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 菁,陳 紅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yè)學院 新商務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262)
跨境支付是銀聯互聯網跨境支付業(yè)務將境內發(fā)卡銀行和境外主流銀行、中國銀聯卡收單服務機構三方資源進行整合,商戶資源覆蓋全球、交易支付安全便捷、業(yè)務流程規(guī)范,深受跨境持卡人信賴。目前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1.疫情環(huán)境下消費者跨境支付調查范圍
從中國近兩年出境旅游與出國留學兩類消費者的跨境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數據來看。據2019—2020年數據顯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和跨境消費支出來自中國。2019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546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28%,旅游跨境消費達到17553億元;2019年出國留學人員數70.35萬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出境旅游及留學數量明顯減少,據專家預計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條件下旅游業(yè)、留學跨境消費市場將得到回暖,跨境支付市場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本文所獲得的一手數據,主要來自于2021年初進行的調研數據分析,線上采用電子問卷的形式,通過QQ、問卷星、郵箱、微信等社交平臺的方式進行調研。二手數據是根據國家教育部統計數據,銀聯國際報告數據、艾瑞咨詢網頁的數據進行分析。
2.跨境支付消費者調查的結果分析
(1)跨境支付消費者滿意度
根據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用戶跨境支付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愉悅感、內心滿意度等,通過對比不同程度的用戶調查結果顯示:價格因素80分、企業(yè)品牌形象83分、網頁質量87分,綜合滿意度達到了80分以上的要求都是最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因素。根據結果分析出:第一,國外電商平臺產品的同質性較高,品牌缺失。第二,國際物流體系不健全,以國際快遞和國際郵政小包為主,費用高、耗時長、安全性低。第三,國外的產品價格與可信度對客戶滿意度產生影響。跨境支付消費者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量。
(2)跨境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用戶體驗
經調查統計出66%的消費者會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34%的人認為只要是正規(guī)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手機在線跨境支付便捷、快速就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品牌度也是用戶選擇體驗的關鍵因素。搜狐網站2019年全球Top5最知名的跨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盤點:第一,美國的PayPal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提供商,全球有超過一億個注冊帳戶,是跨國交易中最有效的付款方式。安全系數高,商用加密技術保護數據技術最先進。全球范圍內56個市場支持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交易,可實現20多種不同國家貨幣交易。第二,美國的MoneyGram速匯金匯款是一種快捷、簡單、可靠的國際匯款方式,覆蓋在全球150個國家總數超過50000個代理網點。海外留學、旅游渡假、出差考察的相關人員等均適用。第三,中國的Epay Global全球注冊用戶過百萬,公司支持法幣、美元、港幣、日元、歐元、英磅在線兌換,包括AdvCash(預付現金)、Perfect Money(完美錢包)、Payeer(付錢的)等。安全高效,極速到賬,覆蓋20個國家,主要客戶是各大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匯款公司等。從全球的知名度來看中國的支付寶排在了第五位,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臺,是跨境支付互聯網產業(yè)影響力較高的的品牌,是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用戶最信賴的支付平臺,同時也是中國支付解決方案優(yōu)秀的提供商。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及國際組織、金融機構戰(zhàn)略合作,是金融機構互聯電子支付領域最為信任的品牌。根據用戶體驗的顯示,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品牌也成為用戶首選的因素,面對國際上的競爭對手,中國還要不斷完善。
