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崇
(福建省閩清縣池園鎮(zhèn)福斗小學 福建 閩清 350800)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一大創(chuàng)新就是增加了閱讀策略單元的編排。在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出現(xiàn)的是有效提問策略,它是在三年級學生掌握并運用“預測”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解讀而設置的提問策略,這個單元圍繞閱讀訓練要素“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會這些基本的閱讀策略,逐步培養(yǎng)他們在實際的閱讀中,可以自如地運用所學到的一些閱讀策略、閱讀技巧,做一個積極、主動提問的閱讀者,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關注的重點。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課文是四年級閱讀策略單元學習提問策略的第一篇課文,在本篇課文的課前導語中就讓學生積極思考,看看可以提出什么問題。這是一個讓學生主動提問的要求,我們老師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首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在初讀課文伊始,引導學生自行在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記號,可以在書的旁邊或者小本子上記錄下自己疑惑的問題;接著逐步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提問的角度;最后引領學生帶著產(chǎn)生的新問題再次深入讀課文,細細品讀感悟。
初次接觸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書中P15頁的圖片,讀一讀頁面上的文字,先確定本單元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再導入本課的學習。首先可以利用題目《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或依托課文的第一部分“五粒豆期待遠行”的內容來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豆莢里的五粒豆即將分開時,它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它們會遇到什么樣的事情?會有怎樣奇妙的經(jīng)歷?”“五粒豆最后的結局如何呢?”
其次,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分為自主閱讀和小組交流兩個環(huán)節(jié)展開。自主閱讀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閱讀和思考時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記錄下來,可以用旁批,也可以記在筆記本上。小組交流時,鼓勵學生充分交流自己初讀課文提出的問題,同時,在其他同學的啟發(fā)下,思考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起來,再次主動閱讀課文,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也是精彩紛呈:“前面被鴿子吃掉的豌豆,它們會不會在鴿子的身體里來一次有趣的旅行呢?”“那顆漲得大大的豌豆爆裂了嗎?”“最后那顆豌豆被青苔包裹起來,成了一個囚犯,它和青苔又發(fā)生什么故事?”……通過一系列的引導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
為了有效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培養(yǎng)學生學會有效提問的策略,我們教學時,可以緊緊抓住課后題提供的小組問題清單來輔助,讓學生先讀讀旁邊黃色云朵里的提示,再觀察羅列出的小組問題清單,討論為什么最小的豌豆被青苔包裹卻說它長得好?為什么母親把一株豌豆苗稱為一個小花園?掉水溝里,漲得大大的那粒豌豆真的最了不起嗎?教師接著引導學生回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就可以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課后問題清單中的前兩個問題,是針對部分內容提出的,是伴隨著閱讀過程產(chǎn)生的問題。第三個問題則是針對全文提出的是讀完故事之后聯(lián)系前后故事情節(jié)提出的。
接著,我們可以把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可以孩子自由組合,這樣積極性更高。針對課文內容的提問學生比較容易掌握;讀完故事后聯(lián)系前后情節(jié)提問,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做一個重點的引導??梢杂酶鞣N方法來進行提問:①聯(lián)系課文結尾提問:“小女孩的眼睛發(fā)著亮光,你覺得她看到了什么?”②針對題目與內容之間的差異提問:“明明有五粒豆,為什么主要寫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間的故事呢?”③對比分析五粒豆的經(jīng)歷提問:“讀完五粒豆的故事,你最想當哪顆豆呢?說說你的看法。”
通過這樣一步一步指導后,此時再次鼓勵學生細讀課文,學生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進行更有效提問:“為什么小女孩的臉上要用‘光彩’這個詞?”“第五粒豆掉入裂縫后,它是怎樣對待自己所處的惡劣環(huán)境呢?”“為什么說這一天簡直像一個節(jié)日?”
提問策略的學習目的是幫助學生閱讀理解,它在教學中能有效避免教學內容繁雜、沒有明確指向目標等方面的問題。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效提問,注意收集并借助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以此為媒介,來更深入地解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教學可以逐步讓學生掌握有效提問的閱讀策略,提高學生閱讀思考的能力。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后清單中的問題和課后第三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梢宰寣W生品讀課文自然段,自行把描寫豌豆生長的語句圈出,生病的小女孩的前后變化語句找出來,感受第五粒豌豆苗在努力爬藤、開花的過程中,給予生病的小女孩無限愉悅、生機和活力。感受到了愛的幸福,愛的神奇,同時更感受到奉獻愛是最崇高的、最偉大的。閱讀策略需要學生在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中認知、嘗試、拓展、應用,從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要求學生不但在讀書的時候要了解課文內容,還要不斷反思閱讀過程,回溯閱讀的方法,并在提問交流中解決問題,不斷豐富閱讀經(jīng)驗,更好地運用于今后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做個積極主動的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