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10月8日晚,筆者與導師喬建中教授受邀觀看了綏德縣傾力打造的大型交響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在西安廣電劇院的首場匯報演出,觀看后感觸頗深,引發(fā)筆者的思考。
2014年10月8日晚,筆者與導師喬建中教授受邀觀看了綏德縣傾力打造的大型交響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在西安廣電劇院的首場匯報演出,看后筆者感觸頗深。
一、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
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由國家一級編導夏廣興擔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美術師霍廷霄擔任藝術總監(jiān),國家一級作曲趙小也擔任編曲。經(jīng)過近兩年的前期準備與策劃,歷時四、五個月的排練,最終于2014年10月8日首演。該劇包括《序曲》、《悠悠風土》、《綿綿記憶》、《濃濃人情》、《尾聲》五個部分。編創(chuàng)人員試圖通過全新的舞臺設計與大型交響音樂的形式打造新的陜北形象,以寫意的手法,通過秧歌、石雕、民歌、嗩吶、剪紙等具有陜北文化特色的事物和勞動場景,以高亢悠揚的陜北民歌《三十里鋪》為主旋律,緊緊抓住紅色文化的“魂”、民族文化的“根”、地域文化的“韻”、現(xiàn)代文化的“形”,全方位、深層次、寬視野、多角度地彰顯陜北民歌魅力,詮釋黃土文化內(nèi)涵。
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由綏德縣傾力打造,以建設“文化榆林”、“文化綏德”為主要目的,從黃土地藝術團的角度來說,黃土地藝術團從建團至今,節(jié)目基本無變化,一臺晚會演了近20年,綏德縣人民政府也想借此機會為黃土地藝術團重新編排一臺晚會。這部大型交響音舞詩畫的演員主要為黃土地藝術團的演員,除此之外,從北京高價聘請四位主要演員、從西安音樂學院舞蹈系聘請20名舞蹈系學生協(xié)助演出。
這部耗資上百萬所編創(chuàng)的大型交響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總共由五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序曲》,由雒翠蓮演唱本部大型交響音舞詩畫的主旋律—陜北民歌《三十里鋪》;第二部分為《悠悠風土》,由情景歌舞《門楣的遐想》(演唱:朱海娥)、歌舞《無定河畔大匠風》(演唱:李靜)、歌舞《踏青》(演唱:雒翠蓮)、溝壑回響《我的家園》五個節(jié)目構成;第三部分為《綿綿記憶》,由女聲獨唱《邊區(qū)小唱》(演唱:張瑞)、歌舞《紡車搖紅邊區(qū)的天》(演唱:鄭東瑞)、歌舞《送郎上前線》(演唱:雒潔、王院、朱海娥)、陜北說書《唱著信天游趕太陽》(演說:苗永麟)四個節(jié)目構成;第四部分為《濃濃人情》,由歌舞《恩恩愛愛到白頭》(演唱:雒潔)、歌舞《吉祥元宵》(演唱:雒潔)、笛子獨奏《清清小溪》(演奏:馮光華)、男女集體舞《春》、嗩吶吹奏《喜》(演奏:王亞青、劉琦)、歌舞《秦風戰(zhàn)鼓綏德漢》(演唱:劉斌)、歌舞《黃河魂》(演唱:雒勝軍)、女生獨唱《我的三十里鋪》(演唱:延婭婭)八個節(jié)目構成;最后一部分為《尾聲》。
大型交響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迄今為止共演過四場,除2014年10月8日晚在西安廣電劇院進行的首場匯報演出,其他三場均為“兩會”期間在綏德縣劇院演出。相較于首場匯報演出,后四場的節(jié)目稍有改動,一方面所有外請演員都不再繼續(xù)參與演出,一方面?zhèn)€別節(jié)目有所刪改調(diào)整。
二、引發(fā)的思考
