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江蘇省徐州市西朱小學,江蘇徐州 221131)
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而將其應用到小學英語課堂活動中,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增強英語感知力,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情景體驗式教學還能加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夠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饕u價指標;同時,很多學生家長會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斷學校的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很多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不斷講解單詞、課文、語法,課后要求學生抄寫單詞、做相應的習題,或背誦課文。在這種單調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會感覺英語學習十分無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習熱情。
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單純依靠死記硬背來學習單詞、語法等知識,雖然在短時間內能記住單詞、語法知識,但不能深入理解這些知識的內涵。同時,學生也不能靈活地應用這些英語知識進行交流,造成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不會”說英語。比如,學生死記硬背,記住“take”這一單詞后,經(jīng)過習題訓練也能掌握“take”的用法,但在實踐交流中不知道如何地道地使用這一單詞進行對話,出現(xiàn)交流不暢的情況。
有的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自己“霸占”課堂的情況。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學生只能被動聽從教師安排,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交流,久而久之,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效果不佳。
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各項能力,有意識地引入一定情景,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理解知識,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采取情景體驗式教學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教育活動的趣味性。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單詞“f lower”時,教師通過圖卡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根據(jù)相應的圖卡,充分了解單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單詞拼讀。學生如果無法順利完成單詞拼讀,則向教師請教。在這一環(huán)境下,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教學也不再枯燥無味,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利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方法,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興趣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能顯著改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聽工具,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或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趣味游戲,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十分重要。對小學生而言,閱讀是英語學習中難度較高的一部分[1]。通過情景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感悟,從而顯著強化學生的閱讀效果,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景,加深學生的英語學習體會[2]。通過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英語感知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What do they do?時,為了讓學生深入掌握“teacher, writer, doctor”等單詞,并靈活運用這些單詞進行交流,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單詞,制作相應的圖卡,如與“teacher”相關的圖卡上有黑板、粉筆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這些圖卡,讓學生猜測這些圖卡與什么職業(yè)有關。這樣類似猜謎語的活動,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在采取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時,教師不僅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欲望,還要指引學生在情景中對知識產(chǎn)生深層次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實踐應用水平[3]。對此,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在情景中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指引學生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Our animal friends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文中描述的幾種小動物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這些小動物。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關于動物特征的詞匯,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圖片提問:“What animal friend does Nancy have? What colour?What can they do?”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這些問題設計思維導圖,以“Two f ish”為關鍵詞,列出其他中心詞,如“red, black, small eyes,swim”等,讓學生對文本形成更清晰的了解。接著,教師結合教材繼續(xù)提問:“What animal friend does Mike have? What colour? What can they do?”學生根據(jù)問題進行自主閱讀,找出相應的單詞、句子,并自己繪制思維導圖,便于知識學習。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教師通過視頻、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以問題為出發(fā)點,指引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探究,并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厘清文章思路,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游戲情景,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4]。游戲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活動。英語課堂上開展游戲活動,能讓學生改變自身對英語學科的看法。很多小學生在剛接觸英語知識時,會感覺難度很大,抵觸心理比較強,而游戲情景的引入,符合小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滿足小學生的知識獲取需求。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At weekends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知識。比如,對于“chat on the Internet”,教師可以做出敲擊鍵盤的動作,讓學生猜測其含義,然后教學生拼讀;對于“f ly a kite”,教師可以做出放風箏的動作。當學生掌握這些詞語以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小組學生開展游戲活動。比如,一名學生說出相應的詞語,其他學生做出動作,或一個人做出動作,其他人說出詞語。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真實感受,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把握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內涵,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景,指引學生在情景中深層次地學習英語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