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青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蔣垛中學 江蘇 泰州 225300)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還是在沿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久而久之,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無聊的學習態(tài)度。基于此種情況,教師需要積極的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堅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將生活化教學元素充分引入到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化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自主思考學習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良好的課前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來導入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化信息,有效激發(fā)起中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充分集中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效率。所以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積極地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元素來進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快速的調動中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為之后的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1]以珍視生命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微課短視頻。視頻一:內容是一名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太大,導致以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視頻二是一位長期受到校園欺凌的學生,最終也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教師通過播放這兩條短視頻,來快速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來,結合教師就可以順利地導入新課內容:通過這兩短視頻真是讓我們觸目驚心,生命是寶貴的,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可以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一定要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在教師這樣的導入下,中學生都快速地融入到了課堂的學習中,充分促使了本節(jié)道德與法制課程的順利開展。
新課程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也需要重新制定和規(guī)劃教學活動,充分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借助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相關資源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思維,促使學生可以在實際的學習中可以自主思考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高效地獲取新知識,幫助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到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智慧。[2]以中學序曲一課為例,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比如大家思考討論一下,我們現在的中學生與小學生活對比,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關注度,讓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討論分享。接著教師就可以在引入一個生活化問題:進入初中以后,你們最想要的禮物是什么呢?這個禮物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呢?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化問題情景,來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正視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的變化,明確自己的努力目標,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讓學生可以針對當前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思考和反思,從而有效提升中學生的學習積極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思考探討時間和空間,增加學生的生活化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3]以《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一課為例,教師在這節(jié)課程中,就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場民主社會調查活動,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走進社區(qū),采用問卷或者座談的形式來了解居民對民主的看法和建議?;蛘呓處熆梢葬槍Ρ竟?jié)課程內容來開展一場手抄報活動,讓學生可以以多樣化的形式來學習和了解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生活中所蘊含的知識元素,幫助學生切實地獲得感悟,讓學生可以深刻地認知相關的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充分地對這些知識來進行內化和掌握,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增強自身的成人意識,提高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是非常符合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也是有效推動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同時還可以切實地為中學生提供高效高質的道德與法治教育,進而有效實現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成長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