,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廣大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同時,還應多策劃開展一些既富有時代氣息、具有高知識含量,又為廣大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活動,讓職工群眾看到基層工會干部在創(chuàng)新工作中的用心、作為,從而贏得職工群眾的尊重、信賴,把更多職工群眾吸引到工會和工會活動中來,為黨的事業(yè)爭取更多的群眾支持。
增強腦力,多學習多實踐是不二法則。各級工會干部要勤學善思,特別要注重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學以致用,不斷開拓思維,增強腦力素養(yǎng),積聚應對發(fā)展變化的能力和底氣。
增強筆力,強調的是工會干部要練好自己的筆桿子,要勇于表達、善于表達、及時表達,牢牢占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用事實說服人,用真情打動人,用力量鼓舞人。
筆力是工會干部腳力、眼力和腦力的綜合呈現(xiàn),是工會干部能力素養(yǎng)中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要求。工會日常工作中的幾乎所有事項都需要通過文字呈現(xiàn)、表達出來,對公文、報告、總結、請示、通知、倡議、文案、稿件的加工、整理是工會干部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工會干部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的具體體現(xiàn),因而,增強筆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增強筆力,一要打牢文字功底,熟練掌握語音、文字、詞匯、語法、語義、邏輯等方面的知識;二要豐富知識素養(yǎng),日常勤于積累,充分占有材料,腦中有儲備,落筆才有內涵;三要勤于練筆。勤練筆、多寫作才能掌握良好的行文規(guī)范。工會工作與寫作一樣,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工會干部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切換自己的視角,客觀評判文稿的價值所在;四要善于運用新媒體形式、新傳播方式,運用群眾語言,甚至可以適當選用網(wǎng)絡語言,創(chuàng)造清新活潑的文風,以廣大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五要提高外語能力。在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的當下,一種或幾種外語的熟練掌握,對了解、掌握、分析和運用國際前沿信息,確保文稿內容的準確,行文的流暢,及符合文化習俗習慣等十分有益。
各級工會要根據(jù)新時代新形勢要求,不斷加快工會干部的培養(yǎng),尤其應重視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年輕工會干部。除了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培訓,還要加強文化、經(jīng)濟、科技、管理、法律等各類專業(yè)知識,以及外語、計算機等應用技術知識的隨時補充,有計劃地培養(yǎng)一批既熟悉本單位主業(yè),又精通新技術、新知識的綜合型人才,使動口、動腿多的事務型人員逐步成長為動腦、動筆多的專業(yè)型、研究型人才,從而不斷提升工會干部素質。
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勤學善思,學以致用。
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不是好工會干部。新時代的優(yōu)秀工會干部一定要在企業(yè)生產第一線、在基層工作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經(jīng)風雨、見世面。各級工會既要為工會干部深造創(chuàng)造條件,并且積極從基層一線發(fā)現(xiàn)、鍛煉和提拔優(yōu)秀工會干部,不斷增強他們的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從而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更多具有基層經(jīng)驗、吃苦耐勞的青年工會干部。
各級工會要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同時,還應進一步完善基層工會干部的考核考評機制,更好地激發(fā)廣大一線工會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工會工作中來,不斷提升工會工作質量。建立起一系列科學完備的評價體系,推行目標責任考核,把考核結果與工會干部的任用選拔、收入分配、進修深造等切身利益掛鉤,體現(xiàn)獎優(yōu)罰劣,鼓勵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更好地吸引高素質人才、激勵高素質人才。
綜上所述,工會干部的自身素質建設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概念,其內容是不斷更新的,其高度是不斷提升的。工會干部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著力增強“四力”,才能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各級工會組織要用前瞻的目光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班子和隊伍建設,把推進工會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作為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來抓緊、抓實、抓好,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工作目標,提供制度保證,努力培養(yǎng)一支聽黨話跟黨走,熱愛工會事業(yè),深受職工群眾信賴,學習型、實干型、創(chuàng)新型的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群眾,凝心聚力,奮發(fā)作為,推動工會工作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