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群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集團)大沖學校 廣東 深圳 518000)
小學音樂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課程,它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合唱是一種喜聞樂見的聲樂表現(xiàn)形式,其中富含了豐富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在實際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需要重視合唱教學,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唱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合唱質量,增強小學生的合唱信心,從而實現(xiàn)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音樂學科是一門聽覺藝術,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學會聆聽,學會比較以及學會評價,讓小學生通過聆聽音樂、欣賞合唱歌曲,來切身地體會到音樂合唱所帶來的震撼感受,以此來充分培養(yǎng)起小學生的音樂自信心,促使小學生可以進行有感情的合唱。與此同時音樂教師還需要為小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出練習合唱的良好環(huán)境,讓小學生可以在一個多聲的環(huán)境之中,真實的感知多聲的魅力,讓小學生可以在合唱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1]從而讓小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激發(fā)小學生的合唱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合唱熱情,促使小學生可以真正的理解音樂合唱的概念,進而實現(xiàn)自身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以《歌聲與微笑》一課的教學為例,音樂教師在為小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程合唱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為小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的視頻教學素材,以此來為小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課堂情境,讓小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合唱學習和練習,從而有效激發(fā)起小學生的合唱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合唱參與性,從而收獲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是需要小學生間的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完成的,合唱是一項具有極強合作性的音樂活動,在進行合唱的過程中,需要每一位小學生都可以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所以在實際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就需要積極引導小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位置,認識到團隊合作以及合作精神對于合唱的重要性,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以及責任意識,從而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而實現(xiàn)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在卡吉德羅森林里》為例,[2]音樂教師在帶領小學生進行合唱時,需要讓小學生充分地感受到和聲的美妙,讓小學生可以認識到即使個人的歌唱能力再高,也不可以達到合唱的效果,同時在進行高低聲部的合唱練習時,音樂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來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讓小學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只有所有同學一起努力,才可以達到參差有力的聲部效果,充分體現(xiàn)出合唱的特色,以此來實現(xiàn)對小學生合唱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小學生合唱效果的提升。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下,通常就是音樂教室組織班內學生為一個團隊,來制定相應的歌唱曲目進行反復的合唱練習,而這樣的合唱教學模式,嚴重缺乏新意,長期下來會讓小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逐漸的失去對音樂合唱學習的熱情,非常不利于小學生音樂合唱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由此看來,音樂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時,就需要積極的轉變教學思路,努力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fā)起小學生的合唱興趣,點燃小學生的合唱熱情,以此來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合唱學習,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3]比如音樂教師可以把班級分成兩個合唱隊,讓每隊小學生選擇自己的合唱曲目以及如何去合唱,把合唱的創(chuàng)作空間都留給學生自己,讓小學生在競爭中增加對合唱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使小學生愿意自己去探索合唱的技巧,保持對合唱的興趣,從而高效地實現(xiàn)小學音樂合唱的教學目標。例如《媽媽之歌》,音樂教師可以把班級分成男女比例相當的兩個合唱隊,讓小學生自己去組織練習這個合唱曲目,經過練習之后一起在班級進行合唱展示,最后由音樂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出各隊的優(yōu)點和不足。音樂教師通過組織這種合唱競賽,來讓小學生在競爭中培養(yǎng)出的好強心理以及不怕輸的精神,同時讓小學生通過競爭和對比,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yōu)點,從而促使小學生在以后的音樂學習中可以明確地認識自己,進而提升自身的合唱技巧。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音樂教師在實際的合唱教學中,需要充分增強自身的合唱教學理念的認識,積極采取多樣化的合唱教學形式來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合唱教學,從而實現(xiàn)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合唱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進而實現(xiàn)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高效高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