(3)跨境支付消費需求
77%的消費者滿足目前的支付方式,如目前已實現的支付寶、微信、刷臉、指模等。在國外使用中國的第三方平臺支付時,大部分都不能實現刷臉支付,只有在國內才基本普及。23%的消費者還要以設計平臺設計更加個性化,按個人習慣來增加界面模塊。
(4)跨境支付安全性
通過100名中國海外消費者的抽樣調查發(fā)現,第三方支付平臺跨境支付消費,28%的人在消費支付時并沒有感到不安全,也不擔心信息泄露。72%的人認為國家第三方支付限額、管理完善平臺可以放心消費。
總體說明,中國消費者跨境支付交易量越多,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開拓國外的市場上越有發(fā)展空間。
1.市場準入機制
目前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國際市場資質管理規(guī)定還不完善,對于跨境支付機構的門檻審核標準較低,只要注冊成功便可以獲得互聯網支付業(yè)務許可證。第三方支付平臺在跨境交易中承擔著與銀行類似的外匯收支管理職責和擔保支付職責。國家對跨境支付第三方平臺的市場準入進行規(guī)范管理非常重要。
2.市場監(jiān)管力度
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支付結算、資金清算方面會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監(jiān)管法律不完善。跨境支付第三方的法律制度目前還缺乏有針對性。跨境支付的各大平臺會受到本土國家的保護,導致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監(jiān)管層面會出現違規(guī)操作的可能,很難達到完全公平。
二是監(jiān)管體制欠缺協調。中國人民銀行是支付體系的法定監(jiān)管機構,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是法定監(jiān)管者。在跨境支付的過程中,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支付服務是屬于非金融機構支付范疇,所以同時還要受國家發(fā)改委和工信部的監(jiān)管,多頭管理導致了監(jiān)管體制協調不暢。
3.跨境支付用戶信息審核
跨境支付對支付用戶的信息審核過程中,購匯、結匯業(yè)務均由第三方支付機構完成,銀行對國內外買方及賣方的真實交易背景的信息并不全面與及時掌握,也無法追蹤交易雙方的準確身份信息,對相關的事件難以進行有效的審核。
4.跨境支付系統安全性
跨境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里儲存大量個人、商業(yè)信息,如果安全保障系統不夠安全,客戶信息容易被黑客盜用。從安全角度考慮,第三方支付平臺起用了限額管理的規(guī)定,即使出現賬戶被盜,也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從而保護平臺的用戶安全。
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稅區(qū)的交易主體,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現代電子交易產品在線上進行交易的行為,交易合同、結算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跨境支付結算。通過國際物流將商品送達目的地的一種國際商務貿易活動。
1.市場規(guī)模
在跨境出口零售電商交易中企業(yè)用戶商家及商戶在交易過程中是由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收款的。同時還為企業(yè)用戶商家和商戶提供完整支付解決方案。收單業(yè)務由以PayPal為首的國際第三方支付公司完成。在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及垂直支付(出國旅游及出國留學線上付費),在中國互聯網線上交易的支付寶、微信在國內的支付市場方面擁有絕對的客戶量優(yōu)勢,同時也增加了在跨境支付市場中的份額,在跨境支付消費者個人用戶的領域中形成雙強的優(yōu)勢。
2.跨境支付經營體系
