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謀
2021年3月初,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相約春天賞櫻花”文旅活動,向全國人民發(fā)出盛情邀請。
為落實好這一部署,展示荊楚人民感恩重義的熱情與誠意,進一步促進經濟重振,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聯手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策劃“開往春天的列車——櫻你而至”高鐵賞櫻活動,向海內外彰顯這一盛大活動的強烈?guī)有?。同時,這一活動的推進充分展現了主流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行動自覺,體現了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主業(yè)意識。
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說:“全中國等你痊愈,我們相約春天賞櫻花?!?021年3月3日,湖北省委、省政府舉行“相約春天賞櫻花”活動,邀請全國人民共賞荊楚大地的美麗春天。
楚天都市報編委會充分認識到這一盛大活動的重要意義,迅速研究制定了《相約春天賞櫻花》大型全媒體采訪報道活動總體方案,組建報道團隊,確定聯動全國多家主流媒體,打造全域影響力的報道思路。
2021年3月3日,湖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東湖櫻園、武漢大學等將先后舉行歡迎援鄂醫(yī)療人員回漢賞櫻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yī)護、企業(yè)家、游客代表等,共赴櫻花之約,開啟美好旅程。
對主流媒體而言,充分發(fā)揮主題策劃能力和資源整合優(yōu)勢,加強落地活動與新聞報道的統(tǒng)籌協調,動員、推進、引領相關事件在全網形成傳播力,達到新聞報道與社會活動聯動疊加的傳播效應,是全媒體融合發(fā)展態(tài)勢下的必然要求,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為某項活動附加宣傳報道環(huán)節(jié)。
根據這一思路,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高鐵賞櫻報道團隊從活動組織、新聞采寫、傳播分發(fā)等全鏈條切入這一策劃報道,力求形成活動與新聞的“化學反應”,擴大事件整體傳播效應。
大武漢作為中國“米”字形高鐵網絡中心城市,高鐵同日可直達國內25個主要大城市,覆蓋力和觸達力迅捷而高效。以高鐵為媒推進賞櫻活動傳播,關注度高,影響力大。
在這一思路指引下,3月8日起,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正式啟動高鐵賞櫻活動,經濟部攜手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促成高鐵賞櫻報道進車站、進站臺、進車廂;醫(yī)衛(wèi)部、教科部記者提前尋找并采訪有故事的援鄂醫(yī)療隊員;總編室邀約全國多家主流媒體,啟動聯動傳播。
事實證明,這一活動將荊楚人民的熱情與期盼前移到了賞花嘉賓出發(fā)前、行程中、抵達后,讓“相約春天賞櫻花——武漢歡迎您”的盛情邀請,閃耀在每一趟行經武漢的高鐵列車上,將“相約春天賞櫻花”的聲音,通過高鐵又快又好地傳遍祖國大江南北。
聯動全國多家主流媒體,共建共享傳播渠道,提升多平臺聯動的現代傳播能力。全媒體時代新聞的“刊發(fā)”不再是報道的終點,只有變“刊發(fā)”為“傳播”,通過擴大新聞在更多平臺上的分發(fā),提升新聞傳播的到達率,才能產生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高鐵賞櫻報道啟動后,武漢景區(qū)推出櫻花主題游,各地媒體跟進采訪當地援鄂醫(yī)療隊員回漢賞櫻故事,武漢大學舉行醫(yī)護賞櫻專場,以及省、市、區(qū)櫻花為媒招商會等系列關聯活動次第推出,形成社交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群體傳播等,吸引更多海內外游客做客江城,共賞荊楚大地美好春光。
全媒體時代下,媒體的傳播方式和營運模式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但“內容為王”依然是立身之本,最終贏得受眾的還是優(yōu)質內容。在主題類活動策劃中,原創(chuàng)內容生產的全新視角、創(chuàng)新表達、多元呈現,顯得尤為重要。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核心優(yōu)勢之一在于原創(chuàng)內容采編能力,通過打造高品質原創(chuàng)內容的傳播力,形成全域影響力。
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傳播方式,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捕捉、記錄并存儲客觀事物運動的整個過程的分發(fā)手段。一場活動通過直播方式發(fā)布,會讓信息展示更加直觀可感,高鐵賞櫻活動的全程直播,為聯動媒體記者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第一手素材,方便聯動媒體步調一致,推進活動走向深入。