筆者與導師一起受邀觀看了《我的三十里鋪》的首場匯報演出,作為一個聽眾,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陜北人,在看完整臺晚會后,筆者有以下幾點自己的粗淺思考。
首先筆者必須對這部大型交響音舞詩畫給予肯定:
1.全劇以寫意的手法,通過秧歌、石雕、民歌、嗩吶、剪紙等具有陜北文化特色的事物和勞動場景,表現(xiàn)出祖祖輩輩陜北人,從過去到現(xiàn)在,千百年來的生存生活狀態(tài)和艱苦勤勞智慧的奮斗史實。
2.以民歌《三十里鋪》為主旋律,緊緊抓住紅色文化的“魂”、民族文化的“根”、地域文化的“韻”、現(xiàn)代文化的“形”,全方位、深層次、寬視野、多角度地彰顯陜北民歌魅力,詮釋黃土文化內(nèi)涵。
3.給優(yōu)秀的陜北民歌演員與舞蹈演員們提供了一個表演展示的機會,與此同時,對陜北民歌與民間舞蹈也是一種宣傳。
肯定之余,筆者更多的是心痛與失望:
1.黃土地藝術團的節(jié)目最主要的特色是“小”、“巧”、“土”,即小型、靈巧、鄉(xiāng)土味十足,老百姓喜聞樂見,與老百姓的欣賞習慣相吻合。大型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的大舞臺、大布景、大型歌舞等卻與黃土地藝術團原先的特色相違背。
2.全劇的整個構思脫離黃土地藝術團的基本條件,不符合黃土地藝術團本身所能夠承擔作品的容量。原先團里的骨干舞蹈演員在本劇中大都擔任群舞演員,而在北京外請的幾位專業(yè)的舞蹈演員卻作為本劇主演,且導演、作曲、舞美等都是外請的?,F(xiàn)今很多地方民間藝術團的晚會都請“外面”的“著名”導演來進行編排,這其實是一種通病,請“外來和尚”來念這個“經(jīng)”,這個“經(jīng)”是念不好的,要想編排出一臺真正具有“陜北魂”的節(jié)目,就必須選擇了解陜北人的生活、音樂、民俗、文化的導演來進行編排。黃土地藝術團已經(jīng)不止一次“吃”外請導演編排節(jié)目的“虧”,應當吸取之前從北京、上海等地請一些知名度高、卻不適合黃土地藝術團表演風格的大導演來排練節(jié)目的教訓。
3.據(jù)筆者了解,大型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花費上百萬,花費如此多的錢,理應編排出一臺較黃土地藝術團演出近20年的第一臺“黃土風情晚會”更受觀眾喜愛的節(jié)目,且應該長期不斷的演出,但《我的三十里鋪》卻只能在特定的劇場演出,屬現(xiàn)代劇場型節(jié)目,沒有特定的劇場根本無法演出。
4.黃土地藝術團之前的節(jié)目創(chuàng)作都是建立在陜北民間音樂藝術形式的基礎上,進行提煉、改編,整臺晚會的節(jié)目都蘊涵著陜北民間音樂元素。但新編排的大型音舞詩畫《我的三十里鋪》,卻采取了很多現(xiàn)代的東西,如現(xiàn)代流行歌曲、歌舞的形式,陜北民間音樂的元素少之又少。
[1]張如.論陜北民歌《三十里鋪》的演唱技巧[D].吉林藝術學院,2016.
[2]白寧.陜北民歌《三十里鋪》經(jīng)典演唱的審美審視[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5,(1).
[3]徐珊珊.陜北民歌音樂特征研究[D].延邊大學,2013.
黃土地藝術團在其誕生不到20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高速發(fā)展、進入低谷、振興發(fā)展的發(fā)展歷程,現(xiàn)今面臨經(jīng)費不足、演員青黃不接、節(jié)目陳舊等問題,已經(jīng)徘徊在消亡邊緣。面對當下窘迫的生存現(xiàn)狀,黃土地藝術團迫切希望能夠編排一臺好的晚會,以此來改變現(xiàn)狀,但依筆者所見,這條路也是走不通的。
作者簡介:
吳婷(1990—),女,陜西榆林,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就職于西安音樂學院西北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