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波濤
摘要:蹄叉腐爛是蹄叉角質的腐爛分解,并常伴發(fā)真皮的慢性化膿性炎癥,是馬騾常發(fā)的一種蹄病,尤以城市馬騾發(fā)病率較高。本病在前、后蹄均可發(fā)生,但以后蹄較為多發(fā),并多見于蹄叉中溝,蹄叉?zhèn)葴洗沃?。有的一蹄發(fā)病,也有的四個蹄同時發(fā)病。本病主要是因蹄底部受損傷后,病菌侵入或者由于蹄底長期踩于潮濕泥土中,造成蹄叉腐爛壞死、角質脫落并流出黑色惡臭分泌物,出現(xiàn)高度肢跛(敢抬不敢踏),患肢不能負重。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就會形成頑固性蹄叉腐爛,一般很難治愈。蹄叉角質不良是發(fā)生本病的主要原因。蹄踵壁過削,蹄叉多削、堅硬道路上負重役、不注意蹄部衛(wèi)生、運動不足、飼養(yǎng)于糞尿堆積不潔的廄舍等均為本病的誘因。本文通過對馬屬動物蹄叉疾病的病因、臨床癥及診斷、治療和預后作了比較詳盡的敘述,為馬屬動物蹄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蹄叉 病因 治療
1. 病因
蹄叉角質腐爛,通常是由蹄叉中溝或側溝開始,角質分解后形成裂隙或爛成大小不等的空洞,由腐爛部排出惡臭的灰黑色液體。當病變已達真皮層,則出現(xiàn)跛行,特別是在軟地運動時,跛行增重。病程較久者,蹄叉后部角質崩潰,蹄叉真皮的開頭完全消失甚至引起蹄叉體及蹄叉尖角質全部崩潰。當炎癥侵害到蹄球及蹄踵真皮后,在蹄踵部常出現(xiàn)波紋樣的特異蹄輪。當蹄叉真皮暴露時,容易出血、感染。長期暴露可誘發(fā)蹄叉“癌”,即蹄叉真皮乳頭明顯增殖,新生的角質呈分葉狀,形似菊花瓣。有時則形成柔軟的菜花樣贅生物。
蹄叉腐爛的基本因素是蹄機障礙,凡能影響或破壞蹄機的各種因素,均為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通常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長期舍飼,管理不善,護蹄不良。廄舍、系馬場不潔,糞尿污泥積聚,不注意挖蹄,不及時除去蹄叉部的糞尿污物,使蹄部長期遭受氨的滲透、浸蝕,引起角質軟化和腐爛。
(2)削蹄不當,蹄叉削切過低,蹄支角與蹄叉支連接部未徹底削開,蹄踵壁削切不足或內(nèi)外蹄踵壁削切不均等,均能影響蹄機,使蹄部血液循環(huán)受到阻礙,從而誘發(fā)蹄叉腐爛。
(3)裝蹄不良,裝蹄時在蹄踵壁下釘,裝以厚尾蹄鐵或連尾蹄鐵等,均會導致蹄叉發(fā)育不良而引起本病。我國北方有的地區(qū),冬季為了防滑,習慣裝厚膠皮掌,不僅影響蹄機,并易浸入糞尿分解角質,到春天除掉膠皮掌時,往往發(fā)現(xiàn)蹄叉腐爛。
(4)變形蹄,某些變形蹄,如狹窄蹄、舉踵蹄等均可誘發(fā)本病,而蹄踵狄窄或舉踵蹄等變形蹄常常又是蹄叉腐爛的結果,二者互為因果。
(5)使役或運動不足也影響蹄機,使血液循環(huán)不良,誘發(fā)蹄叉腐爛。有人試驗,用同方法破壞了肢的淋巴流,可引起蹄叉腐爛。蹄叉透創(chuàng)也可繼發(fā)蹄叉腐。
2. 癥狀及診斷
蹄叉腐爛初期僅限于蹄叉角質分解腐爛,多不侵害蹄真皮。病變逐漸擴展,最后爛成大小不同的空洞,由腐爛部或空洞內(nèi)排出污穢不潔黑灰色惡臭液體。有少數(shù)病例,在蹄叉表面雖不見異常,而在深部卻發(fā)生腐爛。向深部探診以檢蹄器鉗壓時,有疼痛反應。經(jīng)過較久的嚴重病例,角質蹄叉潰爛,甚至完全脫落,露出蹄叉真皮、增生顆粒性肉芽組織,其表面被覆惡臭膿樣物,接觸易出血,且易感染。長期暴露可誘發(fā)蹄叉“癌”。
