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琴,王梓碩,任劍
(1.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qū),青島 266000; 2.海軍裝備部北京局,北京 10000)
隨著戰(zhàn)略的調整和任務的增加,航材保障部門將面臨更大的保障壓力,其績效高低直接影響到航材良好保障率的高低,影響訓練任務的完成。長期以來,對航材倉庫績效的考核評估主要以“賬目檢查、收發(fā)單據(jù)核對、封存期檢查”為主,不能科學、客觀的反映航材倉庫工作究竟完成得怎么樣、孰優(yōu)孰劣。因此,要深入分析航材倉庫績效的各項內容,探索研究一套客觀、全面、能夠量化考核的評估體系,以實現(xiàn)以評促建的目的,更好地推進航材倉庫建設,進而有效提高航材部門保障能力。
績效(performance),如果單純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它包含成績和效益的意思,也同時兼有執(zhí)行、履行和結果、影響的含義。周凱認為,績效是指那些經(jīng)過評估的生產(chǎn)和勞動的行為、方式及其結果,以及對其能夠產(chǎn)生影響的事前的工作行為及方式[1]。傅明志認為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為實現(xiàn)其目標而展現(xiàn)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它包括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2]。
評估就是估量和評價,指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對事物的優(yōu)劣或行為的結果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
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是指通過現(xiàn)場調研、查閱文獻、專家咨詢、總結提煉等方式,構建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并運用一定的評估方法,對航材倉庫在一定期間內的工作及業(yè)績(包括是否完成了預定的任務、完成的水平、取得的效益和所付出的成本)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綜合性估量和評價。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既是事后的估量與評價,也是事前的控制與指導。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是在20世紀40年代由O.赫爾姆和N.達爾克首創(chuàng),經(jīng)過T.J.戈爾登和蘭德公司進一步發(fā)展而成的。1946年,美國蘭德公司為了避免集體討論存在的屈從權威或盲目服從多數(shù)的缺陷,首次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定性預測,后來該方法被迅速廣泛采用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德爾菲法,又稱專家調查法,本質上是一種反饋匿名函詢法,是一種采用通訊方式分別將所需解決的問題單獨發(fā)送到各個專家手中,征詢意見,然后回收匯總全部專家意見和預測問題再分別反饋給專家,再次征詢意見,然后再匯總。這樣多次反復,逐步取得比較一致的預測結果的決策方法。其特點在于集中專家的經(jīng)驗與意見,并在不斷的反饋和修改最終確定意見。
在航材倉庫績效評估體系構建時,由于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是一個多目標的綜合決策問題,因而在航材倉庫的績效評估中,各個評估指標以及指標權重的確定是一個關鍵。運用德爾菲法確定各評估指標,以及各指標的權重,能對航材倉庫中一些無法定量分析的倉庫評估指標做出一定概率的估算,以便于得出具體的數(shù)值,從而使績效評估的結果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基本步驟:第一步,選擇專家;第二步,將有關資料用函件方式送給專家,請求給出相關意見;第三步,回收專家意見結果并進行整理;第四步,將整理匯總后的結果返還專家,并請其再次給出意見;第五步,重復三、四兩步驟,當專家的意見趨向一致時,打分過程結束[3]。
航材倉庫的目標是管好航材,把倉庫建設成為收得進、管得好、發(fā)得出、效率高、準確無誤、安全可靠的航材儲備和供應基地。其使命任務是保證航材數(shù)量準確,質量完好,及時、準確的接收、發(fā)付和運輸,加強警戒防衛(wèi),確保倉庫安全。
根據(jù)航材倉庫工作的使命任務,分析航材倉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特點,圍繞“人員、機器設備、材料、方法、環(huán)境”等資源要素,初步將績效評估指標分為人員、航材管理、倉庫設備、倉庫規(guī)范化、倉庫安全和應急六個方面,相應細化設計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初擬出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初擬的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運用德爾菲法,收集專家對指標體系的建議和意見,論證指標體系。
第一步,選擇專家。充分考慮專家的工作性質、單位類型,體現(xiàn)普遍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共選取了10位專家,分別來自主管業(yè)務機關、航材業(yè)務部門和和院校教授,有的在機關負責航材業(yè)務管理工作,有的在基層從事航材一線保障工作,具有多年航材工作經(jīng)驗,他們有的多年從事航材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第二步,將初擬指標體系及其相關資料等用函件方式送給專家,請求在給定期限內給出相關意見。
第三步,回收專家對指標體系的意見結果并進行整理。根據(jù)專家意見和建議得出以下結論:
1)制定的一級評估指標基本符合航材部門的工作實際,能夠體現(xiàn)航材部門的工作特點,可以運用到航材倉庫績效評估中。
2)某些二級指標、三級指標的制定還需要重新斟酌、完善、細化,例如在“二級指標”通用技能訓練里面,不僅要制定訓練計劃,還要對訓練科目執(zhí)行率進行評估,以更好的體現(xiàn)對人員方面的要求;三級指標里面的“單位面積儲存量”應該和“勞動生產(chǎn)率”相對應,與“航材吞吐量”相對應的是“庫存航材總量”,這樣可以更好的與二級指標“航材數(shù)量”相對應;對于“倉庫安全”下面的“人員安全”,要進行實際的案例分析(人身傷亡事故),來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應急航材和周轉航材一樣,單獨存放,專人管理。
3)各級評估指標以定量指標為主,便于衡量和比較各單位績效。
總體來說,初擬的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基本符合航材部門的工作實際,可以用于航材倉庫績效評估。
第四步,將整理結果返還專家,請其再次給出意見。
針對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十位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如表2所示。
表2 專家意見表
第五步,重復三、四兩步驟,當專家的意見趨向一致時,指標體系構建過程結束。航材倉庫績效評估體系如表3所示。
當前,隨著飛行訓練科目和強度的不斷加大,對場站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場站后勤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航材保障也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隨之,航材保障部門急需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相應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如何也需要定期進行評估,按照倉庫的使命愿景科學分析倉庫的主要工作內容,從人員、管理、設備、規(guī)范化、安全、應急等方面綜合衡量其績效,通過評估促進倉庫建設,進而達到以評促建的目的。本文運用德爾菲法確定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通過充分論證構建了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能夠較為科學、客觀、全面的反映出航材倉庫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完成情況,能夠量化衡量航材倉庫的績效水平,同時還可以橫向比較各倉庫之間的績效水平,更好地推進航材倉庫建設,進而有效提高航材部門保障能力。
表3 航材倉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