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邀請王春華老師和家長、孩子們一起共讀好書。王春華老師有幾十年的學(xué)前教育實(shí)踐和教研經(jīng)驗(yàn),從2013年起開始繪本閱讀的行動研究。她帶著繪本,走進(jìn)全國很多所幼兒園和孩子們共讀。每一次共讀,她都耐心地記錄下孩子們在閱讀時的真實(shí)狀態(tài),用心靈去回味、升華,又把它細(xì)化在下一次的共讀中。她著有《和書婆婆一起讀繪本》一書,她就是孩子們口中的“書婆婆”。希望書婆婆的兒童觀和親子閱讀理念能夠?qū)δ兴鶈l(fā),更重要的是,希望您能在親子共讀中盡情體驗(yàn)繪本散發(fā)的強(qiáng)大魅力。
本期,我們跟著書婆婆一起來讀《大象在哪兒拉便便?》。
從“找便便”到看故事
參與共讀的是一批小班的孩子和老師。孩子們剛拿到書后就迫不及待地問老師:“這本書叫什么名字呀?”老師看看我,沒有告訴孩子們。我笑著告訴孩子們:“這本書叫《大象在哪兒拉便便?》?!薄笆抢惚?!便便在哪里?”孩子們開心地一頁一頁翻書,每翻一頁都是在找便便?!鞍。惚阍谶@里!”“這里也有便便!”“這里有一大坨!”“好多呀!大象的便便真大?!泵看慰吹綍械谋惚愫⒆觽兌紩檬种钢⒋舐曅χ?。老師著急了,想去阻止孩子們自由翻書找便便,我暗示老師不要干預(yù)孩子的自主閱讀。也許全世界孩子的心里,都有關(guān)于拉便便的頑皮故事。
翻完一遍書,也就在書里找了一遍便便,孩子們主動要求:“書婆婆,你給我們講一下這個故事吧?!贝丝?,孩子從找便便轉(zhuǎn)為主動要求聽故事了。我開始講起故事:“一只大象要拉便便了。小螞蟻對他說‘大象不能隨便拉便便!”一個女孩子問:“大象為什么不能隨便拉便便?”我沒有回答她,繼續(xù)讀故事。
“要是剛好鼴鼠在地下打洞……”一個孩子叫了起來:“哎呀!出不去了,好臭呀!”一邊說著一邊捂著鼻子。看到這種狀況,我在講述的時候遇到省略號就有意留下一段時間,就出現(xiàn)了說相聲“逗哏和捧哏”的對話。
當(dāng)我講到“撲一通!”時,孩子們開心極了,自由討論著。
“大象終于拉臭臭了。”
“它在哪兒拉的呢?”
“是衛(wèi)生間吧?!?/p>
“大象應(yīng)該是拉在灌木叢中了?!?/p>
“也許是在小鼴鼠剛剛打的洞門口。…
“??!這么多鮮艷的花,花上面還有小瓢蟲。”
“我知道了,大象的便便是肥料?!?/p>
在“找便便”的基礎(chǔ)上,小班的孩子和成人一起用“講述+討論”的方式愉快地讀了故事。這種讀書的方式在孩子們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yàn)楹⒆觽儚闹畜w會到閱讀的快樂,并主動要求讀書,這樣的共讀是能夠幫助孩子一生喜歡讀書的。
從腳印的排列到“拉便便”前后的感受
“哇!有好多腳??!”一個孩子翻到后環(huán)襯發(fā)現(xiàn)了好多腳印。我問:“這是誰的腳???”一個孩子指著一個個腳印說:“這是媽媽的腳印,這是弟弟的腳印,這是姐姐的腳印,這是外婆的腳印,這是爸爸的腳印,這是阿姨的腳印……”在場的老師著急了,用手指著封面的大象,給孩子暗示,但絲毫沒有影響到這個孩子。
另外一個孩子說:“這不是我們的腳印,這是大象的腳印?!边@時老師翻開前環(huán)襯,問:“我發(fā)現(xiàn)前面也有很多腳印,有什么不同?”一個孩子說:“后面的腳印是直直的,這個是亂七八糟的?!绷硗庖粋€孩子補(bǔ)充:“我也不知道是誰的腳印,可能是大象的吧,也可能是小鼴鼠、小兔子的……”
老師繼續(xù)問:“如果是大象的,為什么前面和后面的腳印是不一樣的呢?”一個孩子說:“他不想走直線了,他一會兒往右、一會兒往左、一會兒又那樣了,就是亂七八糟地走?!庇幸粋€女孩說:“小螞蟻跟大象說‘大象不能隨便拉便便,大象就捂著肚子到處跑呀跑、跑呀跑,一邊跑還在一邊嘀嘀咕咕地說‘我要拉便便、我要拉便便,其他小動物聽到,就也到處跑啊跑、跑啊跑,這些腳印就是亂七八糟、亂七八糟的?!焙⒆釉诔浞钟懻摰幕A(chǔ)上,讀懂繪本中圖像的信息。在這里,我想說,成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老師又繼續(xù)提問:“那你想拉臭臭前是什么感覺呢?想干啥?”
