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斌 王煒 楊晨
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為兒科重癥疾病,但發(fā)病初期癥狀并不典型,不能及早確診與治療,會加重病情、威脅患兒生命健康[1]。而且我國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的發(fā)生率、死亡率顯著高于發(fā)達國家,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積極有效的診斷、治療方法,但單純根據癥狀體征診斷,缺乏客觀輔助檢查指標,難以鑒別診斷重癥肺炎、肺炎合并心衰。其中神經激素過度激活、心肌損傷是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影響因素,臨床提出可根據這兩項指標變化評估病情,NT-proBNP 為心臟血管神經激素,具有利尿、擴血管等改善心功能的效果,cTnT 為心臟特異性抗原,是評估心肌細胞損傷、衰竭死亡的高敏感性和特異性標志物,在診斷微小心肌損傷中具有重要意義[2]。心肌cTnT 與NT-proBNP 在臨床中已經被用于心衰的診斷,但關于小兒肺炎合并心衰后的NT-proBNP 與cTnT 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中,重點探究NT-proBNP 聯(lián)合cTnT 診斷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的臨床意義,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8 月~2019 年10 月在本院檢查并確診的兒科住院治療的55 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兒作為肺炎心衰組,符合全國小兒充血性心衰會議制定診斷標準[3],其中男35 例,女20 例;年齡3 個月~2 歲,平均年齡(1.12±0.45)歲;臨床表現(xiàn)為肝臟腫大、少尿、心率≥180 次/min、煩躁、發(fā)紺、咳嗽發(fā)熱;另選取同期確診的55 例單純肺炎患兒作為單純肺炎組,符合嬰幼兒肺炎診斷標準[4],其中男38 例,女17 例;年齡4 個月~2 歲,平均年齡(1.18±0.48)歲;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發(fā)熱、咳嗽;再選取同期到院體檢的45 例小兒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齡3 個月~2.5 歲,平均年齡(1.13±0.55)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于三組研究對象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用黃色蓋真空采血管采取3 ml 靜脈血,室溫放置30 min,經3000 r/min 速度離心處理,保持離心10 min,檢測NT-proBNP、cTnT 水平。用羅氏cobas e411 電化學發(fā)光儀檢測cTnT,cTnT 正常上限為0.15 μg/L。同樣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NT-proBNP 水平。采用超聲系統(tǒng)測量研究對象心臟收縮功能,主要指標包括LVFS、LVEF。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肺炎心衰組、單純肺炎組及對照組的心臟功能(LVEF、LVFS)、NT-proBNP 與cTnT 水平。②比較cTnT 陽性組與陰性組的NT-proBNP、LVEF 水平及年齡。cTnT≥0.15 μg/L則判定為陽性,可作為心肌損傷診斷的臨界值。③比較cTnT、NT-proBNP 單獨檢測及NT-proBNP 聯(lián) 合cTnT 檢測對肺炎是否合并心衰的鑒別診斷效能,包括敏感度、特異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心臟功能指標及NT-proBNP、cTnT 水平比較 肺炎心衰組的LVFS、LVEF 水平低于單純肺炎組和對照組,NT-proBNP、cTnT 水平高于單純肺炎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肺炎組與對照組的LVFS、LVEF、NT-proBNP 及cTn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心臟功能指標及NT-proBNP、cTnT 水平比較()
表1 三組心臟功能指標及NT-proBNP、cTnT 水平比較()
注:與單純肺炎組、對照組比較,aP<0.05
2.2 cTnT 陽性組與陰性組的NT-proBNP、LVEF、年齡比較 肺炎心衰組中cTnT 陽性率為45.45%(25/55);cTnT 陽性組年齡小于cTnT 陰性組,NT-proBNP 水平高于cTnT 陰性組,LVEF 水平低于cTnT 陰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TnT 陽性組與陰性組NT-proBNP、LVEF、年齡比較()
表2 cTnT 陽性組與陰性組NT-proBNP、LVEF、年齡比較()
注:與cTnT 陰性組比較,aP<0.05
