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盈衛(wèi) 廣西沿海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中存在對運輸安全的重視不足、人員業(yè)務水平參差不齊、對緊急情況反應能力差、路港運輸調度協作性差等問題。這些問題與調度指揮工作要遵循的安全性、服務性、高效性原則是相悖的,嚴重制約了調度指揮工作的作用發(fā)揮。因此,文章立足于對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的理解,研究沿海地區(qū)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的優(yōu)化路徑,具有現實意義。
鐵路運輸不僅關系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而且對于我國基本物質的運輸也具有重要影響[1]。鐵路運輸在我國的各類運輸方式中占據較大比重,其調度指揮工作直接關系到鐵路運輸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所謂鐵路運輸的調度指揮,主要是以合理的運輸安排和規(guī)劃來指導相關工作,讓其保障鐵路運輸的效率以及安全性的作用得到發(fā)揮。鑒于我國的鐵路運輸軌道交錯繁復、運行班次多、運輸任務重等情況,其調度指揮工作的重要性也被凸顯了出來。
運輸調度指揮工作的主要職責就是為了確保鐵路安全和高效暢通[2]。鐵路運輸中的列車行進速度快,一旦發(fā)生設備故障,就有發(fā)生事故的隱患,其運輸安全就會得不到保障。因此,調度指揮工作需要立足于安全性原則,科學部署、規(guī)劃運輸計劃,協調好各列車的運輸進度,并關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設備故障問題。
調度指揮工作是鐵路運輸的后方服務性工作,要能夠依據運輸實際需要,靈活采取相應措施,以保障運輸過程的順利、快捷。
調度指揮工作是一項統籌性的工作,其具體的調度指揮措施都是立足于運輸的整體進行的。因此,面對高密度的運輸網絡以及較高的運輸要求,調度指揮工作需要把握好高效性原則,找出調度管理的最優(yōu)解。
實際的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在運輸安全上的認識不足,存在認識不深刻、解讀不靈活的問題。特別是在沿海鐵路運輸中,其運輸的交接涉及到鐵路運輸、港運,甚至包括客運,運輸網絡相對復雜。且在鐵路貨運列車的調度指揮工作中,工作內容十分復雜[3]。而調度指揮缺乏全面的安全運輸認知,就會使工作上對安全問題重視不足,從而在復雜形勢的調度指揮中出現漏洞。有的調度指揮人員沒能充分重視安全問題,卻明顯重視運輸效率,容易導致調度指揮工作的失衡,甚至存在更大的安全隱患。
調度指揮工作任務艱巨,需要相關人員投入飽滿的熱情,并以較高的業(yè)務能力來承擔工作。但是調度人員存在業(yè)務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一方面,部分人員因工作強度大而在工作狀態(tài)上偶而出現倦怠,影響調度指揮效率。另一方面,部分人員業(yè)務水平有限,表現為對工作的基本規(guī)章制度認識淺顯,對鐵路運輸新設備、新技術了解不多,使用調度指揮的指令不夠規(guī)范等。而在沿海地區(qū)的鐵路運輸中,由于運輸體系更復雜,相關人員的業(yè)務水平短板會表現得尤為突出。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調度指揮人員的業(yè)務進步。
鐵路運輸中,如果出現了調度指揮不當,就需要進行緊急情況處理,如在陸路港碼頭交接中,出現了一方設備故障,亦或車次、船次延誤等情況時,調度人員就需要啟動應急機制,發(fā)布緊急交通指令。這考驗的是相關人員的組織力、反應力。但是部分工作人員在緊急情況反應力上還有欠缺。
1.信息交互性差。在沿海地區(qū)的鐵路運輸中,需要達成路港的運輸協作。這需要信息傳遞的高效、及時作保證。但是,鐵路運輸方面有時卻預報信息不精準,存在信息交互性差問題。如,某車次的發(fā)車信息在報到相對應的聯運組后,實際列車運行卻沒有按時到港,就會導致工作人員、設備滯留現場時間長,而且被動待工,嚴重打擊作業(yè)人員的工作熱情。也有的情況是車次先到港而后發(fā)布相關通知,導致人員的準備工作倉促完成,從而影響到作業(yè)效率。
2.對設備故障情況缺乏調度協作。針對沿海鐵路運輸中的調度復雜性,相關人員應該對設備故障因素做出充分考量,從而能夠在發(fā)生設備故障時與各部門做好協調。路港聯運中要協調的設備很多,可能出現的故障也多,如斗輪機故障、汽車故障、地磅故障等。但是實際的聯運流程作業(yè)中,存在對故障協調不力的情況。
