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保川
(河南省臺前縣中醫(yī)醫(yī)院,河南 臺前 457607)
慢性腎臟疾病如果控制不當至后期會發(fā)展為尿毒癥,需要長時間進行維持性的血液透析,但是血液透析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其中高血壓就是其中一種,發(fā)生率較高,這與水鹽負荷超量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的西藥治療難度較大,3種藥物聯(lián)用仍無法對疾病進行控制,需要服用4種以上降血壓藥物,對于腎臟功能本身就較差的尿毒癥患者來講不良反應多,需對治療方法進行改進[1]?,F(xiàn)代中醫(yī)認為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是肝風、中風之癥,因為外邪入侵、瘀血阻滯,脾腎功能失調,因此可通過補腎、補脾進行治療,地黃湯加減可補腎養(yǎng)陰、益腎填精,并兼顧肝脾,因此將其用于疾病治療中,并取得較好效果。本研究用地黃湯加減輔治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16例,均為2019年1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58例。參照組男38例,女20例;年齡38~82歲,平均(60.12±18.76)歲;病程1~8年,平均(5.54±1.35)年;慢性腎小球腎炎28例,高血壓腎動脈硬化20例,多囊腎病10例。研究組男36例,女22例;年齡37~82歲,平均(59.6719.12)歲;病程1~9年,平均(5.61±1.29)年;慢性腎小球腎炎27例,高血壓腎動脈硬化19例,多囊腎病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yī)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1],符合難治性高血壓診斷標準,即規(guī)律性透析1年以上,透析成分Kt/v>1.2,已達干體重,透析間歇期體重增加不超過3%~5%,合理聯(lián)用3種以上降壓藥,血壓仍在160/100mmHg以上。中醫(yī)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關于尿毒癥的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透析時間超過3個月;③無治療禁忌癥;④研究經(jīng)過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臟、肝臟疾?。虎谝蚓駹顩r不佳無法配合治療;③精神疾??;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兩組均用血液透析、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①透析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F(xiàn)6聚砜膜透析濾過器,流速為500mL/min,血流速度控制在250~270mL/min,每次透析時間為4h,1周3次。②促紅細胞生長素,控制血紅蛋白在90~110g/L。③控制體重,給予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對血壓進行控制。
實驗組加用地黃湯加減治療。山藥15g、當歸15g、赤芍15g、生地黃15g、白芍15g、紅參末3g、牡丹皮8g、澤瀉8g、熟地黃8g。心腎不交加槐花、山茱萸10g,澤瀉、茯苓12g,白茅根、生地黃20g;氣陰兩虛加黃芪、黨參10g;肝腎陰虛加桂附10g。加入500mL清水,煎煮至200mL后渣滓去除,每日1劑,分早晚服用。
兩組均治療3個月。
治療指標:收縮壓、舒張壓、血鉀狀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惡心、乏力、困倦乏力。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算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舒張壓下降大于1.33kPa,收縮壓下降大于2.67kPa,降壓藥減少,只需0~2種降壓藥。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舒張壓下降小于1.33kPa,收縮壓下降小于2.67kPa,降壓藥減少或未減少,仍需3種或3種以上降壓藥。無效:癥狀未改善,舒張壓、收縮壓未下降或上升,降壓藥未減少,需3種以上降壓藥。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水平比較 (±s)
組別 例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血鉀狀旁腺激素(pg/L) β2微球蛋白(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58 119.67±10.48 97.98±5.34 170.39±8.58 149.98±9.34 110.48±5.48 98.23±19.34 16.38±1.39 13.24±2.65研究組 58 117.28±11.84 85.23±3.76 171.38±8.86 130.34±7.23 110.52±4.38 86.13±12.34 16.40±1.38 9.86±2.14 t 0.485 19.532 1.355 7.505 1.064 4.017 1.533 7.557 P 0.925 0.002 0.346 0.001 0.279 0.000 0.874 0.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尿毒癥中高血壓發(fā)生率較高,這與長時間體內水鹽負荷超量存在一定聯(lián)系,因此對于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主要以腎透析為主,但是長時間進行血液透析會造成腎功能不斷下降,常規(guī)抗血壓類藥物治療效果受到影響,需使用多種藥物聯(lián)用的方式,從而增加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
中醫(yī)認為該病屬于肝風和中風,因為外邪入侵導致,造成體淤血阻滯,對脾臟以及腎臟均造成影響,因此可通過調理脾腎的方式治療[3]。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壓以及血鉀狀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指標均低于參照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原因為血液透析屬于一種維持性治療,可以減輕腎臟負擔,維持體內電解平衡,恢復體內酸堿度,減少心臟負荷,但是長時間使用該方法會引起心血管的硬化以及鈣化,造成降血壓類藥物的治療效果受到影響[4]。地黃湯由腎氣丸減桂附制成,方中山藥調節(jié)血壓、血脂和血糖,其中的粘液蛋白在進入人體之后可以對血脂的聚集進行抑制,可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減少血管壁阻力。當歸可以活血補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清除血管壁上的斑塊。赤芍可活血止痛,去血化瘀。澤瀉則可止血、涼血,同時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紅參可以補腎益氣,固本培元。諸藥合用,以補腎為主,有補腎養(yǎng)陰、兼顧肝脾的效果。可改善頭暈、燥熱等癥狀,同時可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與參照組比較無差異,安全性較好。
地黃湯加減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難治性高血壓控制血壓更加有效,可改善各臨床癥狀,同時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