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妍
(河南省禹州鈞都醫(yī)院內(nèi)二科,河南 禹州 461670)
腦梗死是一種高發(fā)病率疾病,如今隨著飲食結構的變化,血液粘度增加,患腦梗死的人逐漸增加?;疾r,機體內(nèi)會出現(xiàn)一系列炎性反應,其中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是反應病情的重要介質(zhì)。臨床研究指出,中藥治療腦梗死有一定療效,可補氣補血、活血化瘀,且并發(fā)癥較少,預后效果好[1]。本院用芪棱湯聯(lián)合益氣通脈湯輔治腦梗死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2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觀察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45~75歲,平均(60.12±8.02)歲;發(fā)病時間4~14h,平均(8.96±1.32)h。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5~76歲,平均(60.15±7.68)歲;病程3~12h,平均(8.85±1.29)h。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批準通過,兩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1]。為急性起病,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缺損,表現(xiàn)為部分肢體麻木、語言障礙;經(jīng)CT及MRI診斷非腦出血。②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3]。辨證為氣虛血瘀證,急性發(fā)病,偏身麻木、患肢僵硬,面色晄白,感覺減退或消失,舌質(zhì)淡紅,脈沉細等。
納入標準:①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②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②患腦出血、腦部腫瘤;③孕期或哺乳期婦女;④神志不清,無法配合研究。
兩組均行脫水、抗血小板、腦循環(huán)、降脂、抗凝等治療。同時于100mL0.9%生理鹽水中加入0.15g尤瑞克林注射液(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065),靜脈注射,每天1次。
另用芪棱湯治療。藥用黃芪30g,枳殼10g,水蛭5g,三棱10g,莪術10g,天花粉10g,桑椹10g。水煎服,日1劑,早晚各1次。
觀察組加用益氣通脈湯治療。益氣通脈湯藥用葛根10g,紅花10g,丹參15g,黃芪20g,郁金10g,瓜蔞15g,黨參20g,三七粉3g。血瘀重加延胡索15g,陰虛加生地15g,陽虛加桂枝10g、附子15g。水煎,日1劑,早晚各1次。
兩組均服藥30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中醫(yī)癥候積分計算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癥狀有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每項得分在0~6分,無癥狀計0分,輕微癥狀計2分,較重癥狀計4分,嚴重癥狀計6分,滿分為24分。
臨床療效使用NIHSS(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進行評價,總分為42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神經(jīng)缺損越嚴重。
TNF-α水平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
用全自動血流變分析儀檢測血液黏度,包括血漿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AI)等。
用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NIHSS量表評分進行評價。顯效: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降低46%~90%。有效: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45%。無效: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小于18%。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22.35±3.25 8.41±1.42對照組 35 22.16±3.17 14.18±1.56 t 0.248 16.182 P 0.805 0.000
兩組治療前后TNF-α、PV、HBV、LBV、AI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NF-α、PV、HBV、LBV、AI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NF-α、PV、HBV、LBV、AI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指標 觀察組 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TNF-α(pg/mL)31.02±5.80 10.43±4.09*△ 30.98±5.92 14.52±3.02*PV(mPa/s) 1.76±0.45 1.42±0.35*△ 1.77±0.41 1.61±0.39*HBV(mPa/s) 4.43±0.52 3.51±0.46*△ 4.45±0.53 3.92±0.43*LBV(mPa/s) 10.66±1.71 7.30±1.26*△ 10.38±1.62 8.64±1.18*AI 8.46±1.45 6.36±1.21*△ 8.43±1.52 7.55±1.36*
腦梗死多由腦動脈血管供血不足,腦組織缺氧而引發(fā)神經(jīng)功能受損。發(fā)病時多出現(xiàn)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意識模糊等癥狀,西醫(yī)主要采用抗感染、降顱內(nèi)壓等方式治療。尤瑞克林為人尿中提取的激肽原酶,在人體中沒有發(fā)現(xiàn)抗原性。目前猜測其作用機制為擴張缺血腦組織微動脈,改善局部腦血流量,縮小梗死范圍;促進神經(jīng)干細胞的增殖、遷移,起到修復神經(jīng)的作用;減輕腦水腫,增加組織ATP儲備;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動力學。
腦梗死屬中醫(yī)“中風”范疇。以氣虛血瘀證為常見。氣虛為根本,氣虛則推動力不足,致血脈瘀滯,瘀阻腦絡,風痰阻絡又使正氣耗傷,瘀阻更明顯,痰瘀互凝,使氣虛加重,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因此,治當益氣逐瘀、化痰通絡[5]。芪棱湯方中黃芪、枳殼、水蛭、三棱、莪術可益氣活血,天花粉可生津養(yǎng)陰、清除血燥,桑椹可滋陰補血。益氣通脈湯中葛根、丹參、紅花、三七粉活血化瘀,黃芪、黨參補血益氣,郁金、瓜蔞益氣通脈,聯(lián)合使用治療脈絡空虛、心脈失榮。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芪、黨參可加強血液流動,增加血流量,丹參、紅花、三七粉等可減輕血黏度。兩方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化痰通絡之效[6]。
綜上所述,芪棱湯聯(lián)合益氣通脈湯在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可改善炎癥反應及血液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