調度指揮體系在現代鐵路運輸工作實施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支持現代鐵路運輸系統的長遠穩(wěn)定發(fā)展[4]。為了完善指揮調度體系,鐵路運輸部門可以以班組建設帶動人員思想認識提高,可將班組作為一個個小型的單位個體,通過常態(tài)化的培訓來提升班組集體的業(yè)務水平。相關部門的培訓工作要定期定時開展,切實讓班組人員的思想認識得到提高,明確自身職責。而相關培訓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加入實操訓練,如進行路港運輸故障應急處理訓練等,不僅要讓班組人員對故障分類倒背如流,還要讓他們形成科學的應急反應習慣。鑒于鐵路運輸中涉及的技術、理念等都在不斷迭代更新,其培訓內容需要與時俱進,并要落實好培訓后的考核,以嚴格的考核來反映培訓成效,逐漸發(fā)展為完善的考核制度。各調度工作人員的具體崗位特點、工作職責都不同,但是在工作實際中卻需要所有人員對各崗位業(yè)務都有滲透,所以其業(yè)務培訓要立足于提高調度人員的綜合能力,其間,鐵路單位應構建起完善的、系統化的規(guī)章制度,督促調度人員依章辦事、不斷優(yōu)化職責。另外,應當通過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案例,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使其能夠更加明確的認識到自身應當具備的能力和素質[5]。
在鐵路運輸的調度指揮中,應該嚴格禁止發(fā)出無關內容。無關內容可能讓接收方出現誤解誤判,而且多此一舉。另外,相關調度指令應走向規(guī)范化,盡量執(zhí)行統一的標準。如,相關指令內容可對運輸線路、起止時間、起止里程、列出速度、限速地點等要素加以涵蓋,此外不再贅余無關內容。當鐵路部門規(guī)范和統一全部的調度標準后,能夠大大減少列車人員的誤操作現象,那么安全事故也就少了。此外,明確調度指令屬于基礎性操作,實際的工作中,還需要調度人員具備縝密的思維,能夠靈活分析所面臨的事件情況,在真正明確了事件的單因素性質后,再準確、準時地發(fā)布指令,合理調度。
鐵路單位可建立與港務局長期協作關系,加強相互間的配合、互動,并要不斷優(yōu)化作業(yè)流程,運用有效的作業(yè)組織手段來縮短車輛的入港作業(yè)時間。這些都需要完善的機制配合執(zhí)行,以形成常態(tài)化的管理。如,路港協作目標中可建立起港務局相關管理人員與旬車站、運輸段的對接會制度,其間要對疏港情況、貨源情況進行有效把握及分析;建立起調度人員的日交班會制度,該制度針對當天運輸中可能影響運輸組織工作的各環(huán)節(jié)流程進行細化分析,同時制定改進方案;建立起鐵路單位領導和港務局領導的定期碰頭會制度,針對一階段內的港口疏運重點問題進行分析和部署,從而從管理層面上提升路港協調效率。另外,發(fā)貨計劃影響到鐵路運輸調度指揮效率,同時關乎運輸成本。因此,路港協作機制中,也要強調對發(fā)貨計劃問題的溝通,其鐵路方要與港口方做好溝通。
1.抓重點運輸。重點運輸的組織管理應得到重視。鐵路部門應該著重安排好重點運輸線路,尤其是相關企業(yè)的重點客戶物資運輸,要在時間安排、設備安排上予以優(yōu)先考慮。對此,相關調度人員可以對運輸貨主信息、貨物信息等進行整合、分級分類,從而分輕重緩急地進行調度安排。
2.抓港內作業(yè)。港內作業(yè)水平的提高依賴于運輸組織力度的提升,其相關管理制度需保持高度一致、標準統一,從而切實起到監(jiān)督作用、指揮作用,也能夠更突顯出管理的權威性。在實際的港內作業(yè)中,鐵路部門可聯合相關運輸企業(yè)的管理力量,共同在管理制度上形成協調,避免出現管理上的錯位而影響執(zhí)行效果。
3.抓港外貨物保管。對于港外貨物保管問題,雖然不直接歸屬于鐵路部門管轄,但也算利益相關。相關運輸企業(yè)作為貨物疏運的保管方,不僅要與港口做好協調,也要與鐵路單位做好協調,從而加強鐵路部門的組織調度力度。而鐵路部門也要與企業(yè)形成有效的溝通,實時了解港外貨物的保管情況,確保貨物的安全狀態(tài),從而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指揮調度工作,如期按成調度計劃。當出現如保管中的灑漏貨物多而貨物無辜損耗等問題時,各單位、企業(yè)間要做好溝通,及時改變調度計劃或對相關問題進行應急處理。
綜上所述,鐵路運輸的調度指揮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在其工作網絡中牽涉系諸多利益方,涉及諸多要素。尤其沿海地區(qū)的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還需要做到鐵路單位、港口、企業(yè)等的多方配合,其工作難度又上了新臺階。但是面對復雜的調度指揮現狀,相關調度人員不能氣餒,而需要厘清自身工作職責,認真服從單位的組織與調配,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而鐵路單位則要在管理上、指令標準規(guī)范上、路港協作上等多方面作出努力??梢哉f,鐵路運輸調度指揮能力的提升,需要多主體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