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森
(中國民航大學體育工作部 天津 300300)
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休閑生活方式,休閑體育可以有效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愉悅身心,消除疲勞。休閑體育有助于學生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學習和娛樂活動。休閑體育不僅教會學生如何利用閑暇時間,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充分利用寶貴的閑暇時間來提高生活質量。休閑體育是使大學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終身體育習慣的重要途徑,發(fā)展大學校園休閑體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1]。
國內有關休閑體育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研究更多集中于娛樂和精神放松,更多地關注心理體驗,弱化了活動的組織形式和專業(yè)程度。由此可以看出,與體育教育和競技體育相比,休閑體育具有更明顯的生活氣息,更偏向是一種體育生活方式[2]。筆者認為休閑體育是一種以身體參與為主要方式、以消除壓力為目的的健康科學的身體活動方式,有助于愉悅身心、調整情感、保持健康,人們可以自愿參加、獨立選擇。休閑體育教育也是一種社會練習活動,包括競技、娛樂和教育等多方面,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健康,還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增強學生的生活質量。
大學生自主選擇休閑體育是一種完全由大學生自主選擇的、沒有任何強迫性壓力感的行為過程。這種體育行為是學生具有明顯的自覺特征和傾向的體育行為。大學生在閑暇時間參與的體育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組織或團體的約束,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個性、興趣和能力自行選擇體育活動項目。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有完全的自主性。
休閑體育的活動形式可以是欣賞性活動、相對穩(wěn)定的活動和身體運動活動,而內容的選擇可以是下棋、打牌、釣魚、打球、滑冰、氣功、中國武術、民間舞、標準舞、拉丁舞、爬山和定向運動等,是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周圍環(huán)境和個人的條件進行的。
休閑體育具有增強人的文明意識和道德素質,有效調節(jié)人的情感狀態(tài),增強人的基本活動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完善的心理素質等功能。因此,它是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有效手段。
休閑體育不僅是為了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通過運動享受快樂[3]。休閑運動不僅可以帶來感官上的快樂,還可以創(chuàng)造精神上的快樂。從事休閑運動的人可以像游戲一樣接受它,因為休閑運動不需要人把精力集中在技能上,而只需要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即可。
大學時期是終身體育意識養(yǎng)成的重要時段,是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4]。在這個階段,對個體、他人和社會的認知能力趨向穩(wěn)定,形成個人世界觀。此時推廣休閑體育教育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直接效果,而且對于他們步入社會后的健康生活質量具有積極影響。
閑暇是人生的一種狀態(tài),是一個長久而重要的階段。當一個人還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人的時候,他一定是在玩,他只有在玩的時候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4]。人們在閑暇中追求幸福,也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同時,也充分利用閑暇感受生活,體驗理想、人性、人格、善惡、美丑,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5]。休閑體育是一種身體與精神的體驗,是人與環(huán)境的融合,是人的社會性、生命意義、生命價值和自我實現(xiàn)的感受與實現(xiàn)。它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融合與成熟。
每學年,大學生有諸多時間是“空閑時間”。選擇體育作為大學生的休閑方式,可以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有效地改善和促進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同時,在趣味娛樂和體育活動規(guī)則的影響下,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變以往死板乏味的生活節(jié)奏,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類休閑的目的和最終方向是追求心靈、身體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而體育休閑恰恰可以使人獲得健康的精神,充滿幸福和歡樂。然而,最有價值和最顯著的效果是人們更容易欣賞到休閑體育的精神文化氛圍。休閑體育精神是在自由中體驗美的、道德的、創(chuàng)造的感受,是有意義的、非功利性的。它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底蘊,支撐著人們的精神。
