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博
摘 要:高等級公路路面通常采用瀝青混凝土形式,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行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及路面使用的耐久性等。本文闡述了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階段的要點以及控制方法。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1. 研究意義
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中使用非常廣泛。瀝青混凝土路面強度是按嵌擠密實原則構成的。采用優(yōu)質瀝青,它是瀝青路面中對稠度要求高。另外采用相當數(shù)量的礦粉是瀝青混凝土的一顯著特點。較高的粘結力使路面具有較高的強度,可以承受比較繁重的車輛交通。但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許拉應變值較小,會產(chǎn)業(yè)規(guī)則橫向裂縫,因而要求堅強的基層。對高溫穩(wěn)定性與低溫穩(wěn)定性均有要求。
2.1 準備階段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準備階段內的主要工作有:熟悉設計圖紙,招標文件及合同規(guī)定,人員配置,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拌和場設置,材料準備,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面的提供等。
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種材料的采購非常重要,材料的質量是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數(shù)量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工期及路面鋪筑的質量,所以對材料工作要給以充分的重視和管理,材料在采購時要隨機抽檢,選用物理力學指標滿足技術標準要求的材料。
3.1試驗段施工
在進行大規(guī)模施工之前,應當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設備,按照技術規(guī)范要求,在嚴密的監(jiān)督和質量控制下進行試鋪,試鋪段長度200~500m,并通過試鋪解決以下問題:
(1)進行生產(chǎn)配合比驗證,確定標準生產(chǎn)配合比;
(2)確定攤鋪機的操作方式,包括攤鋪溫度、速度、振動振搗強度、自動找平方式;
(3)選擇壓實機具,確定碾壓組合、壓實順序、碾壓溫度、速度及遍數(shù);
(4)確定松鋪系數(shù);
(5)確定施工產(chǎn)量及每天作業(yè)段長度;
(6)做出試鋪段試鋪總結,報監(jiān)理審批后作為正式開工的依據(jù)。
3.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3.1生產(chǎn)流程瀝青混凝土拌和
瀝青混凝土拌和時要控制其溫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級配。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電子稱量器,對各種材料進行分別稱量。而級配的控制方法是兩級控制,先是從各個生料倉的出料斗門及皮帶轉速進行初控,經(jīng)過混合并由運料皮帶及提升機送進振動篩,由振動篩重新篩分,振動篩的尺寸選擇要基本與規(guī)范中的篩孔尺寸一致。
3.1.1各環(huán)節(jié)控制
(1)拌和溫度。
拌和時改性瀝青的溫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溫的礦粉是與礦料同時加入的,為保證礦料的拌和溫度,礦料的進料溫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廠溫度以155~170℃為宜。
(2)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塵,粉塵必須排放出去。用于生產(chǎn)瀝青混凝土的礦粉必須存放于拌和機石粉罐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動狀態(tài)。
(3)工地試驗室每天對拌和料性能、集料級配和瀝青用量進行抽樣檢驗2次,拌和料各項性能指標必須與試鋪合格產(chǎn)品相符。
(4)拌和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xiàn)象,嚴禁不合格的產(chǎn)品出場。
3.2瀝青混合料運輸
混合料盡可能采用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運輸車的數(shù)量,根據(jù)生產(chǎn)能力、車速、運距等情況綜合考慮,合理配置,并留有適量富余的備用。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為了確保攤鋪溫度,并防止漏料造成污染和防雨,所有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車輛都用油布覆蓋。
(2)運輸車裝料前必須將車箱清理干凈,車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層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防止混合料粘連。
(3)拌和機向運料車卸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離析現(xiàn)象。
(4)自卸車車箱后擋板卡必須保持清潔,易于卡緊、開啟,以防止車輛在運輸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費和路面污染。
(5)倒車卸料時,要避免汽車撞擊攤鋪時,指定專人指揮車輛,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車,卸料過程中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6)改性瀝青混合料運到現(xiàn)場的溫度不得低于130~150℃。已經(jīng)結團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攤鋪。
(7)運輸車在返回途中,料斗要落下,以免發(fā)生事故和余料外漏污染路面。
(8)料車中殘余混合料運離攤鋪現(xiàn)場,在指定地點集中清除,當天施工產(chǎn)生的廢料當天運出工地。
3.3 瀝青混合料攤鋪
(1)施工段采用攤鋪機整幅攤鋪。加寬段采用攤鋪機梯隊作業(yè),其縱向接縫,應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面攤鋪的高程基準面,并有5~10cm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縫碾壓以消除縫跡。上下層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
(2)為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達到設計工求,上面層攤鋪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攤鋪層厚度和平整度,攤鋪機安裝移動式自動找平基準裝置。
(3)為減少施工橫縫,應保證每層每天至少攤鋪1.5km。
(4)攤鋪過程中,攤鋪機以試鋪確定的攤鋪速度、振動、振搗頻率勻速鋪前,嚴禁中途變速或停頓。
(5)每天開始攤鋪前,熨平板必須預熱,預熱溫度不得低于70℃。
(6)機械攤鋪過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復修整。但在下列情況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補、更換混合料或人工攤鋪:
(7)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在未經(jīng)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踩踏。
3.3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
(1)瀝青混合料壓實以試鋪段確定的碾壓組合和速度,緊接攤鋪后進行,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一般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鋼輪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聯(lián)合作業(yè)完成壓實工作。
(2)碾壓分段進行,分段長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壓,一段復壓,一段終壓,段與段之間應設標志,并指定專人負責移動,便于司機辯認。
(3)初壓采用2臺雙輪輕型鋼輪壓路機(≤8t)在混合料攤鋪后進行穩(wěn)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一遍,碾壓速度2~3km/h。
(4)復壓采用3臺重型輪胎壓路機碾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二遍,碾壓速度4.5~km/h。
(5)終壓采用1臺輕型雙鋼輪壓路機和1臺重型雙鋼輪壓路機靜壓。每臺壓路機至少碾壓一遍,碾壓速度5~7km/h。
(6)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不得急剎車。
(7)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壓路機轉向角度不得大于35。
(8)初壓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不得產(chǎn)生推移、開裂現(xiàn)象;復壓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表面要求無明顯輪跡;終壓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潔,顏色均勻一致,無明顯輪跡。
(9)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邊緣及構造物接頭處應采用小型壓路機或振動夯壓實。
(10)施工過程中禁止對路緣石及硬比土路肩造成污染,膠輪壓路機碾壓時需距路緣石邊緣5cm左右。
(11)當天碾壓的瀝青混合料面層應封閉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力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
結論與建議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是人員、材料、設備的合理配置。在施工過程中 要善于總結,克服不良人為因素,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tài)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施工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加強管理,精心組織施工,才能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創(chuàng)造優(yōu)良工程。
參考文獻
[1] 梁錫三 瀝青混合料設計及質量控制原理.2008.1
[2] 沈金安主編. 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5
北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