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
(浙江省溫州市南浦小學(南塘校區(qū)),浙江 溫州 325000)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東西,全都有所為。如果無所為,就不會有寫東西這回事?!币粋€人寫作,或為表明對生活的理解,對事物的認識,對問題的意見,或為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表達心中的愿望。古人稱這些文章的中心為“意”,王夫子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弊阋娨黄恼碌闹行氖菑娜稚嫌绊懼恼碌馁|(zhì)量的。在高段閱讀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題目是展現(xiàn)文章的中心,領悟人物的精神的。比如五下的《金色的魚鉤》、六上的《金色的腳印》等,下面我以五下《金色的魚鉤》和為例,講講是如何讓學生感悟題目展現(xiàn)中心的妙處。
師:看到課題,我們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
生:魚鉤怎么是金色的呢?
師:讓我們一同回顧課文的內(nèi)容,去找找為什么魚鉤是金色的?
學生讀課文,師出示填空:
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金色的魚鉤上閃爍著老班長________
師:同學們,現(xiàn)在你知道作者你這些題目的意圖了嗎?
生:課題中“金色”是為突出人物的品質(zhì)。
生:課題中的“金色”使文章的中心更為突出,更加體現(xiàn)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在交流中讓學生明白“金色”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十分珍貴、有意義或值得紀念的東西?!督鹕聂~鉤》中那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凝結了老紅軍心中只有戰(zhàn)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貴品質(zhì);長滿紅銹的魚鉤,體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長滿紅銹的魚鉤,見證了紅軍戰(zhàn)士互相關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艱苦歷程,表現(xiàn)了戰(zhàn)友之間偉大的愛。
師:那么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許多值得我們贊頌的品質(zhì)、精神。請同學們靜心想一想,你會想到什么?
在學生的交流中,大家聯(lián)系到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或者自己的親身體會,聯(lián)系到身邊許多閃光的精神,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學生的思路打開,并且能夠以這兩個題目為模板,形成了展現(xiàn)中心的題目:
一位拾金不昧的同學值得稱贊,于是有人想到用《金子般的心靈》這個題目;一位同學的書本丟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為他尋找,于是有人想到用《耀眼的書本》這個題目;一位同學的腳扭傷了,另一位同學天天中午將午飯打好,送到他的面前,有人想到用《閃光的托盤》這個題目……
將文章的中心提到標題的位置,讓學生將中心在自己的寫作中貫穿到底,其實這樣的題目,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用中心擬題的方法,還能讓學生把握寫作的主旨,真是一舉兩得呀!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高段學生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在課標中,還強調(diào)教師加強自主擬題作文的練習,指導學生自由表達。
我們知道在小學階段記敘文占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借鑒記敘文的標題,對學生來說指導的意義就更大了。
例如五下《孔明智退司馬懿》一題,交代了文章過的主要內(nèi)容;六上課文《老人與海鷗》,交代了文中的兩位主人公;六下《十六年前的回憶》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這些標題不僅幫助學生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更是在擬題方法上做了示范。
其中五下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 》的題目更是新穎,在教學時,我這樣引導:
師:同學們,這篇文章的標題和以往的課文標題有什么不同呢?
生:這個標題有三個詞,而且中間用“·”來隔開。
生:我發(fā)現(xiàn)這三個詞中“冬陽”指的是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童年“指的是作者小時候的故事,“駱駝隊”指的是難忘的事物。
師:是呀!你看,有時我們寫文章時,可以也采用這樣新穎的題目,這樣就能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經(jīng)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引導,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也來寫寫自己童年難忘的事,學生中就出現(xiàn)這樣的題目:《童年·河邊·捉魚》《童年·校園·比賽》類似的題目接連而來,學生擬題的思路又有了拓寬了。
一次擬題的指導不僅僅停留在這篇文章,在這學期中,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進入了六下的學習,在告別小學校園之際,我布置學生觀察小學校 園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來寄托自己的難舍之情,在這次習作眾多的題目中,也有《冬陽·童年·駱駝隊》的影子。
比如有:《童年·校園·桃花》《校園·操場·乒乓桌》《校園·操場·籃球架》《春日·校園·玉蘭樹》等,在學生的習作中,可以感覺到學生對此類題目已經(jīng)輕車熟路,這也是可喜的現(xiàn)象。
再如:在清明節(jié)來臨之前,我們組織學生一同來到溫州翠微公園革命烈士陵園,給烈士掃墓?;貋碇?,我們的孩子將這次活動寫成文章,于是有學生寫到這樣的題目《春日·清明·掃墓》,在多次習作的擬題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一次課堂上簡單引導,給學生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孩子有了模仿的題目,拓寬了擬題的思路,使得擬的題目更加新穎、生動。
發(fā)散性思維以其獨特性、變通性及流暢性使學生在作文構思時獲得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所以,在習作教學中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同樣學生習作的擬題能力也是需要發(fā)散思維的。
由一點出發(fā),借助已有信息,讓聯(lián)想、想象向各個方向發(fā)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從模仿入手,指導學生從閱讀材料的題目中得到啟示,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個題目既能告訴讀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同樣也能引起讀者許多的聯(lián)想。在學習六下文章《魯濱孫歷險記》時,導入后我這樣設計: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個題目中的關鍵詞會是那個呢?
