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錚 ?,楊軍軍 ,章 林 ,曲選輝 ,秦明禮 ?
1) 西安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安 710048 2) 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shù)研究院,北京 100083
合金性能的有效手段[1-3,6-7]。金屬W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備,因此通過燒結(jié)稀土氧化物摻雜納米W粉是獲得細晶、彌散強化W合金的重要方法。
金屬鎢(W)具有一系列優(yōu)異特性,在現(xiàn)代國防、原子能工業(yè)、電真空、電光源等工程應(yīng)用領(lǐng)域占 有重要地位[1-5]。細化晶粒和彌散強化是提高W與常規(guī)粉末相比,納米粉末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能,燒結(jié)驅(qū)動力大,燒結(jié)活性高[8-9]。燒結(jié)過程是致密化和晶粒生長兩個相互交錯的過程,致密化過程會促進晶粒生長,反過來晶粒生長也會有利于致密化。納米顆粒在燒結(jié)過程中會迅速長大,在達到全致密階段時,晶粒很難保持納米尺寸。在燒結(jié)過程中,稀土氧化物摻雜納米鎢粉中的稀土氧化物顆粒會釘扎晶界,極大地減慢晶粒生長的速度,進而減慢其致密化速率[10]。因此,研究稀土氧化物摻雜納米W粉的致密化行為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溶液燃燒合成法制備La2O3摻雜納米W粉,研究其致密化行為及La2O3顆粒對納米W粉致密化的影響,同時也研究了燒結(jié)后合金的顯微組織形貌、導(dǎo)熱性能及顯微硬度。
以0.01 mol鎢 酸銨((NH)6H2W12O40·nH2O)、0.17 mol硝酸銨(NH4NO3)、0.40 mol甘氨酸 (C2H5NO2)、0.00137 mol硝 酸 鑭(La(NO3)3·6H2O)為原料制備摻雜質(zhì)量分數(shù)1.0%La2O3顆粒的納米W粉(WL10)。作為對照組,在其他原料加入量相同的條件下,不加入硝酸鑭,制備純納米W粉(PW)。將原料溶解在去離子水中配置出澄清溶液,放入預(yù)先加熱到250 ℃的馬弗爐中加熱。隨著加熱的進行,溶液經(jīng)過沸騰、濃縮、冒煙后迅速起火燃燒,火焰自我維持1~2 min后得到泡沫狀氧化鎢粉體。將燃燒合成氧化鎢粉末鋪放于剛玉坩堝中,并放入管式爐中,在700 ℃氫氣氣氛下還原2 h得到納米W粉,其掃描電子顯微形貌(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電子顯微形貌(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如圖1所示,平均尺寸小于100 nm。之前的研究表明La2O3的添加對還原W粉的尺寸無顯著影響[11]。用四柱液壓機將鎢粉壓制成生坯(?15 mm),壓制壓力為700 MPa,保壓時間30 s。將壓制成形的生坯放入鎢絲爐中燒結(jié),整個燒結(jié)過程在氫氣氣氛下進行,氫氣通入量為1 L·min-1;燒結(jié)過程中的升溫程序為:以5 ℃·min-1的速度從室溫升溫至700 ℃,保溫2 h,然后以5 ℃·min-1的速度升溫至指定溫度(1200、1350、1500、1650、1800 ℃),保溫2 h。
圖1 還原W粉掃描電子顯微形貌(a)與透射電子顯微形貌(b)Fig.1 SEM (a) and TEM (b) images of the reduced W nanopowders
不同升溫速率下的致密化曲線通過熱膨脹儀 (Netzsch DIL 402SE)測得,具體步驟如下:(1)將粉末壓制成3 mm×4 mm×25 mm的長條,壓制壓力為700 MPa,保壓時間為30 s;(2)將生坯在800 ℃氫氣氣氛下進行預(yù)還原,保溫時間為2 h,升溫速率為10 ℃·min-1;(3)利用熱膨脹儀測量預(yù)還原生坯的線收縮曲線,實驗在氬氣氣氛下進行,分別以5、10、15和20 ℃·min-1的速率升溫到1550 ℃,隨后降溫。由于設(shè)備最高使用溫度為1550 ℃,故更高溫度無法實現(xiàn)。
