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山/甘肅省永登縣第一中學
作為文學的精華,文學鑒賞的最高形式就是古詩詞鑒賞,而且,古詩詞也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情趣,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v觀近年來高考古詩詞考查現狀,學生古詩詞閱讀及鑒賞得分普遍偏低,同時也暴露出古詩詞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古詩詞常識知識欠缺、缺乏對古詩詞的分析能力、詩詞儲備積累較少等。因此,應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
對于高考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需要依托教材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從而為學生學好古詩詞做好鋪墊。雖然有一部分高考古詩內容是在課本外進行選題的,但是,試卷內容也勢必或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教材中的古詩詞內容建立聯系。因此,對于高考古詩詞備考復習階段,應對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內容學習有一個足夠的重視,對詩歌篇目進行系統化梳理,教師可以按照作者分類,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的預習。比如宋代的辛棄疾、蘇東坡、陸游、歐陽修、李清照;唐代的白居易、杜甫、李白、柳宗元、韓愈、王維等。同時,尤其應做到嚴格以考試大綱為依據,對初高中的優(yōu)秀古詩名篇進行背誦,并保證背誦效果。此外,對于一些重要的古代詩歌流派及其創(chuàng)作人的風格特點應了然于胸。而就課文中的古詩詞內容而言,應對其在語言、手法、主旨、情感等方面進行精準而熟練的解說,并簡明扼要的將古詩詞的韻律和載體等基本知識進行闡述,更應在此基礎上進行熟練運用。
以高考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李白的作品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應對這些李白的作品進行總結,并進行逐一列舉,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記憶。比如,高考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對酒》《流夜郎題葵葉》《登峨眉山》《秋登巴陵望洞庭》等,學生應在復習中對這些李白的古詩,或者這一類風格的李白的古詩進行著重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詩詞領悟能力。而且,集中復習某一詩人的作品,會使學生深刻的體會這個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此提高學生高考古詩詞的整體認知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李白的性格特征、行為習慣、待人接物的方式進行認知,這通過有利于學生對李白的古詩詞作品進行理解,提高學生對這部分作品的記憶能力,以便在高考中發(fā)揮出理想的水平。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人生的分水嶺。而對于較為重要的語文古詩詞考查而言,在復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以考試大綱為依據,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復習。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詩歌的形象、表現手法、情感思想、語言特征等方面進行鑒賞,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應引導學生除了背誦古詩之外,也應對古詩文后面的注解進行學習,并結合作者本人的生評,詩詞的寫作背景等內容對古詩詞進行解析。包括古詩詞“換頭”“過片”與詞上下闋的關系,并學會對詩眼、句眼、響字進行分析,還應對起承轉合的構思進行體會,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可以對古詩詞表達的精妙之處與古詩詞的內涵進行分析。此外,也應學會對古詩詞的意象與意境進行分析,并對作品中的內涵情感進行體會。同時,教師也應引導學生掌握古詩詞的精讀技巧,可以通過對鑒賞古詩詞的知識網絡圖引導學生進行細化認知。還應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對高考中古詩詞考查的設問形式及答題思路進行梳理,包括變式與常式,以此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熟悉程度,使學生可以更加高效的對古詩詞學習知識形成掌握。此外,教師也應將古詩詞的不同表現手法、答題格式、表達效果等配上表格、列出提綱、編成口訣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這種便利又高效的形式十分值得推廣。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復習古詩詞的過程中,不僅應將著眼點放在唐詩、宋詞、元曲方面,也應引導學生鑒賞一些年代更為久遠的古詩詞,以此豐富學生的古詩詞多元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得到有效突破。比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的作品,包括《觀滄?!贰抖谈栊小贰洱旊m壽》等,也可以閱讀詩經《關雎》《蒹葭》等,使學生的閱讀視野得以拓展,進而對學生的古詩詞綜合鑒賞能力得以提升。上述作品的風格迥異、寫作背景也大相徑庭,作者的個性特征更是具有較大差異。比如,曹操的作品風格奔放豪邁、悲涼慷慨、具有較強的抒情特征,而且,由于曹操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所以其詩歌也具有厚重的歷史意味。而古詩詞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集,距今的歷史更加久遠,《詩經》中的內容大體表現了我國從西周時期開始到春秋中葉的真實的社會生活,也深刻表達了中國奴隸社會的興盛衰敗史。而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這兩種風格完全不同古詩詞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則更應注重閱讀方法。學生可以按照粗讀、細讀、分析、總結四步閱讀法對上述作品內容進行閱讀,旨在對不同層面的古詩詞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進而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進行提升。首先,所說的粗讀指的是學生應對一首古詩進行大體的閱讀,包括古詩內容和古詩譯文,并對古詩詞中的生僻字和不理解的內容進行學習,以此以下幾個階段的閱讀障礙。