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玲
【摘要】目的:探究中藥內服并配合針灸對社區(qū)腦血病后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分析此類方式是否具備較高的研究價值。方法:選擇我院接診的此類患者一共50例,研究時間段為2020年1月-2021年2月,分組展開具體的研究,A組(對照)25例,實行中藥內服治療,B組(研究)25例展開中藥內配合針灸的治療方式。結果:經過研究論證分析,B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更高,且并未出現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與A組差異較大,P<0.05。結論:此類治療方式的靈活運用能夠有效治療社區(qū)腦血病后遺癥患者,進而提升對患者的治愈率,助力于患者的康復治療,由此,此類治療方式應當具備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藥內服;針灸;腦血病后遺癥
【中圖分類號】R277.772?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182
腦血病后遺癥作為醫(yī)學中常見的一個課題,其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此類疾病對于患者的影響較大,容易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由此,對于腦血病后遺癥的治療與護理,醫(yī)學界都展開了積極研究,不論是通過手術治療還是藥物治療以及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腦血病后遺癥的研究仍需要醫(yī)學家們的不懈努力。目前,在臨床研究中,將腦血病后遺癥具體劃分有早、中、晚三個時期,在發(fā)病早期以及中期時及時接受治療,則能夠很好地助力于患者的康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1]。而治療此類疾病多為中藥內服治療,且取得了相應的效果,但是在近些年中,部分學者指出了需要在中藥內服的基礎上利用針灸的方式來展開治療,以下則是我院對此的研究論證。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我院患者50例,并對患者的臨床資料、既往病史等展開調查,以分析患者是否符合本次研究的納入標準。經過研究調查發(fā)現男性患者有27例,均齡為(58.13±6.72)歲,腦血病后遺癥平均病程約為(8.9±1.2)月。女性患者(57.78±6.41)歲,平均病程為(8.8±1.2)月,比對全體患者的年齡、病程、生命體征等發(fā)現不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能夠順利推進本次研究[2]。且在本次研究中排除了心功能存有嚴重障礙的患者,排除了認知功能存在障礙的患者,保證了參與到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能與醫(yī)護人員做出及時且準確的溝通,能夠有效減輕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1.2 方法
為使得研究進展的順利推進,將50例患者進行分組,做對比研究,利用隨機分配的方式隨機對患者進行劃分,具體分為A組(對照)25例,B組(研究)25例,隨后展開相應的研究論證。
對A組(對照)25例,實施中藥內服的治療方式,醫(yī)護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與病程調制合理的用藥方案,要體現出中藥內服治療的價值所在。一般說來,對于腦血病后遺癥患者不同的癥狀表現,可以將其具體劃分為3類。一是氣虛阻絡:可以采用黃連、天南星9g,竹茹、半夏、陳皮、云苓12g等等綜合進行用藥,配以適量的水進行熬制,醫(yī)護人員需要重視各類中藥材的投放比例,不能錯誤用藥。若此類型的患者伴隨著熱象,應當在處方中合理添加黃芩、梔子等這一類藥物,具體添加的量需要視患者的病情而定,重要的是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對患者負責,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達到安全預后[3]。
肝腎陰虛:通常情況下,需要以天冬12g、甘草6g、白芍12g、龍骨20g等等龜板20g等等作為最基本的處方,但是若患者存在熱象現象且較為嚴重,在該處方的基礎上適當添加黃連,患者經脈堵塞、血瘀,則需要對患添加桃仁、枸杞等等藥物。
氣虛血瘀:利用黃芪30g、紅花、桃仁等15g、當歸、赤芍、桑枝12g等進行用藥,同樣仍舊需要注意患者是否表現出其他的癥狀,比如部分患者還有可能會存在著上肢無力的癥狀表現,這時候為有效治療患者,需要在處方中適量加入羌活等藥材[4]。
對B組(研究)25例患者同樣需要配以以上治療方案,但B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需要利用中醫(yī)針灸的方法作為配合,以共同來治療患者。而針灸治療方式的實行,主要是在服用了中藥湯之后,且患者的病情基本穩(wěn)定之后才能開展的,針灸治療僅僅是作為輔助治療的一種手段,需要醫(yī)護人員在開展治療工作的過程中引起重視,穴位主要有著足三里、三陰交、昆侖、太沖等等,假如患者存在著語言交流障礙,語言不利等,可以心腧、濂泉等穴位進行針灸[5]。
1.3 觀察指標
醫(yī)護人員需要記錄A、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時間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待醫(yī)護人員對相應的觀察指標進行記錄之后,需要利用EXCEL表格做數據的處理與篩選工作,正確處理相應的數據。并利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做檢驗,若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研究論證發(fā)現,B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較好,且并未有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比于A組差異較大,P<0.05,A組患者有2例患者發(fā)生了不良反應,具體數據詳見表1:
3? 討論
腦血病后遺癥會嚴重影響到患者后期的生活質量,且若不能及時進行治療,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中醫(yī)學研究有著一套相對完善的體系,指出利用中藥內服進行治療,能夠起到積極的效果。而隨著近些年學者們對于中醫(yī)學研究的越發(fā)深入,指出了在此基礎上利用針灸來配合治療能夠進一步提升療效,本次研究將社區(qū)腦血病后遺癥患者作為對象,采用中藥內服聯合針灸的治療方式,以上分析,也證明了此方法的積極作用,能夠提升治療有效率,并降低患者發(fā)生不良反的概率,因而該類方法具備著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晶,劉春鋼.針灸聯合高壓氧治療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神經功能及腦血流的影響[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2020,27(04):458-462.
[2]劉志華,李亞洲,胡春維.針灸推拿聯合黃芪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腦癱的療效及對運動功能和腦血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0,29(17):1887-1890.
[3]姚獻文,陳赟.血栓通注射液聯合針灸治療對腦梗死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20):2221-2223.
[4]吳婧.丹紅注射液聯合康復鍛煉? 針灸治療對腦梗死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療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03):75-76.
[5]李新啟.中藥內服結合針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8(3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