材料的熱擴散系數(shù)由德國耐馳公司激光熱導(dǎo)儀 (Netzsch LFA 427)測試,樣品為尺寸?10 mm×2 mm的圓片,測試前將試樣的上下表面和側(cè)面用2000號SiC砂紙打磨,并對樣品表面進行噴碳處理,以減少其對熱信號的反射。每個樣品測量5次求平均值,以減少實驗誤差。
圖2和表1分別為PW和WL10粉末的致密化曲線和相對密度。由表可知,燒結(jié)溫度為1200 ℃時,燒結(jié)PW的相對密度可達93.3%,當燒結(jié)溫度升高到1350 ℃時,燒結(jié)PW的相對密度升高到96.2%,隨著燒結(jié)溫度的進一步提高,燒結(jié)PW的相對密度也隨之提高,在1650 ℃和1800 ℃燒結(jié)后的相對密度分別達到98.5%和98.7%。這說明溶液燃燒合成制備的納米鎢粉具有很高的燒結(jié)活性,可以在低的溫度下實現(xiàn)較大的相對密度。WL10致密化速度較PW顯著降低,1200 ℃燒結(jié)后WL10的 相對密度僅為84.3%,1500 ℃燒結(jié)后才達到95.0%。
表1 納米W粉經(jīng)不同溫度燒結(jié)后的相對密度Table 1 Relative densities of the W nanopowders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圖2 納米W粉致密化曲線Fig.2 Densification curve of the W nanopowders
圖3為不同溫度燒結(jié)后PW和WL10平均晶粒尺寸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到,隨著燒結(jié)溫度的升高,PW和WL10的晶粒尺寸均會顯著增大,但是PW晶粒的增大速度較WL10快很多。如表2所示,當燒結(jié)溫度為1200 ℃時,PW的晶粒尺寸為0.57 μm;當燒結(jié)溫度升高到1350 ℃,晶粒迅速長大,平均晶粒尺寸達到3.95 μm;隨著燒結(jié)溫度的進一步升高,PW的晶粒尺寸進一步增大,在1500、1650和1800 ℃時的晶粒尺寸分別達到4.92、5.32和8.94 μm。相對地,當燒結(jié)溫度為1200 ℃時,WL10的平均尺寸約為0.28 μm;當燒結(jié)溫度升高1350 ℃時,平均晶粒尺寸為0.43 μm;當燒結(jié)溫度升高到1500、1650和1800 ℃時,WL10的晶粒尺寸持續(xù)增加,分別達到0.57、0.93和1.34 μm。
圖3 不同溫度燒結(jié)樣品的晶粒尺寸Fig.3 Grain size of W samples sintered at different t emperatures
表2 納米W粉經(jīng)不同溫度燒結(jié)后的晶粒尺寸Table 2 Grain sizes of the W nanopowders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圖4是1500 ℃燒結(jié)后PW和WL10的顯微組織形貌和晶粒尺寸分布。圖5為1500 ℃燒結(jié)后WL10的透射電鏡組織形貌,由圖可知,試樣晶粒尺寸與掃描電鏡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這說明La2O3的加入極大的抑制了晶粒尺寸的增大,在達到接近全致密(相對密度為95.0%)的同時,晶粒尺寸仍保持在亞微米級別。
圖4 1500 ℃燒結(jié)后PW(a)和WL10(b)的顯微組織形貌與晶粒尺寸分布Fig.4 SEM images and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PW (a) and WL10 (b) sintered at 1500 ℃
圖5 1500 ℃燒結(jié)后WL10透射電鏡顯微形貌Fig.5 TEM image of WL10 sintered at 1500 ℃
ρ與Φ(ρ)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稱為通用燒結(jié)曲線( master sintering curve,MSC)。對于給定的粉末和相同壓制工藝的生坯,MSC是與之唯一對應(yīng)的。燒結(jié)活化能Qs可以通過擬合ρ-Θ[t,T(t)]曲線計算得到。如果MSC是成立的,不同升溫制度下的ρ與Θ[t,T(t)]曲線是重合的。MSC自提出以來,已經(jīng)成為常用的計算粉末致密化動力學的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14-18]。
