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巖
在地鐵5號線上,我遇到了這樣一對母女。
母女兩人都戴著口罩,看不出具體年齡,但母親年齡應(yīng)該不小了,染過的頭發(fā)底層是一綹一綹白發(fā),她胸前抱著一個大雙肩包;女兒坐在座位上,一個小雙肩包放在雙腿上,拿著手機的手放在包上。
車剛開,就聽母親一直在和女兒大聲地說話,講的是外地話。女兒連說兩句:“你聽我說!”聲音很急促。母親并沒有聽她說,只回答:“回去再說?!蓖蝗唬畠河檬謾C啪啪啪地拍著腿上的小包,尖利地哭喊著:“你聽我說!你就不聽我說!你總是不聽我說!”
這突如其來的場景,讓我大吃一驚,扭頭細看,母親的包里有一沓紙露出,是醫(yī)院檢查單之類的東西。我一下明白,是母親陪女兒來看病的。
女兒情緒完全失控,大哭不止,夾雜著含糊不清的訴說。母親扭頭想要給女兒說點什么,我立即給她打手勢,讓她不要說話。沒想到,那位母親聽了我的話,輕輕地低下頭,用右手握著女兒的左手,放在自己的腿上,無聲地安撫著女兒。
從女兒不連貫的哭聲里,能聽出幾句話來:“那就是我的,我為什么不能說?”“都說我沒有病,我就是有病?!薄拔矣性捳f,你就不聽我說?!?/p>
我望著那對母女,特別心酸。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在擁擠嘈雜的地鐵車廂里,母親看著女兒無助地哭,只能握著女兒的手,微微地抖。我不知她們經(jīng)歷了什么,不知她們從哪里來,還要到哪里去。誰能幫助她們?我能給她們什么幫助?
再過一站,我就要下車了。我起身走到車門前,彎下身子,對那位母親說:“我能和你說句話嗎?”她抬頭看著我,輕輕地點了點頭。
“你只要陪好孩子就可以了。什么都別說,聽她說就好了。她說出來了,心里會舒坦些?!?/p>
那位母親側(cè)著頭看著我,眼角亮晶晶的。
盡管我的聲音不大,還是湊近那位母親耳邊說的,可在哭泣中的女兒卻聽到了,她哭著說:“她就是不聽我說!”母親要解釋,我輕輕點著她的肩膀制止了,對她女兒說:“你平靜一下,休息一會兒,會好些的?!薄拔液貌涣耍夷X袋缺血!我好不了,我腦袋缺血!”
“我到站了,要下車了。請你們多保重。大家都知道你這當母親的不易,不過,對孩子也要尊重,要傾聽孩子……”我只能這樣用蒼白的語言安慰母親。
走出地鐵站,心里還在想著那對母女。
我們最希望孩子擁有什么,成績、分數(shù)、學(xué)歷?是否應(yīng)該考慮一些更重要、更基礎(chǔ)的?比如健康心智、健全的精神、樂觀的情緒……
曾有教育學(xué)者這樣說過,父母不能過分看重孩子的成績,而應(yīng)該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力,支持孩子的興趣,留住他們的好奇。
我把這一幕記敘下來,只是想或許能成為一個鏡鑒,讓教育者明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什么是更重要的。
親愛的父母們,為了孩子們擁有健康健全的心理,我們該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你準備好了嗎?
編輯 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