企業(yè)用戶商家端支付則是企業(yè)交易的起點,消費者個人用戶端支付是用戶交易行為的終點。企業(yè)用戶商家端在跨境支付時把境內外支付渠道整合,后端完成供應商與代理商對接,就能完成為商家提供結算、分賬、結匯等環(huán)節(jié)。為解決支付過程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企業(yè)用戶商家端傳統盈利模式主要為交易手續(xù)費,由于過去滿足商戶需求的服務商較少,價格虛高,不考慮定價的合理性、通過價格戰(zhàn)搶占現存客戶,使得企業(yè)利潤下降。不僅要為商家提供簡單的通道服務,企業(yè)需要延伸出更多能力去為商家解決跨境收款時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還要向商家提供貿易中所需的服務、營銷服務及資金流轉所涉及的金融產品服務等。開拓國際市場,要保證跨境支付安全與便捷,精準定位受眾群體、不斷吸引更多新客戶,從而達到滲透市場的目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è)通過調整其經營體系,推出系列服務從而實現手續(xù)費低、周轉靈活、到賬速度快的服務。
3.跨境支付安全體系
隨著跨境貿易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全球跨境貿易業(yè)務都處于紅利期內。在跨國貿易廣泛發(fā)展的同時,為了防范利用跨境支付洗錢、欺詐等非法行為,各國政府一方面支持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通過獲得不同國家牌照來強化自身的合規(guī)程度,另一方面也對跨境企業(yè)進行了高標準的監(jiān)管。2019年中國對區(qū)塊鏈技術區(qū)塊鏈+跨境支付項目大力推進。區(qū)塊鏈技術為跨境電商出口貿易、供應鏈金融等領域提供更多可能性、安全性,為跨境支付第三方平臺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更好的條件。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最先進的安全計算機保護系統等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第三方平臺的交易領域普及。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國際市場的開拓商業(yè)化程度不高,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安全體系的技術還比較有限。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跨境支付第三方平臺的企業(yè)將在跨境支付過程中做到在反洗錢、支付體驗、反欺詐、風控、產品不斷升級等方面運用現代的金融科技,從而建立好我國跨境支付第三方的安全體系,順利地開拓國際市場。
4.跨境支付信用體系
在交易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第一,把控跨境電商企業(yè)對產品的整個銷售環(huán)節(jié)及產品的運輸過程,加快與國外物流合作,實現國際物流貨運一體化,為中國跨境電商企業(yè)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利于跨境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開拓國際市場實現雙贏。中國允許與擁有一定支付信用和支付能力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合作??缇畴娚绦袠I(yè)中,出現貨款已收但貨未發(fā),或貨物已達但貨款卻未到的情況。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對買賣雙方來說都存在著一定的信用風險。不斷加強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系統,可以降低我國電商企業(yè)運營風險。與跨境支付機構合作時,應當嚴控支付風險,簡化各項支付流程,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時效性。第二,中國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該同網監(jiān)部門借助信息系統和云支付交易大數據的技術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監(jiān)督虛假宣傳和虛假貸款、惡意刷單等。掌握相關證據及時給予懲處,加強和規(guī)范海外電商經營者的管理。減少網絡犯罪與惡意交易,保證跨境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的信用性。第三,在網絡支付的監(jiān)督和管理方面,根據市場的需要出臺相對應的法律法規(guī)。政府要加大監(jiān)督力度,允許第三方機構嚴格把控支付準入環(huán)節(jié),審核時需納入實名制。政府部門定期審核第三方機構運營的機制,不符合的可以隨時撤銷該機構的運營。全面監(jiān)管備付金的相關支付流程,營造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開展整治,降低支付平臺消費者信息的泄露和財產損失的發(fā)生率,使我國跨境電商企業(yè)的交易更安全,同時也確保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上的長期發(fā)展。