休閑體育通過體育運動的方式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熏陶學生道德情操。休閑體育的自由特點能夠促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會自我管理,學會如何采用一種健康的方式利用余暇時間。休閑體育集體主義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相互幫助的理念,增強集體主義概念。所有這些理念都與素質教育的思想一致[6]。終身體育思想源于終身教育理論,終身體育的提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滿足人們對健康更高的要求,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教育的框架,不再僅是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激發(fā)的學生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隨著小康社會的發(fā)展,休閑時代已經(jīng)到來,作為一種自然的充滿青春活力的休閑方式,很多輕松充滿樂趣的休閑娛樂活動逐漸成為人們適應現(xiàn)代生活的重要內容。高校休閑體育教育也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7]。因此,在大學生中推廣休閑體育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而且休閑體育教育也是大學生社會教育的一部分。當前社會正逐步轉向休閑社會,而高校的休閑體育教育卻與現(xiàn)實不符,這也凸顯了開展高校休閑體育教育的緊迫性。作為社會的重要成員和建設的生力軍,大學生擁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和較高的文化素質,更適合接受高校的休閑體育教育[8]。
在參與多樣化的休閑體育活動時,大學生經(jīng)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種規(guī)則好像真實社會角色的模擬[9]。他們逐漸地經(jīng)歷、感受和理解這些活動中的角色社會位置和功能及相對應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品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tǒng)體育教育沒有完全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過于強調競技理論和技能,忽視了休閑體育的理論和技能[10]。作為終身體育的重要內容,休閑體育不僅傳授運動技能,還提出了體育教育中的休閑理論和技能,彌補傳統(tǒng)體育教育的缺失。
大學校園是一個大群體,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校園休閑體育文化和群體參與的條件對大學生休閑體育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休閑體育氛圍的強弱,大學生對休閑體育的關注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社會休閑方式對于大學生活動內容和形式有直接影響,在體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上有重要的引導意義。運動場地設施的類型、條件和規(guī)模對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也具有影響。根據(jù)調查,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當前高校的運動設施不能滿足開展休閑體育要求。組織形式也是影響休閑體育推廣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組織不僅對休閑體育管理機制的正確形成有影響,還對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熱情和主動性具有影響[11]。此外,高校管理人員對休閑體育的態(tài)度和緊跟時代的休閑價值觀決定了體育教育的目標。
開展體育科學專題講座,體育沙龍等活動,向學生傳達休閑體育時尚信息,傳授體適能健康知識,拓寬學生視野,鼓勵并引導學生參加多樣的休閑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將運動教育作為自我發(fā)展的內在需要,形成積極前衛(wèi)的運動生活方式,進而投入到健康、文明和科學的休閑體育活動中。
現(xiàn)行高等體育教育課程不利于休閑體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必須進行改革。首先,建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教育指導思想,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建立正確運動的價值觀[12]。其次,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使教學素材融入娛樂。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科學運動方法、原則及人體運動規(guī)律,對一些運動項目進行合理的修改、處理、細化和提升,這些內容變成教學素材滿足大學生的多樣化要求,利用這個過程對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教育。最后,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體育教師是大學休閑體育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知識水平、個人素質和教師行為對于大學生接受體育知識和技能、形成體育看法、培養(yǎng)綜合素質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強化教師團隊建設,一方面吸收專業(yè)人才,豐富教師團隊,另一方面提供常規(guī)培訓,強化外部溝通,創(chuàng)造條件使教師接觸最新研究成果,借以提高休閑體育理論和教學水平。
隨著休閑體育在大學校園的廣泛開展,學生的要求變得更高,勢必要求學校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休閑活動。同時,應該加強學生骨干培養(yǎng),組織班級、年級和全校性體育活動,形成合作氛圍,確保全體學生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教師要對體育骨干加強關心、提供引導,強化他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服務能力,確保休閑體育活動的成功推廣。
學校領導管理部門應該對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有較深的認識,不斷擴大運動場所,增加運動設施,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參加休閑體育的要求。同時,加強體育設施管理,充分發(fā)揮設施功效,促進校園休閑體育活動的全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