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1)
論文摘要作為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論文最有力的推介。近些年來,論文摘要憑借其在論文中的關鍵性作用及其獨特性,引起了大量學者的廣泛關注,并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焦點。隨著摘要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對摘要語類的相關研究也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盡管以往的英文摘要研究涉及面較廣泛,但大都集中在體裁分析、多維度語步對比分析、詞塊分析及語篇句式結構等方面的對比分析,主要關注的是摘要的宏觀結構,且所覆蓋的學科、語言特征和摘要數(shù)量都比較有限,缺少基于大量文本數(shù)據(jù)、完整、系統(tǒng)的摘要對比研究。
與以往研究往往從詞匯層面和體裁分析入手不同,本研究以句法為切入點,旨在對比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句法復雜性,從而為今后中國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及教學提供啟發(fā)。
為了有效地分析二語學習者書面語的語言特征,全面評估二語學習者語言發(fā)展與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Lu(2010)從 Wolfe-Quinteroetal(1998)和Ortega(2003)二語寫作句法復雜度測量指標中選取了14種二語寫作句法復雜度測量指標來實現(xiàn)自動化分析。這14種指標可分為五類:單位長度、句子復雜度、從屬子句使用量、并列結構使用量及特定短語結構(見表1)。目前國內(nèi)使用二語句法復雜度分析器的研究相對較少,除研究句法復雜度和寫作質(zhì)量的關系外,其他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
表1 L2SCA句法復雜度測量指標
句法復雜度,又稱句法成熟度或語言復雜度,指的是語言產(chǎn)出中語言形式的變化和復雜化程度。過往的研究中,大量研究從二語寫作中句法復雜度的角度出發(fā),揭示了句法復雜度與二語學習者的語言水平、語言發(fā)展過程及寫作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
論文摘要,作為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句法層面也體現(xiàn)出有別于其他文本的特征。目前來看,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句法復雜度方面的研究還較少。因此,文章從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出發(fā),利用二語句法復雜度L2分析器對中外學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進行分析和處理,來對比中外作者撰寫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異同,為今后的英文摘要寫作及教學提供啟發(fā)。
文章旨在對比分析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句法復雜性特征,借助句法分析器,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在句法復雜度的多種維度的異同,為從語言特征層面分析中國作者與本族語作者在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做出貢獻。
本研究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1)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的句子長度和復雜度呈現(xiàn)何種差異?
(2)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當中所使用的從屬子句使用量呈現(xiàn)何異同?
(3)中外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當中所使用的并列結構和特定短語結構使用頻率及特征有何異同?
本研究首先根據(jù)研究需要自主創(chuàng)建中外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對比語料庫,包含本族語作者英文摘要(NS)和中國作者英文摘要(NNS)兩個子庫,涵蓋了數(shù)學、物理、化學3個理工學科,每庫均包含30篇科技論文。各庫詳細信息見表2。
表2 各語料庫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中國作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句法復雜度指標中有5項低于本族語者,包括平均句子長度、平均T單位長度、平均子句長度、從屬子句比率和句子復雜度;有2項高于本族語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指標,包括每個T單位中的并列短語數(shù)量和每個子句中并列短語數(shù)量。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句法復雜度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
續(xù)表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幾點發(fā)現(xiàn)。第一,在語言產(chǎn)出長度上,中國作者在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低于本族語學者。第二,在并列結構使用量上,中國作者在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會使用更多的并列結構。第三,在從屬結構使用量上,中國作者在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使用從屬結構數(shù)量低于本族語學者。第四,中國作者科技論文寫作的句子復雜度低于本族語學習者。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摘要寫作及教學有重要啟示。英文摘要寫作教學至關重要,因此在寫作中需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加強學習者摘要寫作的句法復雜度,強調(diào)從屬結構寫作,并提醒學生使用適當?shù)膹碗s名詞性短語。
需要指出的是,文章還存在一定不足和有待擴展研究的地方。文章選取的語料數(shù)量和來源有一定的局限性,所選取語料中可能有部分語料來自非英語本族語者,也未考慮性別的潛在影響,因此本次研究結果尚需要在更廣泛的語料中加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