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婷
(江蘇省溧陽市上黃中心幼兒園 江蘇 溧陽 213300)
1.1 戶外暢玩。
以下是9月5日的觀察記錄:
今天的戶外活動是草坪,gby在山坡下,xzh在山坡上,雙手抓住一個輪胎,“準備好了嗎?”xzh大聲喊著,同時將手里的輪胎向后蕩了幾圈后,將輪胎向下滾去。
“下來啦!下來啦!”gby大聲喊著,同時張開雙臂,左右移動,在輪胎快到眼前時,雙手往輪胎的方向一抓,但是沒抓住,輪胎徑直向山洞里滾去。
“得分啦!得分啦!”gby和xzh同時大聲歡呼起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ywx和tzs也加入了游戲,gby和ywx站在山坡上向下滾輪胎,yzh和tzs在山下截輪胎。
Gby連進了兩球,這兩次進球ywx和tzs都是歡呼,gby眉頭一皺,一只手指著他們:“是我們進的球,你們不要高興的。”然而ywx和tzs在接下來的游戲中,無論誰進球,都是歡呼。
在活動中,出現(xiàn)了一個矛盾。即當山坡上的輪胎進洞以后,守“山洞”的該不該歡呼。
孩子的故事如此精彩,那我們老師就應該做點什么跟進一下啦!
本次案例中的孩子的游戲,有那么十幾個小朋友對此很感興趣,已經(jīng)連續(xù)玩了有一周的時間了,教師可以考慮順應幼兒的興趣,主動找孩子討論,決定,生發(fā)一個項目課程出來。
1.2 室內分享《我們的比賽》。
于是,回到教室后,我便將照片播放給孩子欣賞,并故作疑惑地詢問他們在玩什么游戲。以下是幼兒的回答。
Xzh:我們把輪胎變成足球,往山洞里面滾,進球了我們就得一分!我們得了好幾分!但是很奇怪,tzs和ywx守球,我們都進球了他們都輸了,可是他們還在那里笑!
老師:那你們進球了,他們應該笑嗎?為什么?
Xzh:我和我爸爸一起看過足球賽!世界杯!如果球進了那守門員會很傷心的!
一聽到足球比賽,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激動,也不去想剛剛的那個問題了,紛紛表示和大人看過或聽說過足球比賽,孩子們的“腦洞大開”讓我們感覺眼前一亮。
2.1 足球比賽規(guī)則。
經(jīng)過了上一次的集中分享,小朋友進行足球比賽的興趣愈來愈濃,接下來的戶外活動,無論是在山坡上,還是南操場,小朋友又自己玩了好幾次足球比賽(老師沒有干預,只是進行記錄。)
小朋友由于沒有太多關于足球比賽的實踐經(jīng)驗,他們在游戲中產(chǎn)生了不少矛盾......
于是我們巧妙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孩子親眼看一場足球比賽,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矛盾的辦法。
孩子們一起討論屬于我們班的足球比賽的規(guī)則,請孩子們將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畫下來。
2.2 自主選裁判。
“在足球比賽時,該由誰來判斷你們有沒有遵守規(guī)則呢?”“裁判!”
被我們這么一提問,孩子們積極的調動了自己對于足球比賽裁判的經(jīng)驗:“裁判穿著黃顏色的衣服!”;“裁判能出黃牌和紅牌!”;“裁判還會吹哨子!”......
“那么你們覺得我們班選誰做裁判比較合適呢?”有人提出了選JBY,沒想到其他人居然一呼百應,一致推選JBY為足球裁判。(JBY就是開頭案例中對對方進球歡呼提出疑議的人。)
裁判選出來了,可是孩子們對于裁判的職責的認識還停留在淺顯的水平上。為了讓孩子進一步自主探究裁判的具體職責我們再次觀看了世界杯回放,這次的觀看重點是裁判在球賽中的具體行為。
3.1 組隊。
足球場、球框、規(guī)則都有了,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了!可是大家都走到球場上了,發(fā)現(xiàn)問題來了:大家都是一個班的,那么誰和誰進行比賽呢?
在項目課程進行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會隨之增加。這就涉及到廣泛且多變的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果由教師直接指導,那么解決問題的機會通常是有限的。由此,鼓勵他們自主組隊。兩支足球隊就此應運而生。
3.2 隊員站位及分工。
“哈哈哈!我們隊贏啦!”“剛剛比賽的時候,你們都擠在一起,我們都搶不到球!”
那么,足球場上隊員的站位究竟是怎樣的呢?“老師,我們看一場足球賽吧!里面有怎么站的!”
知道了足球隊員的站位及相應職責之后,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自主分工的需要。
3.3.球出界,誰發(fā)球?在哪發(fā)?孩子們熱火朝天地踢了好幾場足球賽,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球出界,該由誰發(fā)球?”產(chǎn)生了爭議,連裁判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向孩子家庭借力,以調查表為溝通的方式,讓孩子尋找答案,第二天進園再進行交流分享。
經(jīng)過交流分享和討論,孩子們制定了適用于我們班足球比賽的關于球出界誰發(fā)球的規(guī)則。
孩子們的經(jīng)驗、比賽所需材料都已經(jīng)差不多了,于是我們班里終于舉辦了一場正式的足球對抗賽。
然而這場足球對抗賽比下來,“刺足海王隊”已“2-0”的比分完勝“老虎隊”。
在那次的交流分享環(huán)節(jié),就有“老虎隊”隊員提出:他們這一隊有三個女生,怎么打都打不過“刺足海王隊”。那怎么辦呢?孩子的問題由孩子自己解決,他們再三談論后決定兩只足球隊互換隊員以均衡實力。
班本課程實踐反饋:
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讓兒童充分主動地活動有效的學習”。其中“讓兒童充分主動地活動”,充分的活動具體包括充分的材料、充分的操作和充分的時間,反思我們的日?;顒又?,能確保提供充分的材料,但幼兒操作的時間一般都有限,不同的幼兒可能所需時間不同,而導致幼兒操作的不充分的情況。這同時反映出集體教學的不足,所以僅僅依靠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很難確保每個幼兒的有效學習,班本活動中采用分組和集體相結合的方式彌補不足。孩子們在自己生成的活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主動探索和學習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