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鵬 翟沛沛
摘要:高?;鶎訄F組織作為開展學生思政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實施者,有著基礎性戰(zhàn)略地位。目前團組織存在組織疲軟薄弱、制度落實不到位、干部隊伍建設較弱等現(xiàn)象的存在。文章認為,可以通過黨建帶動團建、建立考核并加大評先機制、推動班團一體化建設等方法加強高?;鶎訄F組織建設。
關鍵詞:高?;鶎訄F組織 組織建設 薄弱 對策
一、高?;鶎訄F組織建設的現(xiàn)狀
1.基層團組織疲軟薄弱,沒有充分發(fā)揮好應有作用
共青團的根本任務是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許多基層團組織對這一工作并未重視,在服務青年、凝聚青年、引領青年、帶動青年上發(fā)揮的作用還遠遠不夠,團干部沒有很好地走進青年、了解青年。部分基層團組織在實際工作中更加注重事務性工作,往往種了別人家的地,慌了自家的田。針對思想政治引領等工作開展的較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思想宣傳的力度不夠。很多基層團組織在團建時應付了事,簡單讀稿,做幾個游戲,然后大多只剩下外出聚餐。團建流于形式,實際效果不明顯,思想引領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
2.基層團組織制度未成體系,制度落實中存在打折扣的現(xiàn)象
“三會兩制一課”是共青團的一項基本制度,在加強團員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強化團員意識、提升基層團組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017年2月,團中央在《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基層組織“三會兩制一課”實施細則 (試行)》中明確要求各級團委要落實好這一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基層團組織沒有很好地組織實施。雖然大部分基層團組織在開展講團課的力度較大,但是時間、次數(shù)、實際效果都不盡如人意,也和團中央的要求相差較遠?;鶎訄F組織開展的組織生活制度、考核制度、例會制度等制度落實工作也大多流于形式,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實際效用。
3.基層團組織干部隊伍建設較弱
在基層團組織中,專職團干部數(shù)量較少,高校二級學院團委僅有一名專職團干部,甚至還要分管其他工作。因為精力有限,很容易導致團委工作效率較低、質量不高。在團支部建設上,也存在團干部人數(shù)較少,班團一體化落實程度不夠現(xiàn)象的存在?;鶎訄F組織干部隊伍缺乏業(yè)務上的準確指導,也沒有機會向先進院校進行學習。
4.各類思政教育理論化嚴重,團員青年學的不深、不透
目前高校團組織開展的思政教育活動主要集中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大學生骨干培訓班、政治理論社團、思政老師講思政課等內容上,主要以政治理論說教為主,形式較為單一,團員青年在初期較為感興趣,但是在接受過多理論教育過后出現(xiàn)了“不感冒”的情況,對傳統(tǒng)的“說教式”思政模式較為反感。往往共青團組織和共青團干部費心費力組織的活動,老師熱情洋溢的講,青年學生們卻出奇一致的低頭看手機。
5.從嚴治團具體性工作開展較少
近年來,高校范圍內從嚴治團的具體化措施主要落實在開展理論學習、前往紅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開展民主生活會、用好《學習強國》等內容上,對于解決工作本領不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形式較為單一、內容較為空洞,從嚴治團效果有待提高。
二、加強和改進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路與措施
1.以黨建帶團建,創(chuàng)造基層團組織建設的良好環(huán)境
共青團一直有“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好傳統(tǒng),如今全黨把黨的政治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各級團組織也應當更加重視團的各項建設。在當今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黨建的情況下,如果能充分發(fā)揮黨建帶動團建的積極作用,將極大提高團建質量,將團建逐步落實到實處。以黨建帶動團建能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時刻與團員青年保持血肉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黨組織對共青團的領導作用。并且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重走長征路”等活動加強基層團建,把黨建宣傳工作和團建宣傳工作有效銜接,共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1]。
2.建立考評機制,對出色完成工作的團干部加大推優(yōu)評先力度
推動新形式下的共青團事業(yè)實現(xiàn)深入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長遠發(fā)展,迫切需要完備管用的制度提供保障?;鶎訄F組織在貫徹以“三會兩制一課”為基礎的團內各項制度時,存在自我要求不高、上級團委督導檢查工作不扎實等問題的存在。而扭轉這一現(xiàn)象的關鍵就在于加大對基層團組織的監(jiān)督考核,對主動貫徹落實團內各項制度、切實將從嚴治團落實到實處的團干部和團組織加以獎勵,在推優(yōu)評先的工作中向優(yōu)秀團干部加以傾斜支持。同時也要針對沒有做到從嚴治團、沒有將各項制度落實到實處的團組織進行整頓,要求限期整改并將責任具體到人,對于工作不力的要加強問責。同時省級團委和教育主管部門也應加強考核和督導,加強“積分制”考核,對于重點領域和風險隱患點加強排查,推動高校共青團改革走實走深。
3.大力推進班團一體化建設
班團一體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是突出團支部的核心地位,切實發(fā)揮團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領作用,班級體和團支部一同發(fā)展、相互促進,帶動團支部建設朝著正規(guī)化方向發(fā)展。推進班團一體化建設能夠明確主體責任、理清工作思路、增強團員意識,也能促使基層團組織更好的服務青年團員,做青年團員離不開的知心者和貼心人。高校團組織的總目標是“育人”,要進一步明確我們要培育什么樣的人。[2]推進班團一體化建設還能加強團隊青年團員的思想引領工作,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4.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形成獨具特色的思政引領模式
目前,全國各高校專業(yè)設置日漸完備,同時在“雙一流”建設中也更加突出了本校優(yōu)勢,各級團組織可以圍繞本校優(yōu)勢學科、優(yōu)勢平臺、優(yōu)勢實踐項目打造專業(yè)化、高水平的活動。通過特色思政課堂、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社會實踐、結合實際需要的志愿服務項目,努力打造體系完善的思政平臺。其中尤其可以結合本省本市的中心大局,為社會作貢獻。展擔當。近年來河北高校共青團圍繞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雄安新區(qū)建設、服務冬奧會、脫貧攻堅等全省重點工作,組織青年突擊隊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各項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在開展思政育人過程中,要堅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既要加強理論教育,又要酌情配合好實踐育人,通過學思踐悟讓青年學生們更好的感受和接受春風化雨版的思政教育。
5.依托“一心雙環(huán)”學生組織,更好團結凝聚廣大青年
經(jīng)調研走訪,目前高校青年學生普遍更樂意參加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可見青年學生對鍛煉能力、表達自我等方面有較高的需求。而近年來學生會干部作風官僚化、社團受社會組織資助等情況時有發(fā)生,因此共青團組織可以通過抓好在校學生組織來廣泛引領青年學生,同時加強對學生組織的政治引領。
新時代黨對共青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高校團組織和團干部應當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多措并舉開展好團員青年喜愛的各類品牌活動,強化思政引領工作,以更優(yōu)的體制、更快的速度、更細的實際行動,加速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
參考文獻
[1] 周婷.廣西高校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路徑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18-80.
[2] 周藝.淺析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建設思路[J].黑河教育,2012(07)
作者信息:
王偉鵬(2000.3—),男,漢族,河北省定州市人,本科(在讀),河北經(jīng)貿大學,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翟沛沛(2000.10—),男,漢族,河北省邯鄲市魏縣人,本科(在讀),河北經(jīng)貿大學,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