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敏
溫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焦作 454850)
胎兒畸形是指胚胎在發(fā)育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胎兒生理功能、形態(tài)及結構等發(fā)生異常,嚴重者可出現死胎,是影響胎兒后天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近年來,胎兒畸形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一項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1]。因此,及時有效的檢查出胎兒畸形,對提高新生兒生活質量起重要作用。超聲檢查具有安全、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它不僅可對胎兒畸形做出診斷,還可明確畸形類型等[2]。伴隨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系統超聲技術已普遍應用,它不僅能動靜態(tài)觀察胎兒各器官,同時可評價胎兒生長發(fā)育,從而診斷產前畸形。本研究選取了不同孕期的產婦進行系統超聲檢查,為臨床診斷畸形胎兒提供指導?,F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產前規(guī)律超聲檢查的孕婦300例,孕婦于不同孕期進行系統超聲檢查。根據不同孕期分組,早期妊娠98例,年齡為21~35歲,平均年齡為(27.62±3.78)歲,孕周(10~13+6)周;中期妊娠116例,年齡為23~38歲,平均年齡為(28.35±3.50)歲,孕周(14~28+6)周;晚期妊娠86例,年齡為25~40歲,平均年齡為(29.12±3.08)歲,孕周(29~40+6)周。3組孕婦年齡無差異(P>0.05)。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近1年內未進行流產或重大手術者;(2)妊娠10周以上且單胎妊娠。
1.2.2 排除標準 (1)伴有腫瘤、癌變者;(2)存在基礎病或家族畸形胎兒史;(3)由X射線引起的胎兒畸形者。
1.3方法 胎兒畸形均符合《胎兒畸形產前超聲》的診斷標準[3];采用邁瑞 DC-N3S型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測,探頭為三維探頭,探頭頻率為3.5~7.5MHz。采用常規(guī)系統超聲進行檢查,所有孕婦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出腹部。按照孕周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超聲檢查。其中孕早期超聲參考國際婦產科超聲學會至少顯示以下切面:1.頭圍切面:大腦鐮居中,雙側腦室?guī)缀跽紦穗p側大腦半球,脈絡叢呈均勻的強回聲結構,位于側腦室內。2.NT 測量標準平面。3.腹圍平面:胃泡位于胎兒左腹腔。4.臍帶入口平面:顯示腹壁處臍帶根部。5.四肢平面:比較四肢的長短及手足的形態(tài)。如患者未進行早期超聲篩查,則進行中孕早期超聲篩查,且在上述切面基礎上增加四腔心平面、雙腎平面、膀胱平面、雙眼眶橫切面。中期超聲篩查:參照李勝利胎兒畸形系統篩查法,檢查胎兒頭顱、面部、脊柱、心臟、胸腔、四肢、腹部臟器、臍帶、胎盤等結構,可疑異常部位多角度掃查。晚期超聲篩查:在中孕期篩查的基礎上檢測與胎兒發(fā)育相關的器官發(fā)育情況,評估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及對中孕期可疑部位進行復查。并動態(tài)觀察胎兒發(fā)育情況,是否存在復合畸形。如有確診應立即通知孕婦及家屬,根據孕婦及家屬意愿進行下一步處理。
1.4觀察指標 統計在不同妊娠周期的超聲檢查結果,比較不同妊娠周期畸形胎兒中組織畸形和系統器官的分布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包處理。建立Excel數據庫,計數資料采用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不同孕周畸形胎兒檢查結果比較 分娩及超聲檢查發(fā)現有31例畸形胎兒(其中復合畸形5例),而引產或分娩后發(fā)現共有畸形胎兒34例,3例超聲漏診胎兒有1例室間隔缺損,2例外耳道畸形。產前超聲系統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91.18%。其中孕中期超聲檢查出的胎兒畸形比例較高于孕早期、孕晚期(P<0.05),見表1。
