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
(江蘇省南京市燕子磯中學 江蘇 南京 210038)
高中生的心理發(fā)育還不完善,不少學生在德育方面沒有經歷過專門的培養(yǎng),在這個時期,高中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一時期下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問題,通過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活動的制定來循序漸進地開展心理及行為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心理及行為教育中形成良好的三觀,同時解決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為學生設立愛心行動后,必須發(fā)揮榜樣的作用,用自己的行為來指導或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了解愛心在生活中的力量,并且需要不斷感化學生的內心,讓學生也可以不斷地向往愛心豐富的形象,從而為學生開展愛心活動教育,實現(xiàn)教師的愛心教學。在愛心活動中,通過樹立榜樣,學生不僅可以確定某些高道德標準的行為和表現(xiàn),還可以感受愛心帶來的溫暖。因此,為了成為學生的好榜樣,教師必須在日常的教育活動和課程管理中保持正面的教育形象,以便學生在與老師互動并進行學習時受到老師的影響。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愛心相關的活動,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關注流浪貓或者是流浪狗,這些動物往往都是人類比較好的伙伴,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述一些丟棄流浪貓與流浪狗的案例,通過案例對比反差出愛心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學生在眾多方面的愛心。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述在某些大環(huán)境下,某些具有愛心的善舉,這樣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愛心無處不在。比如,以建黨100周年為素材為學生體現(xiàn)愛心的重要性,并為學生銜接共產黨的博愛之心為學生還原教師的愛心教學活動。教師可以以疫情作為其中的范例,讓學生感受共產黨在疫情期間的博愛之心,這樣也有利于教師的愛心教學活動開展。在教師以建黨100周年為例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黨的愛心之舉,還可以讓學生從中體味溫情,從而突顯出愛心的意義。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身邊的小事,這些小事雖然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在體會人情世故時,能打動人內心的往往都是一件又一件小事,因此教師不僅可以應用網(wǎng)絡上流傳的愛心事跡,還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身邊的小事,從而實現(xiàn)教師用愛打動學生內心的德育教學。
在高中心理及行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學生要能夠通過對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及行為水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高中階段的學生擁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在心理及行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及時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矯正,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從而設置合適的言語激勵學生,同時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擺脫學習過程中的迷茫和懷疑,使學生能夠在學校接收到正面的心理及行為教育。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的言行也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如果教師自身都不能夠應用恰當?shù)难哉Z,那么學生也一定不會應用恰當?shù)难哉摗Υ?,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言論鼓勵的引導方式。比如,學生在考試后失利,教師不應當過度的批評學生,教師需要指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用一些鼓勵性質的話語激勵學生不斷學習,這樣就能夠實現(xiàn)教師的“以言導行”。學生在學校的行為也往往受到教師言論的影響。因此,教師就需要運用合理的規(guī)范的語言,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激勵性質的話語,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提升。并且,學校需要教書育人,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育人,如果學生的素質不過關,那么就不會發(fā)展為全面化的人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高中生的心智發(fā)展也越來越快,依照傳統(tǒng)的心理及行為教育模式難以讓高中生融入心理及行為教育活動,不能很好地保證心理及行為教育工作的質量。以心理及行為為主題的活動的有效構建,是對學生心理及行為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所謂心理及行為活動即是以一條或多條心理及行為內容為核心的,以學生實踐活動參與為過程的德育活動。
例如,班主任在實際的德育過程中,就可以圍繞著圖書館的圖書整理開展實際行動的言行導向性活動。在學生的實際活動中,班主任要先對活動的場所進行選擇。如可以將活動場所定為校園,活動的內容可以確立為整理圖書,在定好活動的內容之后,班主任要能明確該活動的內涵,即讓學生通過整理圖書的過程,了解教師為學生設置的言行教學的用意。教師可以從多方面為學生設計“以愛動心,以言導行”的主題活動,實現(xiàn)學生的多維化發(fā)展。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愛心行動的實踐、言論激勵的滲透、實際行動的應用三個方面為教師展現(xiàn)了如何以愛心和行動展開德育教育。從而突顯出“以愛動心,以言導行”的重要作用,幫助教師實現(xiàn)相關德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