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
(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北京 102211)
戲劇教學從字面意義上解讀就是將戲劇應用于教學當中去。最早提出這個理念的學者是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教育家讓-雅克·盧梭,在其教育著作《愛彌兒》給出“由實作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與“借戲劇實作來學習”(learning by dramatic doing)兩個概念,區(qū)分成人與兒童的戲劇教育,從而開啟了學校戲劇教學之門。
戲劇從產(chǎn)生之初就具有育人屬性。在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shè)之期,軍校英語教學應緊跟時代大潮,將戲劇教學融合課堂教學,體現(xiàn)“立德樹人、為戰(zhàn)育人”的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展示多重的育人功能。戲劇教學在軍校英語教學中的育人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提升思想政治站位,增長英語學科知識,補充英語實踐教學,增強跨文化交流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 年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其他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由此,如何進行軍校英語課程思政成為各教員和教學研究者的研究課題,旨在發(fā)掘軍校英語課程中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軍校英語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講解英語知識,教學目的主要是幫助學員通過英語等級考試,常常忽視思政育人。“戲劇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中,一直都被用來作為一種教化的方式”,把“戲劇教學”應用到軍校英語教學,恰如其分地解決了這一課題。現(xiàn)階段軍校英語課堂多以講解語言知識點為主,課堂平淡,并且無法順暢融入思政元素。戲劇教學應用于軍校英語課堂,通過課本劇、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的戲劇教學活動,讓思政元素靈活融入語言知識點,利于軍校學員從英語課堂上獲取基本的為人處世之法,堅定理想信念,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艱苦奮斗、永不言敗的軍人職業(yè)思想,從而服務人民、建設(shè)祖國。
國內(nèi)學者孔威杰等提出了軍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方法,即讓“學員承擔教學任務,參與教學,探索英語教學改革的最佳模式”。戲劇教學在思想上與之契合,具有知識育人功能,學員通過戲劇能夠更深入地參與英語課堂活動,增長英語學科知識,進而提升英語教學效果。英語學科知識增長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學員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二是拓展學員軍事英語知識儲備。
戲劇教學突破傳統(tǒng)意義“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把語言知識點融入到豐富的戲劇教學活動中,充分鍛煉了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既“聽說讀寫”能力。首先,戲劇本身是以對話為基礎(chǔ)的文學載體,具有提高學員聽說能力的作用。同時,聽說能力一直是軍校學員較為薄弱的英語能力,也是軍校英語教學容易忽視的方面,通過戲劇教學幫助學員“張開嘴”,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其次,同樣基于戲劇的文學性,戲劇教學讓學員對英語戲劇文本產(chǎn)生閱讀興趣,通過閱讀反之增加學員單詞和句式的知識儲備。最后是寫作能力。國外學者麥基恩和蘇多爾曾對戲劇和寫作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實踐教學研究并發(fā)表相關(guān)論文:闡明了戲劇對于語法、拼寫和標點使用的提高效果甚微,但對提高學生寫作的思想內(nèi)容、篇章結(jié)構(gòu)、詞匯選擇以及表達能力上成效顯著。由此可見,學員通過戲劇教學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軍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現(xiàn)軍事英語元素已經(jīng)成為教學大綱的既定內(nèi)容,同時,軍校英語課上出來軍味也是教員一直所追求的目標。通過戲劇教學進行軍事英語知識的補充,能夠讓學員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專業(yè)的軍事英語術(shù)語?!拔艺J識到‘它’(專家外衣)需要由所有參與者都扮演某種專家,所以我對學生說他們是社會工作者,或者警察,或者護士,而他們必須解決那一角色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這是著名戲劇教育學家希斯考特在解釋她的著名學說“專家外衣”所表述的一句話。由此,在軍校英語課堂,教員靈活地使用“專家外衣”這一戲劇教學手段讓學員扮演指揮官的角色,助于軍事英語術(shù)語的滲透,利于崗位任職的需要。
戲劇教學作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同樣是軍校英語課程實踐教學部分的有益補充?,F(xiàn)階段的軍校英語教學多以理論講授為主,很少涉及實踐教學內(nèi)容。戲劇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在課上、課下都可以呈現(xiàn)。這樣英語學習就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課堂外,甚至延伸到學員與學員之間互助學習,更有利于英語的應用和展示。
英語戲劇實踐教學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學員通過多種多樣的戲劇教學活動能夠進行情感熏陶,培塑正確情感價值觀念。戲劇具有較強的感染性,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員,將正確情感價值觀念、軍人職業(yè)素養(yǎng)滲透入學員的骨髓,凸顯軍人責任感,擔起強軍重任。另一方面,學員在進行戲劇活動時,也在鍛煉、提升認知能力。例如:角色的分配,臺詞的打磨,情節(jié)的鋪開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才能較好地完成。因此學員不僅在知識上得以拓展,而且在各種素質(zhì)能力上得以提升,更能彰顯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實踐教學從根本上講是發(fā)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讓學員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戲劇教學融于軍校英語教學也是激發(fā)學員潛力的一種方式,讓學員在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書寫屬于自己的英語新篇章。
英語學習其中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對外交流。軍校英語教學同樣離不開這個目的:學習對象國知識,進行跨文化交流。但多數(shù)情況下,軍校英語課堂只能根據(jù)所講述的文本進行適當?shù)膶ο髧R擴展,多停留在表層次的文化學習,沒有深入了解其文化內(nèi)涵。因此戲劇教學在這一方面也有之匹配的育人功能——增強跨文化交流能力,分為兩個層面:對內(nèi)的文化學習以及對外的文化輸出。
首先是對內(nèi)的文化學習,就是將對象國的文化吸收到國內(nèi)。軍校學員通過戲劇教學接受對象國社會、經(jīng)濟、軍事等文化知識,以生動的教學方式,輕松地從各領(lǐng)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在對外軍事交流時做到了解實際,尤其是對其宗教文化的了解、軍事歷史的知曉,方能洞察入微、順暢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習對象國文化時要注重辨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崇洋媚外。
其次是對外的文化輸出,就是將中國的文化傳輸?shù)綄ο髧R话阏劶翱缥幕涣?,多指了解對象國的文化,與其進行交流。在這個全球開放的時代,中國發(fā)展處于蓬勃向上的時期,樹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尤為重要。利用課本劇、情景模擬等戲劇教學活動,把中華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以及黨在革命和建設(shè)時期所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進行呈現(xiàn),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讓中國軍人形象走出國門。
因此,唯有保證學員在文化交流上既“走進來”又“走出去”,才能夠適應現(xiàn)在軍事力量的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軍事人才。
綜上所述,戲劇教學在軍校英語教學中有著豐富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學員的德智體美各項素質(zhì)。需要注意的是戲劇教學能否發(fā)揮功能性作用,與教員的戲劇教學水平高低、對戲劇進行教學的認可程度息息相關(guān)。因此,教員一定要樹立戲劇自信,保證學員接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