圖6 為升溫速率分別為5、10、15和20 ℃·min-1時PW致密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到,隨著升溫速率的加大,PW致密化速率減慢。當升溫速率為5 ℃·min-1時,PW在900 ℃即開始發(fā)生燒結(jié),900~1100 ℃階段PW的致密化速率較慢,1100~1400 ℃致密化速率加快,而在1400 ℃之后致密化速率迅速下降,1550 ℃時的相對密度僅為80%左右,這是由于實驗溫度較低,無法達到完全致密化的溫度。當升溫速率升高時,三個不同的燒結(jié)階段均有所延后,且最終的燒結(jié)密度隨著升溫速率的升高而降低。為了計算其燒結(jié)活化能,選取任意燒結(jié)活化能的值,將式(6)代入圖6的橫坐標,再擬合得到PW對應(yīng)的MSC,如圖7(a)所示,擬合曲線的殘差平方和最小時對應(yīng)的活化能即是PW的燒結(jié)活化能,如圖7(b)所示。經(jīng)擬合,PW在燒結(jié)活化能為505 kJ·mol-1時的殘差平方和最小,故PW的燒結(jié)活化能為505 kJ·mol-1。Wang和Fang[19]計算的純W納米粉末燒結(jié)活化能為498 kJ·mol-1,與本研究的計算值基本相同,故使用本方法計算燒結(jié)活化能較為合理。
圖6 PW粉末在不同升溫速率下的致密化曲線Fig.6 Densification curve of the PW powder at the different h eating rates
圖7 PW通用燒結(jié)曲線(a)和擬合通用燒結(jié)曲線時的殘差平方和(b)Fig.7 Master sintering curve of the PW powder (a) and the mean residual squares vs. activation energy (b)
圖8 為升溫速率分別為5、10、15和20 ℃·min-1時WL10致密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到,隨著升溫速率的加大,WL10致密化速率減慢。與PW相比,WL10起始致密化溫度升高到1000 ℃左右,且在1300 ℃左右致密化速率減慢。值得注意的是,當溫度升高到1370 ℃以上時,10 ℃·min-1升溫速率的曲線在其他升溫速率曲線之上,這可能是由于該樣品在高溫下產(chǎn)生彎曲變形引起的。所擬合的WL10通用燒結(jié)曲線如圖9(a)所示,經(jīng)計算,WL10的燒結(jié)活化能為650 kJ·mol-1,此時擬合曲線的殘差平方和最小,如圖9(b)所示。
圖8 WL10粉末在不同的升溫速率下的致密化曲線Fig.8 Densification curve of the WL10 powder with the d ifferent heating rates
圖9 WL10通用燒結(jié)曲線(a)和擬合通用燒結(jié)曲線時的殘差平方和(b)Fig.9 Master sintering curve of the WL10 powder (a) and the mean residual squares vs. activation energy (b)
通過MSC計算可以看出,隨著La2O3顆粒的加入,納米W粉的燒結(jié)活化能提高,即粉末的致密化速率變慢,這與上一小節(jié)中的實驗結(jié)果相符合。根據(jù)文獻可知,納米W粉表面擴散的活化能為287~327 kJ·mol-1,晶界擴散的活化能為383~460 kJ·mol-1,體積(晶格)擴散的活化能為507~670 kJ·mol-1[19]。結(jié)合計算結(jié)果與參考文獻,PW粉末燒結(jié)時的物質(zhì)遷移方式為晶界擴散。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金屬中加入陶瓷顆粒會阻礙金屬粉末的致密化,Olmos等[20]研究了Cu/Al2O3的燒結(jié)性能,結(jié)果表明,Al2O3的存在阻礙了相鄰Cu顆粒之間的接觸,減慢其顆粒長大的速度,最終阻礙了Cu粉末的致密化速率。Razavi-Tousi等[21]研究了Al/Al2O3的致密化,結(jié)果表明,Al2O3顆粒減慢了Al粉末顆粒燒結(jié)頸的長大和粉末顆粒的粗化,阻礙了Al粉末的燒結(jié)致密化。在本文所制備的La2O3摻雜納米W粉中,納米La2O3顆粒與W粉顆粒均勻混合。在燒結(jié)初期,La2O3顆粒會阻礙W顆粒之間的接觸,減少W顆粒之間燒結(jié)頸的形成,因而使WL10粉末的致密化起始溫度升高,如圖8所示。在燒結(jié)中后期,W顆粒主要通過燒結(jié)頸的長大和孔隙的閉合來致密化,La2O3顆粒進入W顆粒內(nèi)部的過程是從兩個顆粒的合并開始的,此時La2O3顆粒會阻礙顆粒合并過程中的晶界遷移或顆粒轉(zhuǎn)動,進而抑制W晶粒的長大,從而阻礙高溫下的晶界擴散,降低致密化速率。因此,隨著La2O3顆粒的加入,納米W粉致密 化變慢,燒結(jié)活化能增大。