表1 不同孕周畸形胎兒檢查結果比較(n/%)
2.2不同孕周各器官胎兒系統畸形的檢出情況比較 300例孕婦經超聲共檢查出31例畸形胎兒,其中孕早期檢查出9例,以胸腔腹壁及中樞神經系統畸形為主,主要為無腦兒3例,前腹壁異常3例。孕中期檢查出19例,以頸面部及心血管畸形為主,主要為頸部水囊瘤7例,心血管異常5例。孕晚期檢查出3例,以泌尿系畸形為主,分別為巨膀胱2例。見表2。
表2 不同孕周胎兒系統畸形的檢出情況比較(n/%)
胎兒畸形是指胎兒在母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受到致畸因素的影響,導致胎兒結構或形態(tài)出現異常,嚴重影響家庭生活質量。伴隨醫(yī)學技術的提升,超聲診斷已成為畸形胎兒產前診斷的首選方法[4-5]。系統超聲檢查具有無創(chuàng)傷性、操作簡單、重復性強等特點,可觀察胎兒不同時期的各器官、臟器的發(fā)展形態(tài),同時評估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對早期胎兒畸形診斷具有重要臨床作用。有研究指出,早期應用系統超聲診斷可提高畸形胎兒的檢出率,可降低胎兒圍生期的死亡率[6-7]。
蘭清馥等學者[8]研究發(fā)現,孕婦產前進行超聲檢查,可降低漏診,且經過檢查后不同孕期胎兒畸形的檢出率顯著提高。結果顯示,不同孕期行超聲檢查共查出畸形胎兒31例,其產前超聲系統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91.18%,說明孕婦產前進行超聲檢查有利于檢出胎兒畸形。孕婦進行產前檢查時,應根據胎兒不同時期的生長發(fā)育而進行針對性的檢查,對檢出率及誤診率起重要作用[9]。孕早期是指孕10~13+6周,孕12周以前,胎兒器官開始發(fā)生常見畸形,此時行超聲檢查可確診胎兒數量、孕周大小及胎心外,可提高染色體異常和胎兒結構異常的檢出率。相關數據表明,孕早期超聲檢查可檢出約三分之一的胎兒畸形[10]。本研究采用從頭到足的橫切法對孕早期孕婦進行超聲檢查,研究結果顯示,系統超聲共檢出9例畸形胎兒,占畸形胎兒的29.03%,這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說明孕早期行系統超聲檢查可檢查出進三成的的胎兒畸形。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畸形以及胸腔腹部畸形為主。提示在系統超聲下可清楚地觀察到胎兒的手、足形態(tài),這可能與孕11周出現的初級骨化中心有關。因此,更容易檢查出肢體畸形者。此外,此時期測量頭臀長是確定多胎妊娠羊膜性和絨毛膜性的最佳時間[11-12]。盡管如此,但泌尿系統的檢出率不易在孕早期查出,因此需進行孕中期超聲檢查。孕中期是指孕(14~28+6)周,該時段的器官發(fā)育基本成熟,呈現出的超聲圖像清晰,是檢查胎兒畸形及觀察胎兒形態(tài)的最佳時機。本研究結果顯示,有系統超聲共檢出19例畸形胎兒,占畸形胎兒的61.29%,其孕早期胎兒畸形的檢出率明顯低于孕中期,說明孕中期是發(fā)現畸形胎兒的重要時間段,在診斷胎兒畸形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應加強孕中期的超聲檢查。研究發(fā)現,孕中期頸面部畸形胎兒比例較高,其次為心血管畸形,其胎兒畸形檢出率顯著高于孕早期、孕晚期[13-15]。說明孕中期容易檢測出中樞神經系統及頸面部畸形。提示孕中期由于胎位固定,顏面部飽滿,超聲可清晰顯示顏面部顯影。因此,進行系統超聲檢查的時間段十分重要。太早檢查圖像顯示不清,難以確保準確度。太晚,會對孕婦造成一定影響,影響準確性的同時增加了孕婦的危險性。孕晚期是指孕29~40+6周,可檢查出一些遲發(fā)的畸形,如膈疝、腹裂等,可測量胎兒的生理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孕晚期的超聲檢查共檢出3例畸形胎兒,占畸形胎兒的9.68%,以泌尿系統畸形為主,提示孕晚期超聲檢查可檢查孕早期、孕中期漏診的畸形胎兒,同時可觀察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因此,孕晚期超聲檢查可對前期的疑似病例進行復查,又可動態(tài)觀察胎兒的生長發(fā)育。
綜上所述,不同孕期的系統超聲檢查對畸形胎兒具有不同臨床意義,孕早期的系統超聲檢查可檢測出嚴重的畸形胎兒,為孕中、晚期的超聲檢查提供參考依據。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樣本量較少,需擴大樣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