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小學 王楚楚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身體和心理發(fā)展并不成熟,很多低年級小學生在敘述表達一件事情時,語言組織能力較差,表達不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也是很多家長和教師較為發(fā)愁的一方面。但是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看圖寫話類的語文教學能較好地幫助小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因而看圖寫話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的重視,語文教師更應當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看圖寫話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看圖寫話就是讓學生根據(jù)一幅靜止的畫面去想象動畫的樣子,以及自己在這幅畫中看到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情感,看圖寫話是比較靈活的,而且對小學生的能力考查較多,這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很多小學生比較抗拒或者是厭惡看圖寫話類題目,那么教師就可以先從改變小學生思想這方面著手,因為思想是解決事情的前提之一。
低年級學生厭惡或者討厭看圖寫話的原因就是缺乏興趣,沒有意識到看圖寫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語文教師要先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著手,因為興趣是學生獲取學習知識的最大動力,也是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熱情的催化劑。低年級學生很容易受其他有趣事情的吸引,自制力不強,但學生的注意力強弱也和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有很大的關系,教師應當更重視學生的感受,在課堂教學中多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先創(chuàng)造愉悅的課堂氛圍,然后再逐步將看圖寫話知識插入其中。
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學時也是如此。小學低年級學生已有了一些生活和學習經驗,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對一些簡單的事情會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大多數(shù)低年級學生對一些常識性、簡單的圖畫也有一定的識圖能力,但是他們所表達出的內容并不全面,只是對明顯能看出來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敘述,并且他們在敘述的完整和條理上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抓住這個問題進行重點教學。
首先,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有序、完整地進行觀察,鼓勵他們進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觀察一幅風景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這樣的順序進行觀察;在觀察人物畫或事件圖畫時,要教會學生該怎樣抓住核心人物,并且觀察這幅畫體現(xiàn)出來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其次,觀察雖然是重中之重,但在觀察之后也要學會書寫。很多低年級學生的書寫能力較弱,而且在書寫時并不按照觀察的順序進行描述,而是十分雜亂,語文教師也要多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最后,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容易眼高手低,他們在做看圖寫話這類題目時不想動筆,認為在腦子里想象一遍就可以了,這樣是完全不行的,語文教師一定要糾正這樣的錯誤。
看圖寫話是一個靈活性較強的題型,不僅考查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也考查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能力,看圖寫話更多的是為了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想象能力,讓他們能更好地進行語言組織。但是很多學生并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看圖寫話和作文一樣,不需要加入自己過多的思考,更多的是走形式主義,認為將字數(shù)寫夠就行了,這樣的錯誤思想嚴重影響阻礙了他們在看圖寫話這方面能力的提升。我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學案例,有一個二年級三班的小朋友,他在剛開始接觸看圖寫話這種題目類型時很抵觸,覺得太難了,但是經過和他交談我發(fā)現(xiàn),他最大的問題是心理問題,也可以說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因為他總覺得做了也不得分,還不如不做。后期幫助他解決心理問題之后,他對這種題目也漸漸增加了興趣。語文教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時要將重點放到想和寫上,讓低年級學生能根據(jù)圖畫展開想象,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圖畫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語文教師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和看圖寫話本身的特點具有一致性,就是可以靈活轉變和應用。語文教師應當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吸引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渴望度,讓小學生在看圖寫話時更能深入地展開思考和寫作,這樣才能較好地發(fā)揮看圖寫話的教學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