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美靜
關鍵詞:糖尿病 護理
糖尿病(DM)是由遺傳和環(huán)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血糖升高為特征、代謝性紊亂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我國近40年來糖尿病率增長迅速,從1980年0.67%飆升到2017年的12.8%,是繼心血管后的第三大慢性疾病[1-2]。近年來,DM患者的護理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現將其護理綜述如下:
1飲食護理
飲食治療為DM基本治療之一,控制飲食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重要。應嚴格長期執(zhí)行飲食計劃,給予低糖、低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的飲食,既能保證人體最基本的營養(yǎng)又能不過量導致血糖升高。因此DM患者食譜的制定,應根據患者身高、體重、BMI、年齡、每日活動量、血糖值以及是否應用降糖藥等綜合因素考慮,來計算出患者每日所需的各種食物量。食物營養(yǎng)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55%-75%,蛋白質攝入量應占總攝入量的10%-20%,脂肪攝入量應占總攝入量的20%-30%[3-4]。
2運動指導
DM患者應堅持長期而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運動不僅增加熱量的耗能,而且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新陳代謝功能,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加速脂肪分解,增強機體抵抗能力,有利于預防并發(fā)癥。
3心理護理
DM是終身慢性疾病,長期受疾病的折磨,對患者身心有嚴重的影響。因此健康教育作為DM治療實施手段之一,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以及相關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等知識的認知水平,只要激勵患者,合理指導患者用餐,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患者重拾生活的樂趣積極面對生活的信心,才能戰(zhàn)勝的信心。
4口服藥降糖的護理
DM患者要按時按劑量服藥,不可隨意增減量。服藥時應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悄蝾愃幬飸颓鞍胄r服用,主要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雙胍類藥物餐中或餐后服用,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
5胰島素治療的護理
胰島素治療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胰島素本身就是人體內分泌的一種激素,只是糖尿病患者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不足,我們使用外源性胰島素皮下注射以解決內源性胰島素皮下注射以解決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問題,從而降低血糖。應用胰島素治療的注意事項:
5.1適應人群
胰島素是治療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藥物。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部分患者經嚴格飲食控制、口服降糖藥血糖仍控制不滿意,顯著消瘦的成年發(fā)病者或妊娠Ⅱ型糖尿病等患者都需要采取胰島素注射以控制病情。
5.2胰島素的使用及常見問題
5.2.1消毒器具
皮膚消毒應選用75%的酒精或者酒精棉片,不能使用碘酒或碘伏消毒,因胰島素屬于蛋白質類,如果用碘伏或者碘酒的話影響其活性。
5.2.2注射裝置與注射部位
盡量選用胰島素專用筆注射胰島素,不僅計量準確、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yōu)點,更容易操作。一般來說,脂肪肥厚的部位吸收較慢,依次是腹部、上臂、大腿、臀部。然而,人體運動后吸收速度會加速,肌肉內注射吸收速度快于皮下注射,因此要輪替注射部位,避免發(fā)生疼痛、凹陷、硬結等現象。
5.2.3胰島素制劑與保存方法
胰島素在開封使用前,應放在2-8℃的冰箱冷藏,保存期30個月。已經開封使用過程中的,可保存3個月。也可放在室溫15-25℃下保存,但不要超過30天。胰島素注射前1-2小時從冰箱取出,放在室溫下復溫。
5.2.4常見問題
胰島素注射時要酒精待干后方可注射,針頭不要反復使用,針刺深度要適中,注射完后要及時卸下針頭,要掌握好注射角度。
5.3胰島素注射時間
不同類型的胰島素注射時間也不同
6治療中出現低血糖反應的護理
低血糖一般發(fā)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島素3-4小時,有時也可在15-30分鐘出現,發(fā)生時應臥床休息,及時監(jiān)測血糖、根據病情進食糖類或靜脈推注50%GS和肌注胰高血糖素。
7防治感染的護理
DM患者院內感染的38%。護理的關鍵:控制血糖、合理飲食、加強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強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重點預防糖尿病足的護理。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8):2-42.
[2]CHO N H,S H A W J E,EARVRANGA S,et al.IDF.Diabetes Atals:Global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ealence for 2017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8,138(2):271-281.
[3]全國糖尿病研究協(xié)作組調查研究組.全國14省市30萬人口中糖尿病調查報告[J].中華內科雜志,1981,20(11):678-678.
[4]Li Y,Teng D,Shi X,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2020,369:m997.DOI:10.1136/bmj.m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