本次評價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化的、層次化的分析方法。顯示每一層次的影響因素相對重要性的程度,采取定量分析,對每個分析層中各元素的相對重要的權重進行測量。確定通過各樣的方案進行比較、判斷、評價、最后做出決策,供企業(yè)戰(zhàn)略決策使用。
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系統性,把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系統,按照分解、比較判斷、綜合的思維方式進行決策。實用性,應用范圍很廣,使得決策者與決策分析者能夠相互溝通,使決策者的選擇及判斷有依據,使雙方容易達到相互溝通。AHP分析法簡潔性,計算也比較簡便,并且所得結果簡單明確,容易被決策者了解和掌握。
本次假設所獲得的調查問卷與數據統計結果都是有效的,同時也具有時效性;假設忽略對開拓國際市場其他方面的影響因素;假設調查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è)相關數據在調查年限內一直存在的基礎上。
本文以第三方支付平臺跨境支付對開拓國際市場的影響程度評價為目標層,結合相關文獻,確定消費者跨境支付、跨境支付安全性、跨境電商交易三個指標為準則層。在消費者因素方面主要考慮跨境支付消費者滿意度、跨境支付用戶體驗、跨境支付消費者需求、跨境支付安全性;跨境支付安全性方面主要考慮市場準入機制、市場監(jiān)管力度、信息審核、系統安全性;跨境電商交易方面主要考慮市場規(guī)模、跨境經營體系、安全體系、信用體系四個方面。綜合12個指標構建出評價體系。
圖1 影響程度評價研究框架
1.判斷矩陣的標度及定義(見表1)
表1 判斷矩陣標度定義
2.構造對比矩陣并計算權重
即為近似特征根(權向量)。
(1)準則層B對目標層A的矩陣:
(2)方案層C1對準則層B1(消費者跨境支付)的判斷矩陣:
(3)方案層C2對準則層B2(跨境支付安全性)的判斷矩陣:
(4)方案層C3對準則層B3(跨境電商交易)的判斷矩陣:
3.一致性檢驗指標RI的數值(見表2)
表2 一致性檢驗指標RI的數值
衡量CI的值,使用一致性指標RI,定義一致性比率:CR=CI/RI,當一致性比率CR=CI/RI<0.1時,認為不一致程度在容許范圍之內,有滿意的一致性,結果就會通過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指標定義:
(1)準則層B對目標層A的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所得最大特征根λ1=2.996,得一致性指標CI=0.002,查(表2)得RI=0.58,一致性比率CR=0.0034<0.1,通過一致性檢驗。同時使用SPSSAU系統里的AHP層次分析法進行檢驗,結果上述的計算結果一致通過檢驗。
(2)方案層C1對準則層B1(消費者跨境支付)的判斷矩陣。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所得最大特征根λ2=3.994,得一致性指標CI=0.002,查(表2)得RI=0.9,CR=0.0022<0.1,通過一致性檢驗。
(3)方案層C2對準則層B2(跨境支付安全性)的判斷矩陣。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所得最大特征根λ3=3.998,得一致性指標CI=0.0007,查(表2)得RI=0.9,CR=0.00078<0.1,通過一致性檢驗。
(4)方案層C3對準則層B3(跨境電商交易)的判斷矩陣。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所得最大特征根λ4=4.007,得一致性指標CI=0.002,查表2得RI=0.9,CR=0.0022<0.1,通過一致性檢驗。
4.評價要素權重
根據檢驗結果,從表3可以看出,權重跨境支付安全性>跨境電商交易>消費者跨境支付,因此認為跨境支付安全性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開拓國際市場方面的影響程度最大。
表3 準則層B指標權重分布
根據檢驗結果,從表4可以看出,權重支付安全性>消費者需求>消費者滿意度>用戶體驗,因此認為跨境支付安全性對消費者跨境支付影響程度最大。
表4 方案層C1指標權重分布
根據檢驗結果,從表5可以看出,系統安全性>市場準入機制>市場監(jiān)管力度>信息審核,因此認為跨境支付系統安全性對跨境支付安全性影響程度最大。
表5 方案層C2指標權重分布
根據檢驗結果,從表6可以看出,安全體系>跨境經營體系>市場規(guī)模>信用體系,因此認為跨境支付安全體系對跨境電商交易影響程度最大。
表6 方案層C3指標權重分布
通過本文的建模評估,可以看出跨境支付安全性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開拓國際市場方面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是跨境電商交易,最后是消費者跨境支付。盡管全球疫情使得消費者跨境支付受到影響,但國家向國際市場開放的政策也給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針對以上分析存在的影響問題做出相關對策。
