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熱扎提·依沙江,王蒙蒙,冉謀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高血壓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原發(fā)性高血壓?。‥ssential Hypertension,EH)作為全球疾病負擔的三大危險因素之一,受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的影響。EH慢性并發(fā)癥中腎損傷的發(fā)病率較高,是終末期腎?。‥RDS)的主要原因[1]。高血壓病與腎損傷既是因果關系,也是互為促進關系,血壓升高可引起腎損傷,腎損傷可使血壓進一步升高進而加重心腦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傷,呈惡性循環(huán)[2]。研究表明[3-4],由于腎臟具有強大的儲備和代償能力,損傷早期癥狀難以識別、腎功常規(guī)檢測指標正常,當出現(xiàn)臨床癥狀及檢測指標升高時,腎損傷往往已到達較為嚴重的程度。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micro-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是EH患者早期腎損傷較為敏感指標,也是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5]。因此,尋找高血壓患者UACR的影響因素,早期采取干預措施延緩或逆轉靶器官損傷及其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嚴格按照納排標準選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于新醫(yī)大一附院高血壓科住院并明確診斷為EH的患者共444例(女性139例,男性305例)。根據(jù)《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版》建議,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mg/mmol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EH組),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mg/mmol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增高(EH+UACR組)。
納入標準:(1)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版》[1]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年齡18-65歲;(3)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自愿參與該研究并且簽署知青同意書患者。
排除標準:(1)明確的繼發(fā)性高血壓;(2)腎臟原發(fā)性疾?。唬?)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4)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相關及代謝性疾病;(5)慢性消耗性疾??;(6)口服腎毒性藥物;(7)因各種原因無法配合完成該研究及臨床資料不全者。
1.2.1 一般資料的收集
包括性別、年齡、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吸煙及飲酒史、家族史。
1.2.2 血液指標測定
所有研究對象抽取空腹肘靜脈血(隔夜空腹>8h),采用羅氏C8000全自動生化儀測量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維生素D(VitD)。
1.2.3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測定
患者正常飲食,當日清晨8點,排掉首次小便,此后每次小便全部留在清潔的容器中,次日清晨8點記錄容器中尿量,搖勻后取留10-20mL尿標本送檢,采用貝克曼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4hACR。
1.2.4 血壓測量
采用美國welch Allyn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6100監(jiān)測,血壓測量為白天間隔30min、夜間間隔60 min,記錄24h平均舒張壓(24hDBP)和24h平均收縮壓(24hSBP)。
1.2.5 心率測量
采用美國welch Allyn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儀6100監(jiān)測,記錄24h平均心率(24hPP)。
使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EH患者UACR與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采用Parson相關性分析;EH患者UACR的危險因素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以上檢驗均為雙側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間性別、吸煙史、飲酒史、家族史、24h平均心率、尿素氮、肌酐、尿酸、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維生素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年齡、高血壓病程、24平均收縮壓、24h平均舒張壓、BM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比較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24h平均收縮壓、24h平均舒張壓、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與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ACR呈正相關(r分別為0.247、0.189、0.180、0.133、0.311、0.153,均P<0.05),見表2和表3。
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24hSBP和TG是EH患者UACR增高的獨立危險因素,并較高的24hSBP和TG更易出現(xiàn)UACR的增高,見表4。
表2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UACR與一般資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表4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UACR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原發(fā)性高血壓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的慢性疾病。高血壓腎損傷主要機制為良性或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小球及腎小管的損害。高血壓腎損傷特征性表現(xiàn)為微量白蛋白尿,測定UACR并探索其影響因素在預測及評估腎損傷程度中起重要作用[2]。大量調(diào)查研究表明[6-8],高血壓腎損傷的危險因素較多,單純的控制血壓避免腎損害遠遠不夠,早期發(fā)現(xiàn)其影響因素、識別高危個體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探討EH患者UACR的危險因素,以期臨床診斷、早期預防及綜合治療提供可行、可靠的理論依據(jù)。
本研究一般資料結果顯示,24h平均收縮壓、24h 平均舒張壓、甘油三酯、BMI較高及年齡、高密度脂蛋白較低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更易出現(xiàn)UACR增高。初步推測血壓、血脂水平和超重在高血壓腎損害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控制血壓的同時關注血脂水平和體質量指數(shù)。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24hSBP、24hDBP、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及總膽固醇與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ACR呈正相關。進一步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24hSBP是EH患者UACR增高的獨立危險因素,并較高的24hSBP更易出現(xiàn)UACR的增高,與Xie[9]、陳李薩[10]等人研究結果一致。同時TG也是EH患者UACR增高的獨立危險因素,與Raikou[11]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
24hSBP增加高血壓早期腎損傷風險的可能機制為[10,12-14]:①收縮壓升高直接導致腎小球內(nèi)壓力升高,使之形成高壓力、高灌注、高濾過狀態(tài)引起腎小球硬化。②通過增加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增加腎血管收縮力及阻力使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和腎小管缺血性損傷引起早期腎損傷。③通過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并釋放血管緊張素II(AngII)、前列腺素(PG)等血管活性物質,使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分泌和收縮,從而引起腎小球硬化及濾過屏障的破壞。④長期高收縮壓促使血管壁增厚、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損傷內(nèi)皮細胞屏障完整性和細胞通透性,加重腎損傷。
TG引起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傷的可能機制為[15-16]:①甘油三酯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通過促進腎內(nèi)大血管及微血管硬化和改變腎內(nèi)脂肪酸結構引起腎小球硬化;②腎小球脂質沉積可引起單核/巨噬細胞的聚集及活化、增強氧化應激、破環(huán)內(nèi)皮細胞功能,從而引起腎損傷;③通過增加血漿粘度影響腎小球血流動力學加重腎損傷。
綜上所述,EH患者早期腎損害與24hSBP和TG有關。所以在臨床工作中針對24hSBP和TG較高的患者更應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并定期行UACR測定評估高血壓腎臟早期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