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楊玲
摘 要:近幾年來,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全民舞蹈健身思想深入人心,廣場舞已經(jīng)成為廣大群眾接受和喜愛的健身活動。廣義上來說,一般學者認為廣場健身舞只是舞蹈的一種表演形式,主要從功能、特點、目的、內(nèi)容等角度來界定廣場健身舞,歸納起來主要有幾種觀點:一是認為廣場健身舞是一種舞蹈類型;二是認為廣場健身舞是一種舞蹈形式;三是認為廣場健身舞是一種社會活動。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參與,普及性和理解上就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差距,一個原因是人數(shù)的眾多,還有一個就是自身對健身的理解,這樣就會產(chǎn)生健身的誤區(qū)。
關鍵詞:廣場舞蹈;群眾文化;健身誤區(qū)
一、廣場健身舞定義
關于廣場健身舞的定義,可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給出一個確切的、權威的說法。廣義上來說,一般學者認為廣場健身舞只是舞蹈的一種表演形式,主要從功能、特點、目的、內(nèi)容等角度來界定廣場健身舞,歸納起來主要有幾種觀點:一是認為廣場健身舞是一種舞蹈類型;二是認為廣場健身舞是一種舞蹈形式;三是認為廣場健身舞是一種社會活動。通過對有關廣場健身舞的研究文獻和資料的研究表明,目前對廣場健身舞定義的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這說明廣場健身舞的研究還有待深入,也表明上述定義確實存在著缺陷,或過于寬泛,或過于偏頗?;诖?,在遵循廣場健身舞是一種健身自娛的活動,并突出其本質(zhì)的前提下認為:“現(xiàn)代廣場健身舞是指人民群眾自發(fā)的,在廣場、校園、廠區(qū)進行的、統(tǒng)一的,以健身、自娛、交友為目的,在音樂伴奏下的以舞蹈為載體的健身活動”。
二、關于廣場健身舞的分類
1、關于廣場健身舞分類一種主張從舞種上來區(qū)分,主要分為:
(1)原生態(tài)的廣場健身舞
這類健身舞是指歷史流傳下來的一些經(jīng)典的廣場健身舞,這類舞蹈是我們中華的瑰寶,也是我們現(xiàn)代所有舞蹈創(chuàng)作的源泉;
這種廣場健身舞內(nèi)容豐富,形式繁多,且能將各種舞蹈的精華融入進來,可以利用民間舞素材創(chuàng)作一個全新的廣場健身舞。新創(chuàng)作的舞蹈動作也結(jié)合了瑜伽、健美操等一些時尚運動的元素,使廣場健身舞既保留了傳統(tǒng),又融合了時尚,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興趣。
三、廣場健身舞中存在的鍛煉誤區(qū)
關于運動健身對我們身心帶來的種種好處,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列舉出無數(shù)條。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并積極鍛煉,但是不科學的運動有害于健康,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如果不重視科學,不但事倍功半,達不到健身效果,還可能給健康帶危害。因此,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引導人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廣場健身舞的誤區(qū)主要有:
1、只有出汗才算運動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來衡量運動是否有效。人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躍型和保守型兩種。有人屬前者,而有人屬后者——與遺傳有關。有的人認為通過汗液可以排出體內(nèi)的代謝廢物,具有排毒的作用,所以覺得出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對于少量的出汗,我們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對于大量的出汗,如果不及時補液,可導致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排汗率下降、散熱能力下降、體溫升高、機體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紊亂、引起脫水、嚴重時甚至導致中暑。因此不能用出汗來判斷運動是否有效。
2、有小病也堅持跳舞
小病是指一般性的頭暈,咳嗽,消化不良等病癥。這時身體處于異常狀態(tài),即使是青少年也不宜運動,老年人就更不能硬撐著運動。老年人身體處于異常狀態(tài)下,不可掉以輕心,不要加重身體的生理負荷,而降低免疫力,廣場健身舞對人的身體要求比較高。因此,此時應暫停運動,等身體恢復正常,病象消失,再恢復運動。
3、大運動量有助于迅速減肥
只有堅持長期訓練,消耗大量的熱量,對肌肉產(chǎn)生很強的作用,才能達到迅速減肥的目的。每天20分鐘鍛煉,一般說來每周3次,
4、忽視準備活動
跳舞前,機體需要一段時間來疏通經(jīng)絡,當人的身體變熱,血液循環(huán)加速才能使肌肉在鍛煉中達到更大的擴張界限,減小肌肉的粘滯性,增加彈性,減少受傷的機會。
5、盲目的鍛煉
(1) 不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盲目健身,如骨質(zhì)增生患者在炎癥尚未消失的情況下,超負荷劇烈運動,加劇了關節(jié)的損傷。訓練強度與運動量掌握得不好,用力方法不當,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都可能造成關節(jié)損傷、韌帶拉傷或者其他部位扭傷。因此,必須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科學鍛煉。
(2) 健身訓練處于無序狀態(tài),廣場健身舞必須要有計劃性,不能隨意性。只有持之以恒,堅持經(jīng)常性的健身鍛煉,才能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健身訓練主要是以頭、頸、臂、胸、腹、腰、腿、臀進行體能訓練。就每個廣場健身舞愛好者來說,則可有針對性地選擇鍛煉,大可不必面面俱到。
6、空腹活動
研究證明,飯后4-5小時(即空腹)進行適度運動,這是由于此時無新的脂肪酸進入體內(nèi),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早晨空腹鍛煉的人高達90%以上,認為空腹鍛煉效果好,能減肥。但實際上,晚上進食后,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消化,胃內(nèi)食物已排空,運動需要能量,缺少能量會引起各種頭暈、心跳加速、出冷汗、甚至猝死。
7、不管選擇什么運動項目,都習慣穿一種鞋
應根據(jù)運動的需要挑選鞋。要注重功能性,不同項目的運動要穿不同的鞋,要合腳舒適,運動鞋的氣墊能防止震動,減輕關節(jié)壓力,給運動以安全的保障。
8、晨練比暮練好
其實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心臟病發(fā)作的高峰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黃昏時的心跳、血壓最平衡,最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改變;黃昏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最敏感,人體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黃昏體內(nèi)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應該是暮練比晨練好。
四、結(jié)論建議
廣場健身舞融入現(xiàn)代舞蹈意識、行為和形式,從而形成具有現(xiàn)代廣場健身舞的風格。隨著人們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和廣場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廣場健身舞成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內(nèi)容。
(一)對廣場舞的形式和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編和改編使其更加大眾化,提高廣場舞鍛煉的參與人數(shù)。
(二)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加大對廣場舞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廣場舞的認知水平,科學合理的參與廣場舞運動。
(三)加強政府部門對廣場舞調(diào)控能力,建議將廣場舞管理以區(qū)級政府體育部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體育活動站這四個層次進行管理。
(五) 提高廣場舞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等的體育場地設施,降低公共體育場館收費。
參考文獻:
[1]劉大維,胡向紅.廣場健身舞的起源、現(xiàn)狀、特征及價值研究[J].體育人文社會學2012,1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