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文
講到德國現(xiàn)代攝影史,奧古斯特·桑德( AugustSander)總是被人一遍又一遍的提起,《時代的面孔》(Face of out Time)和未出版的《二十世紀的人》(Manof the 20th century)被譽為現(xiàn)代攝影史上的經(jīng)典巨著。
奧古斯特·桑德,1876年出生于德國一個叫Herdotf的小鎮(zhèn)。在德國中部,波恩的東邊。他的父親是一個礦上的木匠。從小也沒受過多少正規(guī)教育,很小就開始在礦上千活。在干活的時候,不知怎么的就成了當?shù)氐V業(yè)公司攝影師的助理。也就是這樣,他開始接觸攝影。然后舅舅給了他點錢,他才有了自己的相機和暗房。
1897年的時候,他就去參軍了。當時還是魏瑪?shù)蹏臅r候。他在行伍生涯中,一有空就替士兵拍照,好讓他們寄回給家人看。退伍之后,桑德開始在國內(nèi)旅行,做商業(yè)攝影師,并且學習建筑及工業(yè)攝影以拓展工作機會,同時也在德勒斯登的藝術學院選修了一年的繪畫。
20世紀初,桑德在奧地利林茨城的一個攝影棚當助手。26歲時,他回到德國娶妻生子,決定在故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但是老家的暗房已被弟弟們改成洗衣間,早期的底片也都被毀掉了,他不得不又回到林茨城,開始拍攝油畫式的人像照片糊口,并賺了一些錢。在異鄉(xiāng)發(fā)跡的桑德,很快就因投資失敗背了一身債務,情急之下回到德國科隆避債。時年,他34歲,從那以后,他就沒離開科隆(除了二戰(zhàn)時期逃難到了鄉(xiāng)下)。也就是在科隆,他成為了攝影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攝影職業(yè)生涯大概有40多年,也就是從20世紀初到二戰(zhàn)德國戰(zhàn)敗的40多年間。戰(zhàn)后他的名字已鮮有人提及,所以估計就算是還在拍,也沒啥大成果了。他作為一個職業(yè)攝影家,當然拍過很多東西。那個年代是不分什么人像攝影家、建筑攝影家或者其他什么攝影家的,你做這行就是什么都要做。真正讓他成名的東西,毫無疑問是他的人像攝影。
要想成為一個大師,不僅要做一件事情非常出色,還必須要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做一件合適的事情。然后這件事情做得很出色,那才能當上大師。奧古斯特·桑德就是這么個人。
他做的那件合適的事情,就是把相機搬出去,拍攝普通人。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從前沒人做過的。20世紀之前,拍照是個相對昂貴的事情,而且并不普遍。下層階級的人大都是負擔不起拍照費用的。因此之前的人像照片,大都是一些中上層階級的人,在攝影棚里,穿著優(yōu)雅的衣服,擺出盡可能莊重的姿勢。換句話說:都是很無聊的照片。
而奧古斯特·桑德瞄準了普通勞苦大眾,從此開始了一個人像攝影的新時代:去捕捉被攝者的靈魂,而不是他們的臉。從攝影先驅(qū)納達爾(Nadar)開始的人像攝影革命,終于在奧古斯特·桑德這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之后的享譽國際的肖像攝影家尤素?!たㄊ玻╕ousef Karsh)和世界著名的時尚攝影師理查德·阿維頓( Richard Avedon),不過是這條道路上更進一步的開拓者。
奧古斯特·桑德最出名的作品,是他自己做的一個名叫“20世紀的面孔”的項目。這個項目他做了30多年。在這30多年里,他拍攝了德國形形色色的人,從農(nóng)民,到手工業(yè)者,到商人,甚至到納粹軍官。這里特別要說一句:納粹非常不喜歡奧古斯特·桑德的照片,因為他的作品幾乎完全顛覆了納粹的“雅利安人優(yōu)勢人種論”。在他的照片里,即使是最純粹的德國人,也絕非完美的雕塑。在那里,無論是德國人還是猶太人或者是別的什么人,看起來都是人,而這顯然不是納粹黨人所想要的。因此,他的作品在1936年被納粹禁止出版和展出。
更不幸的是,20世紀30年代,奧古斯特·桑德的兒子艾力克(Erich),因為活躍于社會主義及反納粹政府的活動而被捕入獄,并于1944年死于集中營??梢韵胂?,這對一個60多歲的老人來說,是個多大的打擊。納粹黨人也開始搜索市面上的《時代的臉孔》一書及家中的底片,將之燒毀。這場風暴逼使奧古斯特·桑德躲在威斯特伍德,他的一些底片也因存放在鄉(xiāng)下而得救。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試著將底片理出脈絡來,然而大半不是損壞就是毀掉了,因此《二十世紀的人》這本巨著始終不能出版,只有在他的專集中以小單元的形式出現(xiàn)。盡管這樣,奧古斯特·桑德依舊是二十世紀的偉大見證者。
冷靜和誠實正是奧古斯特·桑德?lián)碛谐6床炝Φ闹饕蛩?,他從不去捏造對象,他所努力的就是:要使自己的同胞,能在面孔上煥發(fā)出民族的血源,而不去故意使別人看起來有特別的意識形態(tài)。他曾對孫子吉爾德——一個攝影家及藝術館長這么表示:“我從不讓一個人看起來不好,他們自己表現(xiàn)自己。照片就是你的鏡子,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