生:我認為關鍵詞是“歷險”。
師:是呀!那么你能猜想課文會寫魯濱孫會經(jīng)歷哪些危險呢?
生:可能會在路上碰到許多可怕的猛獸。生:可能在路上風餐露宿,忍饑挨餓。生:還可能會有野人的襲擊。
……
師:那么,作者會寫魯濱孫哪些危險的經(jīng)歷呢?讓我們進入課文來找一找。
接著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梗概,找出魯濱孫經(jīng)歷的五件事情。經(jīng)過這次的引導,學生就能明白有些題目可以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這對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也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在一次聽課過程中,一位老師指教《與象共舞》也是這樣教學,而且將這個題目拓展到課外。這位老師在課始和課尾是這樣進行安排的:
導入
教師由游戲?qū)虢翌}后,就問學生:如果你來寫這個題目,你會寫什么?
在學生交流自己的猜想后,教師說:“看看作家是怎么寫的?”
……
接著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在課尾的時候,教師又將目光聚焦到題目。
拓展寫話
1.總結方法
師:現(xiàn)在,你對“與象共舞”有什么新的理解?(人與象和諧、親密無間)
師:那么還可以與( )共舞?
生:與狼共舞。
生:與猴子共舞
生:與狗共舞
生:與貓共舞
師:如果你來寫,你會怎么寫?(多方面)寫作的方法還有很多
2.指導寫作
出示:與書共舞
與花共舞
與畫筆共舞
與陽光共舞
(1)快速默讀,思考文章是怎樣寫“以( )共舞的?
(2)交流:(生匯報,逐次出示)
課題 怎么寫與象共舞 按事物的幾個方面書按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
花具體的事例畫筆 按不同的地點陽光 按時間順序
3.自己試一試,列一個簡單的提綱:你想寫什么,怎么寫?
4.交流提綱,課后完成習作
一節(jié)課下來,使得學生扎實有效的掌握了《與象共舞》這篇文章,而且對《與___共舞》這樣的半命題作文有了方法上的引領,我想:《與___共舞》這樣的標題將銘刻在學生的心中。
在我們高段的閱讀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那么這也是我們發(fā)散學生思維,檢測學生擬題能力的練兵場。
在學校的藝術節(jié)表演類節(jié)目的展示中,班中學生一首《朋友》,令許多學生想起了自己已是畢業(yè)班的學生,馬上要與自己的朋友分別,感性的孩子落下了難舍的眼淚,于是在活動習作中,有些學生以《忘不了那歌聲》來擬題,優(yōu)雅而又飽含深情;有些同學將不舍之情提到題目之中,用《難舍的淚花》來擬題;也有些同學以《最后一次》來表達自己對小學生活的依依不舍……從各式各樣的題目之中,我們發(fā)覺只有生活的,才是真實的;只有真實的,才是感人的。
葉圣陶先生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說:“教師命題的時候,必須排除自己的成見與偏好;惟據(jù)平時對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該當積蓄些什么,而就在這范圍內(nèi)擬定題目。學生遇見這種題目,正當他們胸中所積蓄,發(fā)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對于表達的技術自當盡力用功夫?!蔽蚁胫灰覀兘處熢谄饺盏拈喿x教學中將擬題的方法滲透給學生,有時并用不了多少時間,但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擬題的能力也是胸中有積蓄,那么寫作便有了主心骨,寫作當盡力用功夫了。
讓我們?yōu)閷W生做一位尋“眼”人,將精彩的“題眼” 無聲地滲透在每節(jié)課中,那么樹蔭照水的日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