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廣明
研究問題,無論搞科研,還是開展工作,或是家庭過日子,都得認真動動腦筋。誰都得研究問題,至于研究什么問題,得出什么結(jié)論,導致什么結(jié)果,可就千差萬別了。把什么問題拿來研究是基礎(chǔ),只有研究什么確定了,才談得到進行研究。人們一要生存,二要發(fā)展,現(xiàn)實情況和想要有的狀態(tài)總有差距,問題就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問題可以選擇嗎?這要分別來看。橫亙在眼前的問題,刻不容緩的問題,無可選擇,必須面對。如果是理論問題,或是宏觀、長遠性問題,潛在的問題呢?就得發(fā)現(xiàn)、找準,還要概括出來,研究下去,這就有點難度了。想要有研究成果,必須研究真問題,如果問題虛無縹緲,或者和要達到的目標風馬牛不相及,豈不是空忙一場?
今年4 月下旬,一篇公開發(fā)表的論文《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引起輿論沸沸揚揚。真有這樣的事嗎?明顯違反常識,不合乎自然規(guī)律。媒體記者采訪了論文第一作者郭萍,她自稱不懂這方面理論,只是描述實驗的結(jié)果。論文描述雞蛋在開水中煮了10 分鐘后,學生通過“超心理意識能量”使其返生。何謂超心理意識能量?文章里語焉不詳。原來是一場鬧劇而已。且不說實驗、研究過程有何貓膩,光是提出煮熟的雞蛋孵小雞的問題就夠荒唐的。
確定要研究的問題,絕非輕易之事。一些問題雖然提出來,卻沒有研究價值。提出某個問題時,興致蠻高,研究一番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場誤會。封建朝代有很多帝王熱衷于長生不老,動用舉國的資源煉丹,尋藥,幾千年下來卻沒什么進展?,F(xiàn)代生物學揭示了生命終有窮盡,人死而復生,再到塵世走一遭只是幻想。如今又有人專注死亡的細胞“返生”之類的問題,引起社會嘩然,這哪里是學術(shù)研究的真問題?
真問題產(chǎn)生自客觀世界、社會人生,實實在在。人可以想象月亮上有廣寒宮,宮里住著仙女嫦娥,但能把嫦娥在廣寒宮做什么當問題來研究嗎?歷史上很多虛幻的、造作的問題,往往不僅是人們認識的局限所致,而是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人們的興趣,提出真假難辨的問題,以此兜售自己,從中牟利?,F(xiàn)代科學的成果有了爆炸式增長,但偽科學也改頭換面,頻換新招。江湖騙子并不認真研究問題,而是搞以假亂真的把戲,誘人上當。
真問題來源于實際,也指向?qū)崒嵲谠诘哪繕恕K枷胛幕I(lǐng)域的問題,可能離實際工作、生活遠一些,但終究得有根有據(jù)有意義。真問題和人們的愿望相關(guān),但愿望有可能實現(xiàn)才能列入真問題,不應該針對幻想、虛構(gòu)的問題開展研究?!肮蚕韱诬嚒闭Q生于北京大學校園,發(fā)明者是幾位學生。他們在校園里上課、辦事、活動,經(jīng)常跑來跑去,校園里不通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又無處停放,只好忙碌地步行。他們提出了“隨時隨地有車騎”的問題,萌生了“共享單車”的初步構(gòu)想。怎樣付費、開鎖、管理……一大堆問題來了,在大數(shù)據(jù)、智能手機、倡導綠色出行的當今時代,他們眺望到共享單車的美妙前景,研究探索才有價值。幾年過去,共享單車走過風風雨雨,解決了一系列前進中的問題,終于成為社會廣泛使用的出行工具。
真問題很可能一下看不到、看不清,就得仔細觀察了解,深入分析,才能認清并概括出來。俗話說“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以此批評看問題的表面性和片面性。頭痛、腳痛只是現(xiàn)象,全面檢查一下,問題可能在于五臟六腑。表面、片面的問題雖然有真實性,但不是問題的真正所在。
對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概括,是深入研究問題的基礎(chǔ)。真正的問題是什么,在哪里,需要認真辨析。某單位的員工反映辦公樓衛(wèi)生間異味重,飄到走廊里,要求再給衛(wèi)生間安一道門?!爱愇吨亍钡膯栴}連著再安一道門的問題,如何研究解決呢?負責行政工作的同志動起了腦筋。他們從去掉異味的基本目標出發(fā),研究探討了一陣子,結(jié)論是更換老舊的水泵,無須多安一道門。衛(wèi)生間有異味是因為沖洗不干凈,更換了水泵,水量和水壓達標,就沒有異味了。這個事例有廣泛的啟發(fā)性,抓住真問題,研究真問題,才能把工作抓到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