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梅
摘要:“教育即生活”的教學理念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理念,因為在陶行知先生對教育的認知里,“教育可以改變生活,生活決定教學”。不僅僅是幼兒學年階段教育,每個學年階段的教育都是要通過生活進行的,生活中要有教育的發(fā)展,教育中也要有生活的體現(xiàn),這樣才能夠使幼兒時期的學生們在幼兒園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學習以及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生活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0-006
引言
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以幼兒生活中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創(chuàng)造和設置生活化的場景和生活化的氛圍,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設定,組織幼兒參與實際的學習活動和探究活動,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感知科學教育內容,達到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學生活能力的探究和提升。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shù)學資源
幼兒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會接觸到數(shù)學,他們每天接觸的各種事物中,都與數(shù)、量、形、空間和時間有密切的關系。數(shù)學教育只有與幼兒的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才能讓幼兒真正建立起抽象的數(shù)的概念。這既可以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這些抽象概念,也能夠促進他們學會運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的“有趣”和“有用”。作為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豐富資源,幫助幼兒逐步建立數(shù)的各種關系和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把其對數(shù)的認知建立在大量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當教師再回歸到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幼兒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數(shù)的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了。
二、注重幼兒好奇心
幼兒時期的孩子,對于外界的人、事以及教學環(huán)境都是陌生的,也正是因為陌生,這個時候的孩子好奇心都相對較強。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可以借助孩子們的好奇心,為孩子們開展一些合理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主題主要是把握孩子們對待新事物的興趣以及好奇程度,來為孩子們開展“教育即生活”的教學活動。例如,學前期的孩子們正是換牙的階段,這個時候老師便可以開展一個主題為“我的牙齒”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對自己的牙齒進行觀察,隨后讓孩子們相互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對自己牙齒的形狀以及大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孩子們了解過后,老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們展示一些牙齒的圖片以及視頻,在圖片、視頻展示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孩子們講解相關牙齒的名稱以及構造,并告知孩子們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保護牙齒、預防蛀牙的方法。這樣便會有效地激發(fā)出孩子們的好奇心,同時,此類的教學活動,是有關于孩子們日常生活的教學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可以更好地進行配合。這樣不僅能夠使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快樂,還能夠使孩子們更好地生活以及成長。
三、合理運用區(qū)域活動的材料和資源
區(qū)域活動離不開相應教學工具的輔助,離不開游戲器材的幫助。幼兒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區(qū)域活動的材料和資源,從而真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使得生活化教育策略真正得以落實。教師所選擇的游戲材料和活動材料將會決定幼兒活動的內容和質量,以最為普遍的區(qū)域活動游戲為例,教師所選用的材料大多數(shù)都是封閉投放材料和開放投放材料。封閉式投放的材料種類眾多,一種是競賽性的規(guī)則游戲,另外一種是設計成附加特定任務的游戲。如卡牌游戲,教師可以運用數(shù)字卡帶領幼兒進行簡單的運算游戲。通常會以5為例,教師設計如下的區(qū)域游戲規(guī)則:哪位小朋友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將桌子上的卡片進行辨別,兩張卡片之和如果是5就可以畫一朵小紅花。最后由教師統(tǒng)計每個幼兒小紅花的數(shù)量。這種封閉投放很容易為幼兒所接受。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可能會逐漸的覺得沒有興趣,一旦完成了相應的游戲活動材料就失去了作用。還有一種則是開放式投放,教師對于材料的投放進行規(guī)劃,制作大致的規(guī)則,但是不對材料的具體玩法進行設計,幼兒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自主設計,充分發(fā)揮材料和玩具的作用。教師主要支持開放式的材料投放,這可以挖掘幼兒的潛力以及教學材料的潛力。同時,這要求幼兒園的教師在針對區(qū)域活動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合理運用相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材料,并且適當體現(xiàn)生活化教學的理念,才能真正使區(qū)域活動推進下去。
四、以關注幼兒的自主探究為核心
無論是對于成人和幼兒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但幼兒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更為重要,這是他們啟迪世界、開發(fā)世界的好奇心,通過這樣一種對科學知識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方式,幼兒可以滿足自身成長的需求和自身科學知識體系的形成,而教師需要做的是密切關注全面認識幼兒的自主學習,采取和實施全面的教育方式和策略,讓幼兒對科學知識有著正確的理解。在教師展開科學教學活動時,可以先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幼兒直接根據(jù)材料進行操作,也可在事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觀察生活,自主探究,再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如通過故事的指引,氛圍的打造,情境的設定,以有趣、有效的互動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而不只是重于理論而失去實踐的片面發(fā)展和片面記憶。只有注重對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科學培養(yǎng)和全面指導,才能獲得知識。
結束語
作為教書育人的實施者,教師應該把幼兒的真正需求放在第一位,契合生活實際,開展有質量的教育。有質量的教育是親近生活的教育,是以生活為目的開展的教育,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幫助幼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藍藝強.走向生活的幼兒園德育[J].現(xiàn)代交際,2021(08):148-150.
[2]吳姍姍.關于幼兒園德育生活化實踐的分析[J].吉林教育,2020(31):92-93.
[3]丁玲玲.德育生活化成長健康化——談幼兒園生活化德育[J].新智慧,2020(2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