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慧梅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清水中心衛(wèi)生院,甘肅 酒泉 735000)
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由動脈硬化導致。患者出現動脈硬化的原因除了和遺傳因素以及年齡偏大有關,還可因某些危險因素引發(fā),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大量吸煙、飲酒、不運動,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加速動脈硬化[1]。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非藥物治療。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干預,低脂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鍛煉,減輕心理壓力,不吸煙,不飲酒。二是藥物治療。通過降壓藥的使用,把血壓降到正常水平,避免老年人因患原發(fā)性高血壓,導致心、腦、腎、視網膜等并發(fā)癥[2]。雖然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但該病的病程較長,進展緩慢,如何長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3]。本研究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實行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并觀察其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齡63~83歲,平均年齡(75.26±2.44)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4.72±1.42)年;研究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76.37±2.23)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4.38±1.72)年。納入標準:無精神疾病,可進行溝通;同意參與該次研究。兩組的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出院時實施常規(guī)化護理,給與飲食、藥物、健康教育指導;告知血壓計的測量方法,并做好記錄。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內容包括:(1)出院時建立患者檔案,包括年齡、性別、服藥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等,以便后期進行延續(xù)護理時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服務。(2)采用電話或家訪的形式進行延續(xù)護理,次數保持在每月1~2次。與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況,如生活習慣、運動習慣,并監(jiān)督患者的用藥、吸煙喝酒、飲食等情況,解答他們對于疾病的疑問。(3)針對情緒激動或存在心理焦慮等情緒的患者,隨訪時要制定合適科學的心理疏導方案,耐心傾聽患者訴求,給予患者理解與安慰。多和患者家屬溝通,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態(tài),控制血壓。(4)建立醫(yī)患溝通平臺,增強彼此的信任,如微信群、qq群,不斷更新護理知識和注意事項,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
血壓:分別于護理前、護理后4個月,通過24 h動態(tài)血壓檢測儀測量。
生活質量:復查時使用生活質量評定表對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狀態(tài)、日常生活以及社會支持進行評分??偡?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相關功能越好。
兩組患者干預前血壓水平差異不顯著,干預后,研究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研究組實行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后,其生理、心理、日常生活、社會支持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分)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指沒有明確病因的、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力增高為主的心血管臨床綜合征[4]。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高血壓患者呈逐年增加趨勢,不僅會引起心、腦、腎等多個臟器功能的障礙,還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5]。如何合理控制血壓、延長老年患者的預期壽命是重要課題。
個性化延續(xù)護理作為一種新的干預方式,主要是對病情較重、有居家護理需求的患者進行電話或家庭訪問的服務模式,以確保護理的針對性、連貫性。對情緒激動或存在心理焦慮情緒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并給與安慰,消除其不良心態(tài),提高服藥等各項治療依從性,控制血壓[6]。
隨著不同護理方式干預后發(fā)現,研究組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實行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提高其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