孩子:“趕緊跑到衛(wèi)生間拉臭臭呀!”
老師:“那如果你在商場里,很想拉臭臭,不知道衛(wèi)生間在哪里,你會怎么辦?”
孩子:“我就趕緊回家!”
老師:“要是很遠(yuǎn)來不及回家呢?”
孩子:“那我就憋住,如果實(shí)在憋不住,我就拉褲子里了……”大家聽了都笑了。
我常常為兒童身上的這種天賦感到驚奇。我們成人有時會自以為是。和孩子共讀時,成人一定要謹(jǐn)慎,壓制住自己那顆批判和審視的心,像孩子那樣,張開懷抱去擁抱故事。
從“拉便便”到心情的好壞
因?yàn)橐粋€孩子說“如果實(shí)在憋不住,我就拉褲子里了……”引發(fā)另外一個孩子的問題:為什么大象不能隨便拉便便?孩子們似乎談?wù)摰臒崆橛直患ぐl(fā)。
有一個孩子說:“因?yàn)榇笙笠舫袅?,大家可就倒大霉了,真是糟糕?!?/p>
“是呀,因?yàn)樗鼤伦⌒↓B鼠挖的洞洞,小鼴鼠會好難過。”
“為什么會堵住呢?”
“因?yàn)樗敲创螅 ?/p>
“如果是小鼴鼠的便便呢?”
“只有一點(diǎn)點(diǎn),就像《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那本書里的小鼴鼠?!闭f著,這個孩子還掐著小手指的一節(jié),表示臭臭的小。
老師也參與討論:“原來大象的便便不僅僅是臭、臟,還很大,它的臭臭會有多大呢?”
一個孩子把雙臂展開:“很大、很大,可能比我人還大吧。你們看這一頁嘛!”說著他翻開“撲——通!”那一頁,小朋友也都翻開了。
“哎呀,整整一頁都是的,大象的臭臭太大了。”
“這么多的臭臭,屎殼郎忙不過來呀?!?/p>
“它還擋住了小鴨子的路,就像大石頭一樣,還很重,小鴨子搬都搬不動,它們也好難過?!?/p>
“大象也不開心,因?yàn)樗荒芾舫?,你看這一頁(指著第一頁),他的臉都是藍(lán)的,就是憋著臭臭,嗯——(一邊說一邊模仿著大象憋臭臭的表情),肯定很難受。拉完便便的大象就開心了?!?/p>
有一個孩子說:“還有花兒是開心的,有這么多肥料?!?/p>
幼兒的學(xué)習(xí)是生活化、經(jīng)驗(yàn)化的學(xué)習(xí),而不是概念化的學(xué)習(xí)。我們像上面這樣的共讀不是傳授現(xiàn)成的知識,而是把握共讀中的教育機(jī)會,讓幼兒在閱讀中學(xué)習(xí)、在經(jīng)驗(yàn)中學(xué)習(xí)。有教育專家認(rèn)為,當(dāng)父母不知如何與孩子談?wù)摗笆耗蚱ā边@類話題時,不如跟孩子一起讀一些這樣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