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明 深圳市龍崗區(qū)寶龍街道同樂主力學校
新課程的改革與不斷發(fā)展,對培養(yǎng)全面、全能高素質(zhì)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講,以水平二(三四年級)學生為例,這個階段的素質(zhì)教育是極為重要的。而其中體育教育則關系著全民健身計劃是否能順利推行,每個學生是否都能擁有強健的體魄,甚至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是否能順利實現(xiàn)等問題。而小學生都有著注意力不夠集中、活潑好動、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等顯著特點,因此,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至關重要。如果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鍛煉中,那么他們體質(zhì)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將切實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身心愉悅的感受。
在心理學中,興趣是推動人們探尋知識、專研難題、主動學習的強有力動力。實踐證明,如果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們將對體育運動樂此不疲,他們會主動要求上課或者下課時間延長,甚至他們會利用業(yè)余時間去練習。如果從小就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那么對于自己身體的健康發(fā)展以及生活習慣的持續(xù)養(yǎng)成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此外,堅持體育鍛煉,還將增強孩子們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zhì)。另外,由于小學生處在一個身體以及心理快速成長階段,如果每天面對文化課,難免他們會產(chǎn)生疲憊、厭煩的心理,而這時候如果能恰當?shù)貙Ⅲw育課融入其中,在身心得到完全放松的同時,還能增加他們對體育課的熱愛之情,從而從被動學轉變?yōu)橹鲃訉W,無疑為體育課的普及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當然,還有一點重要意義在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交往交際能力具有顯著作用。因為在上課的時候,各種活動基本都需要集體完成,在這過程中,同學們能認識更多新朋友,建立友誼。最后,體育活動鍛煉的是孩子們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不論是在做游戲還是學習一門新的體育運動,都需要孩子們小組之間或者班級之間精誠合作,積極配合。照此,在上課的同時,他們的團體意識也有了明顯提升。
要想讓孩子們自愿完成某些體育運動,那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雖然體育這個運動本身是快樂的,輕松的,但是如果老師沒有將課堂氣氛調(diào)動起來,只是一味枯燥、機械地講解教材,那么學生還會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嗎?當然不會。下面我會通過五方面建議幫助老師將體育課打造的快樂輕松且有趣。
要想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興趣,那么就要從根本上改變“體育課不重要”這種觀念,要強調(diào)體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強調(diào)體育運動并不是一項簡簡單單的肢體或者苦力運動,它關乎著一個人的綜合身體健康狀況。同時,它還能開發(fā)智力、拓展思維。另外,老師還可以結合一些名人或者經(jīng)典故事進行詳細闡述。例如,我們都知道任何偉大的領袖或者知名的企業(yè)家之所以具備高尚的人格以及具有偉大的精神,除了最基本的他們本身對于精神世界的無限追求與向往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非常注重鍛煉,都有著自己長期堅持的運動特長。因為他們從心底里明白“身體是革命的唯一本錢”,想要擁有旺盛的精力離不開強健的體魄,虛弱的身體終將成為事業(yè)的絆腳石。另外,還需要特別強調(diào)一點堅持體育鍛煉要從小抓起,如果能在體育鍛煉中獲得前所未有的開心和快樂,那么效果更是異常顯著的。如此抑揚頓挫、有情有理地向孩子們強調(diào)重視體育課的重要性,勢必會激發(fā)孩子們對體育課學習的興趣。
首先,我們都知道水平二(三四年級)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的快速發(fā)展期,活潑好動正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顯著特點。因此,老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有目的性的循序漸進的引導,把學生們將這一特點發(fā)揮地淋漓盡致,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上課之前,我們一定不要著急先對學生進行測試或者講一些文本知識,這時候老師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學生們的興致先提高,比如可以通過做一些小游戲熱熱身,通過打打太極拳來活動一下筋骨,這樣其實也是一種鍛煉的方式,并不一定非要做一些激烈的運動才達到上體育課的目的。
其次,老師上課時候的語言表達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切記不要因為孩子們不聽指揮、活潑好動而大發(fā)雷霆,你應該換一種方式。例如在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時,老師就應該讓最好動的同學當老鷹,這樣既解決了課堂紀律的問題,還能保證孩子們一定的運動量,最終能更好的達到上體育課的目的。
最后,老師還應當以風趣幽默、簡單明了、積極鼓勵的話語來活躍課堂氣氛,如果能配上豐富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那么勢必會感染更多同學,以此來達到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體育課的良好興趣,同時還對同學們牢記動作要領提供了有效幫助。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可能他們最厭煩的就是重復做同一個動作,沒有新鮮感,也沒有學習的樂趣。這時候老師的教學方式如果還是一成不變、照搬套路,那么勢必會引起同學的厭煩情緒,甚至降低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而反之,如果老師能在教學方法上尋求創(chuàng)新,不按常理出牌,那么勢必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最簡單的例子,我們最開始上課的時候首先就要學習隊列隊形,如果只是讓學生進行枯燥反復的踏步、原地間轉法的練習,那么學生練的多了、重復的次數(shù)多了,也就沒有動力和耐心了。