建議在國內構建以人民銀行為主導,銀保監(jiān)會、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等部門為輔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安全監(jiān)督管理機制。國際上應該協同金融穩(wěn)定委員會(FSB)①在代理銀行協調小組(CBCG)的協調下,定期監(jiān)督跨境支付存在問題與影響的層面,包括通過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和巴塞爾銀行監(jiān)管委員會(BCBS)的指導在那些受影響的銀行所在地,加強對代理銀行的調查。在國內監(jiān)管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機構可實施差異化分級管理,篩選出第三方網上支付服務市場中像支付寶、財付通等占重要的市場份額的支付機構列為重點監(jiān)管,與其他非重點支付機構實行差異化監(jiān)管。完善安全信息的操作流程,加強內部監(jiān)督機制,嚴格禁止第三方支付機構內部人員非法儲存、竊取、買賣、泄露線上支付客戶信息。強化客戶端軟件安全管理。定期對客戶端軟件安全進行升級與防控。每年對跨境支付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加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性,從而取得國際市場的競爭優(yōu)勢。
跨境支付許多國家是保護主義措施,國內基礎設施、本地化數據、外國公司的許可證和最低股本,防止國際支付服務提供者將服務推向某些市場。此外,雖然新的支付技術增加了市場競爭,但技術和監(jiān)管標準的不同使得連接不同支付系統和市場的難度更大??缇持Ц兑膊怀杀壤爻蔀槠墼p和網絡安全威脅的目標,目前多個市場中運營的公司的監(jiān)管監(jiān)督脫節(jié)、不協調,導致效率低下和競爭加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最新發(fā)布的白皮書概述了各國為減少跨境支付摩擦、確保數字貿易增長保持強勁而可以采取的措施:使貿易協定現代化,消除支付服務的市場壁壘。中國應該明確跨境支付信息安全技術的國際標準。政府還可以通過與私營部門合作制定開放銀行業(yè)務準則,鼓勵加強互聯互通和互操作性。同時也要求各國政府對銀行基礎設施采用國際標準(如支付信息標準),以及打擊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的標準。確保支付系統的安全和信任對全球支付體系至關重要,決策者可以采取幾項措施保護消費者和企業(yè)。建立健全的強跨境支付信息安全技術標準,還需要公私合作,建立防止欺詐的消費者保護機制。執(zhí)法機構之間的跨界合作對于減輕威脅和保護消費者也至關重要。機構間合作應數據共享信息,通過協調監(jiān)管實現跨境支付創(chuàng)新,金融監(jiān)管機構可以通過協調對提供跨境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監(jiān)管,鼓勵更大的競爭。通過公私伙伴關系以及與貿易伙伴合作制定新的規(guī)則、規(guī)范和機制,解決或避免這種復雜性以及由此產生的任何障礙。使信息安全技術標準正確達到國際化。
目前FSB在完善跨境支付的路線圖的規(guī)劃中,英國央行副行長、CPMI主席和CPC的另一位聯席主席喬恩·坎利夫(Jon Cunliffe)表示:“路線圖將改變跨境支付方式,使之成為可能更快、更便宜、更透明、更包容?!敝袊斁忠矐蛧H社會各組織致力于提供這一路線圖,建議為了開拓跨境支付市場規(guī)模與完善電商客戶的經營體系,應該有挑選有代表性的私營部門的參與,分享他們的見解和實際專長,以及交付變革在構建體系過程中,工作將考慮如何最有效地讓他們參與進來。公開將在適當的地點就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協商,以便確保透明度和問責制。致力于公共和私營部門的聯合愿景,進一步開拓強跨境支付的國際市場。
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要將未來的市場投向國際市場,從而開拓跨境支付的國際市場。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商業(yè)發(fā)展受阻。但同時也使新的商業(yè)形式不斷涌現。此時,新全球的商業(yè)發(fā)展更加依賴第三方支付平臺來進行交易。跨境支付逐漸成為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布局的全新賽道。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不斷加強客戶跨境支付的安全,加強支付系統的安全設施,完善跨境支付的整個體系。從而有效保障了跨境支付的用戶與電商交易的權益。
[注 釋]
① FSB是金融穩(wěn)定委員會在國際一級協調國家金融當局和國際標準制定機構的工作,為金融穩(wěn)定制定和促進實施有效的監(jiān)管、監(jiān)督和其他金融部門政策。它匯集24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qū)負責金融穩(wěn)定的國家當局、國際金融機構、針對具體部門的國際監(jiān)管機構和監(jiān)管機構以及中央銀行專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