2.3 cTnT、NT-proBNP 單獨檢測及NT-proBNP 聯(lián)合cTnT 檢測對肺炎是否合并心衰的鑒別診斷效能比較 NT-proBNP 聯(lián)合cTnT 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cTnT、NT-proBNP 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cTnT、NT-proBNP 單獨檢測及NT-proBNP 聯(lián)合cTnT 檢測對肺炎是否合并心衰的鑒別診斷效能比較(%)
小兒肺炎為兒科常見疾病,而心衰為重癥肺炎患兒的常見并發(fā)癥,嬰幼兒為主要高發(fā)人群,若未能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惡化發(fā)展,會發(fā)展為影響小兒生命健康重要疾病。因此,臨床需要對小兒肺炎合并心衰患兒及早確診治療,這對于降低死亡率、保證小兒的身體健康具有積極意義[5,6]。
近年來,臨床關于嬰幼兒肺炎心衰的研究獲得明顯進步發(fā)展,臨床研究已經明確細胞、血流動力學、神經激素、心肌損傷與基因調控在心衰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嬰幼兒重癥肺炎多伴心肌損傷,而誘發(fā)心肌細胞壞死或及激活特殊基因途徑,誘發(fā)心肌細胞凋亡、心肌死亡,心臟收縮功能受抑,進而發(fā)展為心衰[7]。而且重癥肺炎患者會誘發(fā)膿毒癥,膿毒癥早期便會出現(xiàn)無特異性癥狀的心血管功能障礙,產生心肌抑制因子,釋放內毒素,直接作用于心肌,出現(xiàn)心肌損傷,導致心肌收縮功能異常,增加心室容量負荷,促NT-proBNP 釋放。NT-proBNP 為心臟分泌神經激素,在心室室壁壓力增加與心室功能失調時由心室肌細胞合成、分泌,具有抑制腎素、擴張、利尿、抑制血管肌細胞生長的效果。出現(xiàn)嚴重膿毒癥時,NT-proBNP水平會出現(xiàn)明顯升高,而臨床也將其用于鑒別診斷呼吸心功能衰竭的重要標志物[8]。隨著心功能衰竭癥狀惡化加重,NT-proBNP 濃度相應增加,其NT-proBNP水平與心肌損傷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性,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肌鈣蛋白為調節(jié)橫紋肌與心肌收縮的相關蛋白,由3 個不同亞單位所組成,cTnT 僅存在心肌中,當心肌細胞膜完整無受損時,cTnT 被阻攔在血循環(huán)外,因此健康人檢測不到cTnT,只有心肌細胞受損,cTnT 進入血循環(huán)才可檢測到,因此cTnT 為心肌細胞損傷的重要標志物之一。有研究提出,cTnT 可反映心肌受損程度,cTnT 水平與心肌損傷為正相關,cTnT 作為心肌的特有抗原,在心肌損傷疾病診斷具有高度特異性,但敏感性低,因此臨床提出需結合其他生物指標聯(lián)合檢測[9]。本次研究中,對比分析肺炎合并心衰患兒、單純肺炎患兒、健康小兒的cTnT 與NT-proBNP,探究NT-proBNP 聯(lián)合cTnT 檢測對肺炎是否合并心衰的鑒別診斷價值。
LVEF 與LVFS 可作為評估心臟功能的重要指標,其水平越高表明心臟功能越好。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肺炎心衰組的LVFS、LVEF 水平低于單純肺炎組和對照組,NT-proBNP、cTnT水平高于單純肺炎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肺炎合并心衰患兒的心臟功能受損嚴重、心功能下降,NT-proBNP、cTnT 水平越高則心肌細胞受損越嚴重,進一步證實NT-proBNP、cTnT 水平可作為監(jiān)測心衰心肌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研究結果還顯示,肺炎心衰組中cTnT 陽性率為45.45%(25/55);cTnT 陽性組年齡小于cTnT 陰性組,NT-proBNP 水平高于cTnT 陰性組,LVEF 水平低于cTnT 陰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TnT陰性、陽性與患兒年齡、NT-proBNP、LVEF 相關,cTnT 陽性者的年齡小,而且NT-proBNP 水平高,心肌損傷嚴重,進一步證實cTnT 診斷肺炎心衰的臨床價值顯著。研究結果中,NT-proBNP 聯(lián)合cTnT 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cTnT、NT-proBNP 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cTnT 診斷敏感度偏低,特異度高,NT-proBNP 診斷的敏感度高于cTnT,但特異度低,證實這兩項指標診斷肺炎合并心衰均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而且聯(lián)合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cTnT、NT-proBNP 診斷小兒肺炎合并心衰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且NT-proBNP 聯(lián)合cTnT檢測可明顯提高疾病的診斷能力,對于指導疾病后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