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娟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要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點撥,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為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奠定基礎。支架教學理論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很有幫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支架理論,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將問題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論述了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運用支架理論的方法,希望對實際教學有所幫助。
一、搭建認知支架,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對初中學生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寫作內容出發(fā),循序漸進地推進教學過程。學生在小學期間已經對記敘文有了簡單的了解,進入初中后,學生會進一步學習記敘文的寫作方法,當然寫作要求也會增多,寫作難度變大。首先,篇幅變長,作文字數(shù)變多。這就需要學生合理選材,然后將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另外,在敘事時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運用合適的記敘方法,這其中有很多基本的寫作知識需要學生掌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搭建認知支架,讓學生深入了解有關記敘文的寫作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寫出質量更高的文章。
例如在以“學會記事”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需要學生更加系統(tǒng)深入地了解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對此,教師可以搭建認知支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在以“難忘的事”為題的作文訓練中,教師在選材方面引導學生,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然后讓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有的要寫自己和媽媽逛超市的經歷,有的想要寫春游的經歷。顯然,學生對作文題目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提到難忘的事,只能想到吃喝玩樂,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明白難忘的事也可以是一些更有意義的事。例如幫老人過馬路、拾金不昧、照顧同學等。認知支架的搭建,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的作文選材角度更新穎,主題表達更明確,更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搭建技能支架,促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以景物描寫類作文來說,要求在描寫景物時,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選好描寫角度、巧用修辭手法等。學生目前的寫作能力有限,很難達到此要求。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搭建技能支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比如寫景時修辭手法的合理使用。在教學“學習描寫景物”這個主題時,教師以“秋天”為題讓學生作文,大多數(shù)學生只會簡單地描述:秋天的樹葉紅紅的,樹上結滿了果子,天上飛著各種各樣的蜻蜓……這樣的文字沒有生機,讓人感受不到秋天的美。對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寫作技巧,如合理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為文章添彩。經過指導后,學生的作文里是這樣描寫秋天的:高粱被秋風吹得笑彎了腰,一個個大石榴露出了一顆顆牙齒,像紅燦燦的紅寶石,紅紅的楓葉鋪在地上,遠遠望去像紅地毯。這些句子將秋天的景色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出來,讓人印象深刻。
三、搭建思維支架,幫助學生疏理文章脈絡
在作文訓練中,不少學生拿到作文題目時直接下筆,邊思考邊寫作,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很容易出現(xiàn)結構混亂、主題不明確、偏離主題等問題。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搭建思維支架來幫助學生疏通文章脈絡,從而提升作文質量。具體的教學過程可以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的寫作思路,及設置文章結構的方法。然后,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寫作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訓練。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指導寫作過程中,不要提供所謂的模板讓學生仿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鍛煉其思維能力,這樣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思路要清晰”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寫作訓練內容搭建思維支架,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如果是敘事類作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選自己印象最深且感觸最深的一件事,然后根據(jù)寫事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描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在寫說明文和議論文時,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從而提高作文質量。
四、搭建情感支架,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
沒有感情的文章是很難打動人的,且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搭建情感支架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融入到作文中,以升華文章的主題,提高作文質量。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之所以給人空洞乏味的感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文章中缺少真情實感,沒有感染力。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從所寫的內容中找出蘊含的情感,通過不斷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范文“玲玲的畫”,文章內容是這樣的:在玲玲參評畫畫的前一天突然發(fā)生一個小插曲,玲玲本來對自己明天參評的畫作勝券在握,非常開心??墒且驗榱崃崽_心了,又蹦又跳,一不小心將畫筆掉在了畫作上,弄臟了畫作,玲玲非常傷心。這時爸爸走過來安慰玲玲,告訴她不要著急,一定有解決辦法。爸爸看著畫想了一會兒,說道:“你看我們可以在弄臟的地方畫一只小狗,這樣會更好看。”玲玲聽了爸爸的建議。第二天在班級評比中玲玲的畫得了第一名。從這件事情中,玲玲認識到遇到困難不要氣餒,要開動腦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難題很有可能被很好地化解。這篇文章最后的反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也給讀者以啟示。通過學習這篇范文,學生領會到在寫作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讓讀者產生共鳴。
綜上所述,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在實際作文教學中可以靈活應用支架理論,通過搭建認知支架、技能支架、思維支架、情感支架,充分發(fā)揮支架的輔助作用,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