3月10日,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提前建起全國媒體互動直播群。3月12日三趟高鐵分別載著江蘇、貴州、江西等三地超過百人的援鄂醫(yī)療隊伍抵達武漢站。站內,早已準備好的歡迎手牌、鮮花、橫幅等,熱情地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恩人。其中,極目新聞對一趟賞櫻高鐵半小時的直播中,吸引近10萬人次觀看。
通過直播,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迅速成為高鐵賞櫻報道原創(chuàng)采集力的供給者、信源公信力的保障者、平臺分發(fā)合力的推動者,將采訪場景向所有媒體開放,促進多平臺自主共享、合力共創(chuàng)。
提高原創(chuàng)內容品質。在高鐵賞櫻活動新聞內容生產的供給上,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履行好活動“小秘書”職能,派出5路記者,全方位提供現場直播、消息通稿、短視頻、攝影圖片等原創(chuàng)素材,形成全網智庫效應,方便聯動平臺根據各自的定位和風格等,進行內容再加工。實踐證明,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內容會讓平臺更樂于分發(fā)、樂于傳播,顯著提升平臺傳播能動性。
重視待發(fā)布產品二次包裝。后方編輯團隊對待發(fā)布產品進行精心修改和包裝,提煉出“櫻花引得百花開,花漾荊楚春盎然”“櫻花盛開時,與君再相逢”“春回英雄城,共赴櫻花約”“繁花滿枝頭,你在鄂心頭”“櫻約而至,相聚荊楚”“縱被春風吹作雪,明年還逐艷陽開”等膾炙人口的金句,進一步提升了原創(chuàng)內容品質,增強了傳播吸引力。
豐富報道呈現形式。注重圖片、文字、音視頻、海報、H5、航拍場景等多元化產品的供給,面向網、端、微、屏等不同傳播渠道,以不同形態(tài)、不同風格的表達,形成適應不同傳播平臺分發(fā)需求的文本內容。
突出全國視角,面向全網謀求傳播效果。此次高鐵賞櫻活動傳播中,楚天都市報突破地方區(qū)域媒體定位和色彩,面向全國,聯動外省,最大限度借助當地媒體平臺和傳播渠道,拓展活動報道在省外的影響力。
從報道效果看,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客戶端推出圖文、視頻同步報道及活動專題;抖音推出櫻花場景、賞櫻現場、高鐵接站等系列短視頻;楚天都市報官方微信推送《武漢最美的時候,他們來赴約了》報道圖文,點擊量2萬余;報紙刊發(fā)《春回英雄城 共赴櫻花約》2個整版的重磅報道,贏得多方關注;極目新聞主持的微博話題#全國媒體直擊櫻花之約#,熱度不斷攀升,僅半天閱讀量就超過200萬。
聯動媒體及央媒紛紛轉發(fā)或引用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報道內容,快速形成了全網多種平臺的廣泛分發(fā)。其中,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中國青年報、現代快報(南京)、貴州廣播電臺、揚州晚報、龍頭新聞·生活報、江南都市報、北京晚報、湖北日報、四川日報、廣西日報、大河報、瀟湘晨報、十堰晚報等,進行多形式、全覆蓋直播和報道。值得一提的是,江南都市報、無錫廣播電臺、現代快報等地方媒體也通過微博、微信轉載或引用極目新聞報道。央視官微大篇幅引用極目新聞原創(chuàng)素材,閱讀量10萬+,點贊、在看數近1萬。央廣網、人民網等轉發(fā)或援引極目新聞報道……這一活動通過網、端、微、抖音等各平臺推送報道,全網點擊量超2000萬,將#武漢最高禮遇迎接援鄂醫(yī)護賞櫻#推上熱搜。
聯動報道在全網形成熱點后,“相約春天賞櫻花”主題也迅速成為公眾議題和媒介議題,自媒體、醫(yī)療機構、旅行社、志愿者團體、高校等也紛紛被帶入進來,在全網形成多元化傳播,各種用戶都能從網端尋找到自己喜歡的閱讀點。
傳播效果表明,充分聯動外部力量是新聞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當前,信息的傳播不再只是媒體向大眾的單向行為,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和新聞報道的“用戶”同樣也是大范圍、社交化分發(fā)的發(fā)起者,是提升內容到達率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全國多家媒體的聯動合力,能迅速形成報道內容的多點分發(fā)、多輪傳播和第二落點,打造全網焦點。
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主流媒體建立起自有、自主、自控的互聯網技術平臺,是體現自身影響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其聯系群眾的穩(wěn)固渠道基礎。在現階段,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應積極借鑒互聯網商業(yè)平臺的發(fā)展經驗,通過聚合各種垂直應用、多方平臺,形成一個功能全面、效能強大的新的傳播平臺,從而迅速提升新聞傳播的“到達率”。高鐵賞櫻活動借力全網媒體平臺,迅速在網絡上聚集起多方平臺力量,實現全網滾動采集、滾動發(fā)布、多元呈現,構建起了一股自主可控的傳播力。
在互聯網商業(yè)平臺長足發(fā)展的現狀下,主流媒體融平臺建設經歷了“借船出?!薄敖M船出?!薄霸齑龊!钡榷喾N探索。結合實踐,發(fā)力推動原創(chuàng)新聞的多點分發(fā)、多輪傳播,將優(yōu)質報道內容盡可能多地充分嫁接到外部傳播渠道,從而將傳播效果最大化,以聯動互力為載體,構建媒體常態(tài)化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