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梅
(陜西省西安市浐灞歐亞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盡管我們不能像徐霞客那樣天天跋涉于山水之間,但也不能讓學生天天都呆在教室中,這種“籠中鳥”的教學模式終歸會讓學生脫離于生活,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為生活化教學理念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對于初中作文教學的開展,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構建生活教學情境的方式,來促使學生構建起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而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的方式來積累生活素材,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可以拓展學生寫作思維,為學生的作文寫作提供靈感,使學生在語文作文寫作過程中能夠將生活中的所看所見進行描繪,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例如:部編版初三年級第一單元“嘗試創(chuàng)作”作文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任意選擇本單元自己喜歡的一首詩進行仿寫。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如,遠方的山峰、緩緩湍流的小河、小鳥的叫聲等,以便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能夠主動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并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聽、所想等進行想象,進而促使學生寫作思維的發(fā)散;其次,教師向學生展示泰戈爾的《紙船》,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欣賞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如《紙船》中“向水中投放紙船”進而聯(lián)想到船的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見到的草、空中的云彩、春天的花朵等來觸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進而為本次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寫作素材;最后,鼓勵學生進行詩歌仿寫,要求學生結合教師所展示的生活情境以及自己對生活的觀察,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歌進行仿寫,以此來通過仿寫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積極性。
大多數(shù)學生為了能夠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可以下筆如有神,往往都會通過模仿優(yōu)秀文章的框架,或者是背誦一些優(yōu)美的語段、句式、修辭手法等方式來為作文寫作提供基礎,然而這種固定式的寫作模式并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只會讓最終的作文成果顯得僵硬,為此,教師可以利用電影素材,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情感,進而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能夠以模仿為基礎對文章立意進行創(chuàng)新,使作文能夠更加生動感人。[1]
例如:以“誠信”為主題開展的作文教學,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都會圍繞身邊的瑣事進行作文立意,如,商店誠信、同學之間的誠信,等等,這種作文寫作題材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再加上學生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作文更加出眾,而選擇一些華麗的辭藻以及夸張的寫作手法等。為此,教師要想改變學生的寫作思路,則必須要另辟蹊徑,通過利用電影素材的方式來打破學生狹隘的寫作認知,所以,教師可以在開展作文教學之前,先為學生播放關于誠信的電影,如《善意的謊言》中杰克布為了恢復猶太人的信心,而編造的虛假新聞;《阿甘正傳》中阿甘雖然存在身體的缺陷,但卻擁有很多美好的品德——誠實、守信、真誠、勇敢;《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世界,每個人在社會體制的影響下而變成一個個符號,并漸漸迷失自己,等等。讓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對“誠信”全新的認識,并引導學生通過捕捉電影中的某一細節(jié)來開闊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的作文立意更加具有新意與特色。
改寫一般是對寓言故事、文言文、小說等進行另一種文體的呈現(xiàn),能夠使原來的文章更加豐富,形象更加具體,如對于敘事小說的改寫,則需要改變原來的敘事視角,以另一個人的口吻來進行故事的敘述,可以是小說中的一個片段,也可以是正片小說,通過鼓勵學生改寫的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而為作文寫作奠定基礎。
例如:“學習改寫”作文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寓言故事”為主題,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故事進行改寫。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范文引導的方式來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改寫方法,從細節(jié)出發(fā),使改寫之后的作文具有完整的情節(jié),清晰的脈絡,合理的想象以及生動的描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總而言之,初中作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于某一事物或者是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因此,細節(jié)是一篇作文的靈魂所在,只有體現(xiàn)出細節(jié)才可以使文章飽滿并賦有情感,為此教師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細節(jié)描寫的訓練,以便使最終的文章更加具有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