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豆(河南省洛陽市中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屬維生素靜脈補充藥劑,除含有維生素A1、B1、B2、B6、B12、C、D3、E外,也含有葉酸、生物素、煙酰胺、右旋泛酰醇等物質,對胃腸道營養(yǎng)不足的11歲及以上兒童患者、成年患者營養(yǎng)狀況改善存在的積極影響[1]。該藥品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研究表示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也可與穩(wěn)定性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電解質等混合應用,滿足營養(yǎng)攝入不平衡患者、吸收障礙患者、營養(yǎng)高消耗患者(嚴重感染、創(chuàng)傷、外科手術等)營養(yǎng)攝入需求,促進患者健康恢復[2]。但有研究表示,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合理使用易引發(fā)各種不良反應,降低藥效的同時,損害患者身心健康[3]。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報告,旨在加強對該藥品不良反應的認知,為臨床工作優(yōu)化開展提供有益指導,確保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合理、安全使用,具體報道如下。
1.1 資料 共收集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報告32例,均為我院2017年3月-2021年3月上報報告。
1.2 方法 借助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tǒng)對32例研究對象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包括患者年齡、患者性別、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報告來源、藥物使用時間、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用法用量、用藥后患者臨床表現(xiàn)、不良反應處理辦法及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數(shù)(n)、率(%)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良反應在年齡、性別上的分布 32例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報告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在性別分布上差異不大(χ2=1.000,P>0.05)。患者年齡最小14歲,最大87歲,平均(54.45±6.39)歲。以50歲為分界線進行統(tǒng)計:50歲以下4例,包括2例小于30歲,2例30-49歲);50歲及以上28例,包括10例50-65歲,16例66-80歲,2例超過80歲,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在年齡分布上存在明顯差異(χ2=36.000,P<0.05)。
2.2 不良反應報告的類型 32例中一般不良反應6例(18.75%),新的一般不良反應21例(65.63%),新的嚴重不良反應5例(15.63%)。
2.3 藥品來源、用藥情況 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均由山西普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93720。不良反應報告5例(15.63%)來源于藥師,8例(25.00%)來源于醫(yī)師,19例(59.38%)來源于護士。其中3例(9.38%)與氯化鉀氯化鈉注射液聯(lián)用,29例(90.63%)單獨使用。
2.4 不良反應處理辦法及結果 32例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中78.12%(25/32)發(fā)生在用藥后半小時內,21.88%(7/32)發(fā)生在用藥后一小時左右。不良反應發(fā)生之后,立即停止輸注,并及時更換好輸液設備,靜脈滴注250mL生理鹽水。根據(jù)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和臨床表現(xiàn),給予5-10mg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鈉靜脈推注治療、10mg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療、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治療等。治療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經及時搶救治療32例患者均好轉康復。
2.5 不良反應累及組織器官與臨床表現(xiàn)[4]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使用不當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皮膚及其附件、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產生損害,以皮膚瘙癢、丘疹、面部潮紅、頭暈惡心、嘔吐、胃不適、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全身過敏反應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見表1。
表1 不良反應累及組織器官與臨床表現(xiàn)
1例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致過敏性休克報告顯示:患者性別:女性;年齡:59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24kg/m2;疾病診斷:股骨頸骨折;既有病史:高血壓,否認藥物過敏史、食物過敏史;入科體格檢查:體溫37.6℃,呼吸20次/min,心率82次/min,血氧飽和度90%;接受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術后1支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溶于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速率50滴/min,治療20min后,患者出現(xiàn)局部麻木、皮膚潮紅、呼吸困難等癥狀。立即停止輸液,靜脈推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鈉10mg,并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護,顯示患者血壓下降(42/22mmHg)、呼吸頻率下降(16次/min)。會診考慮過敏性休克,給予患者“100mL生理鹽水+20mg鹽酸多巴胺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20分鐘后,患者心率、血壓等指標水平趨于正常,經升壓、抗過敏、胃酸抑制、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擴容等對癥治療后,患者呼吸平穩(wěn)、體溫正常、血氧飽和度達到100%、皮疹完全消失。
既有研究表示營養(yǎng)結構失衡、嚴重創(chuàng)傷、胃腸道功能障礙、惡性腫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均有可能誘發(fā)維生素缺乏癥、營養(yǎng)不良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機體抵抗力,增加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延緩患者機體功能恢復等[5]。對此,可通過符合維生素補充劑進行改善。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是臨床常用藥物,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普外科、消化內科、骨科、感染科、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等眾多科室。但隨著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不良反應報告數(shù)量增多。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安全使用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可對患者多組織系統(tǒng)產生不利影響,誘發(fā)多種不良反應。探其原因該藥品組成成分復雜,且每種成分均可誘發(fā)過敏反應。有研究發(fā)現(xiàn)[6-7]:維生素B1在堿性溶液中容易分解變質,誘發(fā)皮膚瘙癢、面部浮腫、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等過敏反應;維生素B1最佳給藥方式為口服用藥或肌肉注射用藥,靜脈給藥時維生素B1易受溶媒酸堿值影響,降低穩(wěn)定性,同時靜脈給藥維生素B1阻止吸收效果更好,容易造成維生素B1過量攝入,提高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維生素E過量攝入可引發(fā)頭暈、腹脹腹痛、頭暈乏力、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維生素A1的過量攝入可誘發(fā)急性中毒,提高關節(jié)疼痛、皮膚瘙癢、惡心嘔吐、體溫升高等不良反應。與此同時,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在于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可能使藥物成分發(fā)生改變,提高用藥風險。此外,老年患者因年齡大,機體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相對于青壯年更容易受藥物影響出現(xiàn)不適,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11]。
綜上所述,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因其在腸外營養(yǎng)支持上存在確切療效得到廣泛應用。但因在使用過程中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痛苦,損害患者身心健康。為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合理,建議按規(guī)定進行過敏試驗,并密切關注老年患者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輸注1h內生命體征變化;根據(jù)說明書中的適應證用藥;盡可能避免聯(lián)合用藥;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科學調整劑量等。通過科學預防、監(jiān)測、治療措施及時、有效落實,降低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臨床用藥合理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