其次,在理解古詩詞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精細化的閱讀,使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進行體會,以此更進一步對古詩詞的含義進行理解。再次,學生在歷經了粗讀和細讀古詩詞的環(huán)節(jié)之后,可以對古詩詞的內涵進行分析,以此突破閱讀難點,升華閱讀效果。最后,學生應學會總結古詩詞,其一,可以將所閱讀的同一位作者古詩詞的寫作規(guī)律和方法進行總結,其二,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對不同作者、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之下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內容進行分析,并將看似毫無規(guī)律可言背后的古詩詞的共同點進行尋找,以此使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上到一個全新臺階,也為迎接高考做好準備工作。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提高學生高考古詩詞鑒賞能力,教師應制定出相關的教學策略,以此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得以雙重提升。閱讀作為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最快的方式,對于閱讀古詩詞來說與此同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環(huán)節(jié)進行大聲朗讀,這種古詩詞的復習模式區(qū)別于精細化的默讀,它也具有自身獨有的優(yōu)勢,即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可以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創(chuàng)設古詩詞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在朗讀中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提升對古詩詞的分析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個人朗讀、雙人朗讀、小組朗讀等多種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朗讀,以此也可以確保學生通過朗讀投入到古詩詞的意境中,以此更加高效的對古詩詞進行記憶和理解,并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自我的理解,對古詩詞進行分析,使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比較有氣魄的,同時高考中也經常出現的古詩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包括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古詩詞,這類詩詞會氣勢磅礴,或意境深遠,因此較為適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氛圍,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以此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深入、細致的對古詩詞內容進行理解。教師也可以在古詩詞誦讀中運用角色閱讀演繹方式,比如閱讀《將進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詩詞中的岑夫子、丹丘生等人都及進行引入,即便沒有上述人物的朗讀內容,也可以進行肢體語言的配合,這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進而確保朗讀者、角色飾演者、觀看者三個層面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古詩詞內容,但是,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較為緊張,學生終日處在對不同科目內容進行學習和復習的階段,因此,會造成一些古詩詞內容遺忘的情況,進而會影響學生在高考中的發(fā)揮。所以,為有效突破這一現狀,教師可以采取查缺補漏的模式,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復習,以此確保學生可以深入系統的對所學過的古詩詞知識進行重新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確保學生將一些古詩詞認知遺漏進行重新學習,同時重新復習也會對學生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結合高考語文古詩詞考查而言,教師可以采取對錯題進行總結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以此確保學生對認知盲點進行重復認知,以此確保學生古詩詞學習的完善性。教師可以在錯題匯編中將原題進行呈現,并將錯誤答案進行列出,以此引導學生對錯誤原因進行分析,并形成正確答案,還應將知識概要和規(guī)律進行總結,以此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正。此外,在高考古詩詞考查方面,很多考生容易犯的錯誤還在于對于一些常見的概念存在理解不夠充分的現象,進而導致在實際運用層面出現亂套、亂用的情況。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好補漏查缺環(huán)節(jié),對于容易混淆的概念以及術語等通過記筆記等方式進行糾正,以此提升學生對這部分遺漏知識的學習和認知能力。而且,這種從細節(jié)微小處對學生進行的教學引導,可以確保學生在古詩詞的整體分析環(huán)節(jié)提高分析能力,進而會對提高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得到一個質的突破。
概言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高考古詩詞的學習熱情,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使學生可以更加高效的理解古詩詞的學習內容。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多多積累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并對古詩詞的鑒賞技巧進行掌握,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觀點對古詩詞進行理解,從而確保學生可以通過品讀古詩詞去體悟百味人生,使自身的語文鑒賞能力邁上一個嶄新臺階,形成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