圖10(a)和表3為1500 ℃燒結(jié)PW和WL10合金在不同溫度下的熱導(dǎo)率。從圖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PW和WL10合金的熱導(dǎo)率均降低,在室溫(25 ℃)時,PW合金的熱導(dǎo)率為163.9 W·m-1·K-1,在1200 ℃時,合金熱導(dǎo)率為107.1 W·m-1·K-1,略低于文獻報道純W熱導(dǎo)率值[21]。這是由于PW合金采用納米W粉燒結(jié)制備,其晶粒尺寸為4.92 μm,較文獻中的W合金晶粒尺寸小,同時燒結(jié)密度也較文獻中的低,晶界和孔隙的增加增大了電子散射的幾率,所以降低了其熱導(dǎo)率。WL10合金在25 ℃的熱導(dǎo)率為122.4 W·m-1·K-1,合金在1200 ℃時的熱導(dǎo)率降低為86.7 W·m-1·K-1,其熱導(dǎo)率低于文獻報道的變形處理的W-Y2O3合金,但高于放電等離子燒結(jié)的W-Y2O3合金[22]。
圖10 1500 ℃燒結(jié)PW和WL10合金在不同溫度下的熱導(dǎo)率(a)及PW和WL10燒結(jié)溫度與顯微硬度關(guān)系(b)Fig.10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W and WL10 alloys sintered at 1500 ℃ at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microhardness of PW and WL10 (b)
表3 1500 ℃燒結(jié)PW的WL10合金在不同溫度下的熱導(dǎo)率Table 3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W and WL10 alloys sintered at 1500 ℃
圖10(b)和表4為經(jīng)不同溫度燒結(jié)PW和WL10合金顯微硬度??梢钥闯觯S著燒結(jié)溫度的升高,PW和WL10合金的顯微硬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這是由于顯微硬度是由相對密度和晶粒尺寸共同決定的。當燒結(jié)溫度較低時,雖然PW和WL10的晶粒尺寸小,但是相對密度也較低,因而顯微硬度低。隨著燒結(jié)溫度的升高,相對密度的提升對顯微硬度的貢獻超過晶粒尺寸的增大,因而顯微硬度值升高。當相對密度達到一定值后,其對顯微硬度的影響變小,晶粒尺寸的增大會降低顯微硬度值。因此,PW和WL10合金都是在1500 ℃燒結(jié)后達到最高硬度,分別為HV0.2587.1和HV0.2684.1。
表4 PW和WL10在不同溫度燒結(jié)后的顯微硬度Table 4 Microhardness of PW and WL10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La2O3會顯著抑制納米W粉的燒結(jié)速度,純W粉在1350 ℃燒結(jié)后的相對密度即可達到96.2%,而La2O3摻雜納米W粉在1500 ℃燒結(jié)后才可以達到95.0%。
(2)PW粉末擴散方式為晶界擴散,WL10粉末的燒結(jié)活化能高,燒結(jié)密度低,致密化困難。這是由于La2O3顆粒在燒結(jié)初期減少了納米W顆粒的接觸,而在燒結(jié)中后期抑制了W晶粒的長大,阻礙了WL10納米鎢顆粒的晶界擴散。
(3)在1500 ℃燒結(jié)后的La2O3摻雜W合金的晶粒尺寸為0.57 μm,比純W的晶粒尺寸小一個數(shù)量級,純W粉在1500 ℃燒結(jié)后的晶粒尺寸達到4.92 μm。
(4)La2O3摻雜W合金的熱導(dǎo)率較純W有所降低,室溫下為122.4 W·m-1·K-1,但是顯微硬度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