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約瑟夫·布羅茨基
盲人在夜里自行
其道。
夜里更容易
穿越
廣場。
盲人活著是為了
摸索自己的路,
用雙手輕撫世界,
既不識光也不識影,
他們的手拂過那構(gòu)筑成
男人、女人、
兒童、金錢
之墻的
石頭,
那不可能打破的墻,
最好
沿著它隨之而行。
音樂讓自己朝它
撞去
而石頭將其吸收。
音樂在石頭中
死于手下。
這是夜里的艱難之死,難于
摸索著你的路而死去。
盲人的路
更簡單,盲人
穿越空寂的廣場。
動詞就像陌生人的臉
在沉默中包圍我,
動詞,
挨餓的動詞,赤裸的動詞
基礎(chǔ)的動詞,聾聵的動詞,
無名的動詞,純粹的動詞,
在洞穴中生活
在洞穴中說話
誕生在洞穴中的動詞,
在普遍樂觀的
移動的水平線下面。
它們每天早晨都去上班,
攪拌水泥,拖拉石頭,
建筑城市……不,它們
為自己的孤獨豎起一座紀念碑。
它們撤退,就像我們消失在別人的
記憶中,它們在話語旁邊隱藏步伐,
與它們的三個時態(tài)排成一隊,
動詞攀登各各他山①。
天空在它們上面
像一只鳥兒在公墓上面。
它們直立
仿佛在一道關(guān)閉的門前
一個人揮動手臂把釘子
釘入過去
釘入現(xiàn)在
釘入將來。
沒有人會來作證。
那錘擊
成為永恒的節(jié)奏。
夸張在動詞下面延伸,大地,
天空,隱喻,在它們上面飄浮。
列寧格勒附近的猶太公墓:
一道腐朽的木板的蹩足圍欄
在它后面,肩并肩躺著
律師、商人、音樂家、革命者。
他們?yōu)樽约焊璩?/p>
為自己致富,
為他人死亡。
但首先總是交稅;
遵守法律,
在這個不可逃避的物質(zhì)世界中
研習律法,
保持理想主義的本色。
也許他們見得更多,
也許盲信。
無論怎樣,他們都教孩子
忍耐。然而
頑強。他們
沒有播種麥子,
從未播種過麥子,
僅僅像谷粒一樣躺在
泥土中
永遠長眠。
泥土在他們身上堆起,
蠟燭為他們點燃,
在他們死去的日子,饑饉的老人的喉嚨
充滿寒意的陰冷嗓音
對他們尖叫:“永恒的安寧!”
他們在物質(zhì)的崩潰中
找到了這句話,
什么也想不起
什么也沒忘記
在越過街車終點站四公里的
腐朽木板的蹩足圍欄后面。
石頭建成的英格蘭村莊。
瓶裝在小酒館窗戶中的大教堂。
奶牛散落在田野上。
為國王豎起的紀念碑。
一個穿著蟲蛀禮服的人
目送火車遠去,像這里的一切駛向大海,
對他那前往東部的女兒露出微笑,
一聲汽笛鳴響。
屋瓦上面,無窮無盡的天空
隨著膨脹的鳥歌充滿,變得更藍
那歌聲聽起來越清晰,
那只鳥兒就越小。
火焰和書頁,被砍掉的頭發(fā)和刀劍,
谷物和磨輪,低語和喧嚷——
上帝拯救那一切——尤其是愛與憐憫的
話語,作為他唯一的說話方式。
刺耳的脈動連續(xù)猛擊,血液的激流鞭笞,
鐵鍬在它們中間均勻地敲擊,誕生于溫和的沉思,
因為生活如此唯一,它們從凡人的嘴唇上
比從那神圣的棉花團上更為清晰地發(fā)聲。
哦,偉大的靈魂,我在海外向那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你
鞠躬致意,而且,你那慢慢燃燒的命運,
沉睡在故鄉(xiāng),多虧了你,它最終才在
聾啞的空間海洋中獲得了語言天賦。
——————
①《圣經(jīng)》中耶穌受難之處。
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 1940-1996),前蘇聯(lián)詩人,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于列寧格勒一個猶太人家庭,15歲離開學校,干過多種工作;18歲時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深得當時的大詩人阿赫瑪托娃的賞識。1964年,他被前蘇聯(lián)以“社會寄生蟲”的罪名判處5年徒刑,送往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qū)服勞役。1966年至1967年,他在列寧格勒只發(fā)表了四首詩,但他的大量作品卻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在國外出版。1972年,他離開前蘇聯(lián)前往英國倫敦,在劍橋大學執(zhí)教;后去美國,先后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大學講學,當選為1991-1992年度美國桂冠詩人。離開前蘇聯(lián)后,他翻譯過英國玄學派諸詩人,波蘭詩人米沃什等人的作品。
布羅茨基的詩深受奧登等詩人的賞識,因而其名聲鵲起,“光彩奪目,不到十年內(nèi)就確立了他在世界詩壇上的地位”(米沃什語)。他的主要詩集有《短詩與長詩》(1965)《給約翰·鄧恩的挽歌及其他詩作》(1967)《駐足荒漠》(1970)《一個美麗紀元的結(jié)束》(1977)《言辭的片段》(1980)《羅馬哀歌》(1982)《致烏拉尼亞》(1988)《詩選》(1992)《如此等等》(1996)《英語詩集》(2000)等多卷;散文集有《小于一》(1986)《水印》(1992)《論悲傷與理智》(1995);戲劇有《大理石塑像》(1989)。布羅茨基把俄羅斯詩歌的抒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西方詩歌融為一體,內(nèi)部張力極強,主題涉及宗教、神話、歷史和現(xiàn)實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博大精深,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現(xiàn)代人類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