當病變尚未侵害蹄真皮時,一般無跛行。病變侵害蹄真皮時,則引起機能障礙,呈現(xiàn)跛行,特別是在軟地上運步跛行顯著。重癥時,呈高度跛行,運步時由蹄尖著地或不敢負重,呈三肢跳躍前進。
蹄又腐爛經(jīng)過較久其炎癥蔓延至蹄球及蹄冠部,刺激蹄球,蹄冠真皮,往往在蹄踵部出現(xiàn)波紋樣的特異蹄輪??稍斐商阆蛔冃?,最后導致狹窄蹄。
3. 治療
本病的治療應著眼于除去病因,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適時合理治療,合理護蹄、削蹄與裝蹄,以促進蹄機恢復為原則。
本病在藥物治療之前,應首先進行削蹄和清洗消毒。有的輕癥,僅在徹底清除分解腐爛的角質之后,不需涂抹任何藥物即可自愈。有的深部腐爛病例,則需將表面覆蓋的所有角質徹底切除,以便徹底沖洗和治療。病蹄可用3%煤酚皂溶液、3%過氧化氫液、2%漂白粉溶液、0.1%升汞溶液和l%高錳酸鉀液等防腐消毒液清洗消毒。然后根據(jù)下述病情選用不同治療方法。對輕癥蹄叉病,清洗患部,除去贅生物后,應用水楊酸硼酸合劑治療:取水楊酸2份,硼酸1份,混合均勻,撒布于患部厚約2~3厘米,敷蓋紗布,裝以帶底蹄鐵。隔2~3日換藥1次,病情好轉時,可延長換藥時間。對重癥病例,應進行手術療法。
蹄叉角質腐爛時,應削去腐爛的角質,用3%來蘇兒水或雙氧水徹底清洗后,填塞高錳酸鉀粉或硫酸銅粉和浸漬松餾油的紗布條后,裝以帶底的蹄鐵(薄鐵片、橡膠片、帆布片等均可。
對較嚴重的病例,在尚未暴露蹄叉真皮時,可酌情填塞松溜油棉球、2%-3%甲醛酒精紗布、松溜油——硫黃合劑(9:1)紗布或10:l的松溜油和魚肝油合劑紗布。一般3-5天換藥一次。按病情可適當延長或縮短換藥時間。對嚴重的病例,除將腐爛角質徹底削除外,應對伴發(fā)炎癥的蹄叉真皮用銳匙刮削,如已壞死,應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甚至可削去大量的皮下組織。消毒后,撒布碘仿磺胺粉,必要時,也可撒布高錳酸鉀粉,用浸漬松餾油的紗布條、棉花、麻絲等壓緊患部,裝帶底蹄鐵。
當嚴重至露出蹄真皮時,除將殘留的腐爛角質徹底切除外,并應對伴發(fā)炎癥的蹄叉真皮用銳匙進行刮削,特別是對蹄叉真皮表面的腐爛壞死組織,應徹底清除,甚至可削去一些皮下組織。消毒后,撒布碘仿磺胺粉,或撒布少量的高錳酸鉀粉,既可止血又可腐蝕刮削不徹底的壞死組織。然后覆蓋滅菌紗布,表面用浸有松餾油的紗布卷或麻絲卷等壓緊患部,裝釘鐵板蹄鐵。也可用3%煤酚皂溶液溫蹄浴一小時,用酒精棉球擦干,如有贅生肉芽組織,可用5%-10%硫酸銅液腐蝕5分鐘,或燒烙,再涂5%碘酊,爾后填塞松餾油紗布或松溜油魚肝油合劑,最后包扎蹄繃帶。
還可以填塞浸以10%鞣酸、5%甲醛酒精棉球等,或應用碘片松節(jié)油合劑(用棉花裹好適量碘片,塞入徹底削除腐爛角質的患部,然后用注射器將5-10毫升松節(jié)油注入裹碘片棉花的部位內(nèi),當即呈現(xiàn)出紅黃色的煙霧)。最后再裝釘鐵板蹄鐵或帶底蹄鐵(薄鐵片、橡膠片、帆布片等)。
為了促進蹄機作用和角質的正常生長,應裝釘連尾蹄鐵或橡膠蹄枕,并裝設橡膠插片,使蹄叉在運動時能負擔體重。
4.預后
一般預后良好。在未出現(xiàn)蹄踵狹窄及蹄真皮外露時,如能適當護理和治療,均可治愈。重癥如治療失時或不當,轉為慢性,病期較長,預后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