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寧
《雨巷》被選入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現(xiàn)代新詩”單元。編者將其安排在第一單元,是為了讓學生接觸新詩,初步了解新詩,掌握鑒賞新詩的方法?!队晗铩肥谴魍娴某擅鳎娭械摹坝图垈恪薄坝晗铩薄岸∠恪钡纫庀笠馓N深厚,給讀者一種朦朧的美感。文本就談談《雨巷》中意象的內涵。
一、“雨巷”
讀完《雨巷》之后,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被詩中朦朧又縹緲的意境,惆悵又迷惘的情緒所感染。梅雨時節(jié),小雨連綿,天氣陰沉,自然使人的情緒有些低落。走入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如絲的細雨、青色的小路、青黑的石磚,共同組成了一幅哀怨惆悵的江南雨巷圖。雨落在不同的地方,往往會給人不同的感覺。雨落在綠色的田野間,會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雨落在樓房林立的城市里,會給人一種清涼爽快之感;雨落在空無一人的雨巷,卻只能讓人感受到寂寥、迷惘與惆悵。
那么,“我”是不是就在這寂寥的雨巷中“沉淪”了呢?詩人在詩中寫“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因參加進步運動而被反動派追捕,于是躲到松江友人的家里,此時的他是失落的,是彷徨的,是孤獨的,也是迷惘的。在追求革命理想的道路上,他遭受了挫折,走進了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是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沒有陽光、沒有聲音、沒有快樂、只有陰綿的雨的長長的小巷,和當時黑暗而沉悶的現(xiàn)實社會一樣,帶給人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墒牵麤]有放棄。在詩歌中,他反復提到“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拔蚁M曛?,說明“我”還“沒有逢著”?!拔摇彪m然迷惘,卻并沒有絕望,而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二、“油紙傘”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雨巷》中的“我”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雨巷。結合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看,當時戴望舒正避居在松江友人的家中。因江南地區(qū)雨多,潮濕,油紙傘便成了當?shù)厝瞬豢苫蛉钡纳钗锲?。作為雨具,油紙傘本就具有復古、神秘的特征,作者將其和雨巷結合起來,為整首詩增添了朦朧的美感,也讓詩中迷惘的情緒更加濃厚。此外,油紙傘也具有藝術、典雅的特點,和江南女子婉約的氣質相吻合。
傳統(tǒng)的油紙傘一般為淺綠色、粉色或紅色,以暖色調為主,圖案也與當?shù)氐拿袼罪L情相關,在整體搭配上呈現(xiàn)出明麗的色調。但是,在《雨巷》中,暖色調的油紙傘與陰沉的梅雨、寂寥的“雨巷”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色調明麗的“油紙傘”襯托著在雨巷中行走的姑娘,更能突出姑娘憂郁、溫婉的氣質?!队晗铩分杏腥?,有傘,有雨巷,組成了江南特有的圖景。丁香一樣的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從雨巷中經(jīng)過,使一個原本自由、開放的空間,突然被一把油紙傘所遮蓋,傘下有人,卻沒有雨;傘外有雨,卻沒有人,整個畫面看似是一個整體,卻又互相獨立,給人一種距離感。在整首詩中,“我”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雨巷”,希望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而她也撐著油紙傘,“冷漠,凄清,又惆悵”。
三、“丁香姑娘”
丁香,是純潔的,嫵媚的,也是嬌小的,柔弱的。“丁香姑娘”就像“我”心中的革命理想一樣,神圣而純潔,但在黑暗的現(xiàn)實中,她又顯得是那么的脆弱。1927年,反動派對革命者進行了血腥的屠殺,這讓整個祖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原本擁有一腔熱血的青年,此時陷入了迷惘,詩人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員。但是,他希望“逢著”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
在這首詩歌中,丁香一樣的姑娘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姑娘,而是“我”的“戰(zhàn)友”,能在這寂寥的雨巷中與“我”相遇,能在與“我”擦肩而過的一瞬間讀懂“我”的心。“我”和“丁香姑娘”雖從未謀面,卻是如此的熟悉,因為我們都有著共同的理想,因為“她”也身處“雨巷”,也結著“愁怨”。革命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條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就象征著當時黑暗的現(xiàn)實,而“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征著希望與美好,是詩人借以抒發(fā)情感的載體。詩歌的第一節(jié)寫“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最后一節(jié)又寫“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梢姡瑥氖贾两K,“我”都沒有放棄過對理想的追求。
在《雨巷》中,詩人借助油紙傘、雨巷、丁香等意象,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朦朧的意境,渲染了哀傷的氛圍,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深情而不輕佻,寫得非常美。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