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廬中學 晏鈮
圖/視覺中國
所謂“工夫在詩外”,想要做好文言實詞題,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課外積累。比如,平時多閱讀《世說新語》《史記》之類的典范文言作品。做每篇文言文閱讀時,有意識地重點關(guān)注三五個實詞:查閱《古代漢語詞典》,摘錄主要的義項和詞條,反復記憶。具體做題時,可以綜合運用如下方法:根據(jù)語境度義、對稱結(jié)構(gòu)(句式)互解、分析詞性、聯(lián)系成語和課文,另外還有以形斷義、由音推義等。其中,基礎(chǔ)方法是根據(jù)具體語境去推斷該實詞的大致含義,其他的都只能起輔助作用。
以2020年浙江高考文言文閱讀實詞題為例,選項B 中把“纂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中“纂”解釋為“繼承”,就很符合整個語境的意思。在我們的印象中,“纂”的意思為“編纂、編輯”,但聯(lián)系全文,會發(fā)現(xiàn)文中根本沒有說到韓愈還做過編纂孔孟文章之類的事,且從前文“而其學又能獨出于道德滅裂之后”和該句的“自立其說”來看,“其學”“其說”都不大可能通過“編纂”而獲得,從而更可以推斷出“纂”為“繼承”之意,并且,詞典上有“纂成”這一詞條,其意思就是“繼承”。另外選項D“近揆兩漢,遠追三代”中的“揆”,解釋為“揣度”。必修教材屈原《離騷》(節(jié)選)中有“皇覽揆余初度兮,肇賜余以嘉名”的句子,其中“揆”就是“度量、測度”的意思。
2021年杭州二模實詞題選項B“固具在其探幽造微”中的“造”解釋為“虛構(gòu)”,根據(jù)結(jié)構(gòu)上的對稱性來互解,“幽”“微”兩字意思相當,“探”“造”兩字意思也該相近,所以,“造”應該是“尋找”“造訪”之類的意思,而不可能為“虛構(gòu)”。
要想真正讀懂小說、散文,除了需要把握文章內(nèi)容(比如理清故事情節(jié)、關(guān)注人物等),還需要懂得一點人情世故,也就是說要對社會、人生、人性等有一點認識;還要有一些生活常識;再要掌握相應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
另外,讀小說時特別需要去揣摩一些反常之處,比如《丹柯》中丹柯掏出心來的情節(jié),《祝?!分写蠖蔚闹貜汀榱稚┲v阿毛的故事,等等;需要研究作者“花功夫”之處,比如《祝?!分?,魯迅先生為何要反復刻畫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眼睛部分。綜合以上,邊讀邊思考:作者塑造這么一個人物形象,虛構(gòu)這么一個故事,到底是想表達他對社會人生的什么看法呢?他在行文過程中有沒有提示(暗示)呢?比如《雪》的結(jié)尾“她捂住自己的雙眼,笑了起來”寫出了一個女人開心、幸福、嬌羞的樣子,而小說的第三段則寫到“離婚后的彼得洛芙娜離開莫斯科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習慣這座空曠的小城”“受傷的心也就暫時安定下來了”,也就是說這個曾經(jīng)受過戰(zhàn)爭傷害和情感傷害雙重打擊的女人重新相信和獲得了愛情。這是什么帶給她的呢?是她對波塔波夫的善意和熱情,是她美好的人性修復了這一切。
而讀散文時,則還要多注意抒情和議論之處。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作者觀點態(tài)度、思想情感的直接表現(xiàn)。比如《土地》,開頭和結(jié)尾對“土地”的議論,就直接反映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綜合以上各個方面去閱讀思考,我們的理解應該會更深入些。
本期問題由晏鈮老師收集及解答。
你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碰到了哪些難題?
歡迎發(fā)郵件“我要提問+ 具體問題”到ztyuwenke@qq.com,并留下你的學校、班級和姓名。
提出的問題如果被雜志收錄,你還將收到稿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