此時如果老師能放一首適合的節(jié)奏感很強的音樂,那么學習的效果可能就會截然不同了。再比如在學習“障礙物賽跑”這一節(jié)時,我采取的是小組協(xié)作的模式,首先誰都能當上小組長,因為是輪流的,我想讓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主人翁的感覺。在分好小組之后,我并沒有著急給他們講比賽的方法和策略,而是讓學生們自由討論決定。用此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游戲的參與度,更重要的是鍛煉增強了他們合作分工的團隊意識,同時,心理素質(zhì)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在跳皮繩以及拍皮球的訓練中,我為了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首先會讓他們進行自由活動,做拿到皮球和跳繩之后最想做的事情。在2-3分鐘的自由活動之后,再告訴他們這兩項運動基本的動作要領。這樣不僅滿足了同學們基本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學好接下來的內(nèi)容。
另外,我們并不能保證每一堂課都能在戶外,因此,對于在教室內(nèi)必須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我們一定要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具等其他輔助教學,讓看似枯燥乏味、比較抽象地運動并不是那么沒有樂趣。例如在學習足球相關知識時,我們在教室內(nèi)開展教學之前可以先代入一個小游戲——“擊鼓傳足球”,通過與足球的親密接觸,同學們會漸漸愛上這項體育運動,同時還能鍛煉孩子們的反應和動手能力。如果室內(nèi)課只是講足球的場地尺寸、規(guī)則,踢足球的注意事項等,無疑會讓孩子們感覺這項運動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從而失去學習的樂趣。
由于學生自身的體質(zhì)、年齡、興趣愛好以及對技能的掌握情況存在差異,因此,教師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制定同樣的標準,一樣的目標,那么勢必會導致一部分同學的成績是不合格的,這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無疑是非常大的打擊,還會讓他們對體育課喪失興趣。另一部分學生的成績較好,又得不到較大強度的鍛煉和滿足。相信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想看到的。因此,首先在上課之前,老師要對班級上所有同學的基本情況做一個簡單的統(tǒng)計和了解,這樣老師會更容易做區(qū)別劃分。其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基于每位同學的差異性,老師要布置具體的事項和目標任務。這樣一堂課下來,不僅能保證班級上每位同學都能順利完成任務目標,還會帶給他們極強的成就感,對他們自信心的建立無疑是非常好的幫助。與此同時,老師還應對孩子們的特長做簡單了解,不管是課上還是課外都極力培養(yǎng)、給予幫助,讓他們在學習之中獲得點點滴滴的成功,讓同學變得更自信。
在傳統(tǒng)觀念中,可能還是認為老師就應該高高在上,學生對老師就要言聽計從,不可違抗。但是如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這種傳統(tǒng)觀念已經(jīng)過時了。學生的心智還是體能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因此,老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向多方面、全方位發(fā)展。而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的興趣。如果老師尊重學生,愿意聆聽他們的想法,愿意和他們平等相處,那么學生一定會給予老師更多的信任和喜愛,他們更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這將極大地增加他們對體育課程的喜愛,也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和孩子們之間的交流,畢竟是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健全,也許在我們理解很簡單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卻異常復雜。因此,這就要求老師要多親近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問問學生們的想法和學習情況,在了解基本情況之后,老師還要根據(jù)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制定更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方式。老師如果能做到這點,那么孩子們上體育課會更加開心,久而久之,他們還會不愛上體育課嗎?另一方面,老師一定不要吝嗇對孩子們的表揚,也許在老師看來這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對孩子們來說卻是意義重大。他們心智雖然還沒有成熟,但是卻有著極強的自尊心。特別是對于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我們更應該給予極大的包容與寬容,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放大優(yōu)點,縮小缺點,是每一位老師對孩子們表達愛的基本體現(xiàn)。在上課的時候,用嚴厲的批評代替積極地贊揚,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鼓勵他們。相信對于孩子們來說,是成長路上極為重要的鞭策方式。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教好好體育這門課程,那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教師要做到,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一定要多思考、多觀察、多揣摩、多總結、多創(chuàng)新,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只有學生對體育課程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會更加主動學習了解課程的相關知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如果學生能用非常愉悅與輕松的方式來學習,那么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這不僅能幫助老師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對于推進我國全民健康計劃以及建立終身體育意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這也是所有體育工作者目前面臨的根本性難題,希望越來越多有想法的人能投身到這項研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