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琳
(福建省上杭職業(yè)中專學校,福建龍巖 364200)
當前企業(yè)對于人才資源的需求量大幅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中職教育的發(fā)展。但與此同時,愈發(fā)激烈的社會競爭環(huán)境也導致中職院校的學生必須面臨嚴峻的就業(yè)壓力。因此中職院校必須深入探究,怎樣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來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使其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加高質(zhì)量的實用型人才資源。英語學科因為其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而成為了大部分中職院校學生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門學科,因此我國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當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應進一步深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確保學生的英語能力可以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
即使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都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了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同時也采用了各種措施來進行改革,但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首先,許多中職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由于中職院校的生源相對較差,學生們的學習習慣也大多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這使得大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基礎,同時對英語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而興趣的缺乏也使得許多學生不愿意主動進行英語的學習,進而導致其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最終徹底失去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最嚴重的情況下還會產(chǎn)生厭倦、排斥的情緒。許多中職院校的學生還會通過逃課、抄作業(yè)等手段來逃避英語學習,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我國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益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其次,中職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過于依賴教師的指導,有關部門發(fā)表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因為英語基礎薄弱的原因,在學習過程中必須通過教師的指導方可開展學習,無法在課前與課后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因此中職教師必須消耗大量的時間來幫助學生開展英語學習,這也會使得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最后,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落后,當前我國正在推行各項中職教育改革政策,然而依然存在部分中職教師存在思想認識方面的偏差,以至于無法正確理解中職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師往往會在課堂中盲目地向?qū)W生灌輸課本中的知識點,但沒有重視中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中職院校英語教材更加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無法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這使得許多中職學生無法意識到英語的學習與其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聯(lián)系,以至于難以培養(yǎng)起正確的英語學習認識。
在學校中塑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我國中職院校英語職業(yè)能力教學的基礎。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貫徹落實人本主義的原則,把尊重與信任學生作為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使得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勇于使用英語和同學交流,通過頻繁的互動來提升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效益,使得學生們能夠在不斷探究與分析的過程中共同交流,分享學習經(jīng)驗。為了營造出一個更加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各種小事著手進行教學活動,舉例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來選擇話題,例如旅游購物、家庭生活等,再讓學生們圍繞這些話題開展英語對話,從而增強學生們將英語運用的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自由地選擇各種類型的對話形式。而在時間安排方面,教師應當將課前課后的時間利用起來,舉例而言,教師可以組織當日的值日生通過英語來向同學們講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件,如當日的校園新聞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進行鼓勵,發(fā)掘出學生們身上存在的閃光點,從而增強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信心,通過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來消除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排斥心理。
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應當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目標作為基礎進行,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時培養(yǎng)起舉一反三的良好思維習慣。為此教師需要更加注重語言學習方法的教學,而非純粹地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此外,語言的發(fā)展是處于持續(xù)變化狀態(tài)下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使其養(yǎng)成語言創(chuàng)新精神。
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中職英語教師還應當主動轉變思想,樹立起更加科學的教學觀,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積極的引導,提升其學習效率。通常情況下,教師應當堅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依據(jù)學生掌握的英語基礎以及學習積極性來為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從而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收獲。舉例而言,一些學生擁有相對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但缺乏足夠的寫作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便能夠采取以讀促寫的教學手段,引導其形成更加清晰的學習思路。此外還能夠依靠寫讀后感或仿寫等教學手段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讀寫結合教學情境,從而幫助中職學生了解英語寫作所具有的實踐意義,最終形成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最后,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后期需要對教學授課目標進行梳理,從而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革。舉例而言,在教師和學生們開展課堂互動時,需要深入地理解學生的學習思維,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課堂學習靈活度,從而拓寬學生們的語言學習空間。
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當積極的轉變過去對于英語教學所具有的錯誤認識,深刻意識到英語實踐教學對于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積極作用,并進一步提升實踐教學在中職院校教學體系中占據(jù)的地位,提升英語實踐課堂在課程設置中的比重,同時還要增強學校對于學生英語交際水平的重視程度。此外,中職英語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來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可以要求學生自行完全課后布置的各種作業(yè),引導其學會自行查閱英語資料,最終讓學生們培養(yǎng)起良好的英語閱讀與學習習慣,這些教學措施不但能夠進一步提升中職學生的英語讀寫與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增強其實際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最后,中職院校還能夠和當?shù)氐囊恍┢髽I(yè)開展人才方面的合作,讓學生們前往企業(yè)中進行實習,從而鍛煉其使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之間的有機結合,同步提升學生們的理論水平與職業(yè)能力。
為了實現(xiàn)中職學生職業(yè)能力的有效增長,教師必須為其進行更加科學化的實訓教學設計。而在開展實訓教學方案的設計工作時,教師能夠選擇以一些實際存在的工作項目為基礎,引導學生將其作為主要的學習任務,從而開展實戰(zhàn)學習,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切實掌握工作中需要使用的英語。同時在開展課堂實訓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需求來設計模擬情境,確保學生能夠在一個和實際工作場景相同的情境中進行深入地學習,了解如何依靠英語來處理崗位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處理好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交際任務。而后再通過以多媒體為主的各種教學輔助設施,建立起結合“視、聽、說”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較為真實的英語職場交流場景,幫助他們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在工作過程中應當怎樣使用英語與人交流,最終實現(xiàn)提高中職學生英語職業(yè)能力的教學目標。同時,進行校外實訓活動也極為重要,這是由于這些活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幫助其檢驗自身的學習成果,各種社會組織的實踐活動以及實訓活動,都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加豐富的機會,使其能夠頻繁的接觸實際的職場,了解真實的職場生活。此外,這種教學模式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企業(yè)的文化以及員工規(guī)范,從而提升學生的工作素養(yǎng),推動中職英語實訓教學模式實現(xiàn)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英語職業(yè)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人才的職場競爭力,中職院校應當重視英語教學的改革,淘汰原先落后的教學模式,從而培育出一批能夠滿足用人企業(yè)實際需要對專業(yè)型人才。為此學校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相關專業(yè)的融合,確保中職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能夠充分掌握如何在職場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