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晴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結腸癌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與環(huán)境、遺傳、飲食均有密切關系,發(fā)病率、致死率均較高,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1]。手術是治療結腸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其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大部分于晚期發(fā)現,癌細胞已出現遠處轉移,無法進行手術,只能選擇化療以控制病情[2]。常用化療方案為FOLFOX方案,能夠使患者生存時間得到延長,但單獨使用時仍無法達到臨床預期,為提高治療效果,應在化療期間聯(lián)合其他藥物[3]。貝伐珠單抗對腫瘤血管形成有抑制作用,能夠減少新生血管,控制腫瘤生長及轉移,避免患者病情進展[4]。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FOLFOX化療方案對晚期結腸癌患者血清學指標的影響?,F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晚期結腸癌患者6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1.97±5.63)歲,年齡范圍32~70歲;分型:9例黏液癌,21例腺癌。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范圍32~71歲,年齡(51.64±5.31)歲;分型:10例黏液癌,20例腺癌。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原則要求。
(1)納入標準:①均經病理確診結腸癌;②病程屬于Ⅲc-Ⅳ期;③已無法進行手術;④首次發(fā)病,無結腸癌治療史;⑤患者及其近親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衰竭;②預計生存期<6個月;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④存在視聽障礙或精神疾病,無法配合相關研究。
對照組采用FOLFOX化療方案:100 mg/m2注射用奧沙利鉑(先聲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99,規(guī)格:50 mg)+20 mg注射用亞葉酸鈣(南京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28,規(guī)格:100 mg)+400 mg/m2注射用氟尿嘧啶(山西普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113,規(guī)格:0.25 g),均靜脈滴注給藥,奧沙利鉑、氟尿嘧啶第1 d使用,亞葉酸鈣第1天、2天使用,14 d為一個周期,連續(xù)治療5個周期。基于此,觀察組加用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90040,規(guī)格:100 mg∶4 mL),5 mg/kg,每兩周用藥一次,連續(xù)使用5個周期。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5個周期后,比較兩組血清學指標,并觀察藥物安全性。(1)血清學指標:取兩組4 mL空腹靜脈血,3 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使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全自動分析儀(型號:ACCESS2)檢測糖類抗原199(CA199)、環(huán)氧合酶2基因(COX-2)、癌胚抗原(CEA)、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檢測方法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2)統(tǒng)計兩組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神經毒性、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前血清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學指標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學指標對比()
表1 兩組血清學指標對比()
組別 例數CEA(μg/L)CA199(U/mL)VEGF(pg/mL)COX-2(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71.73±8.49 46.28±6.43 114.92±9.17 66.49±11.26 485.48±33.23 358.76±28.51 694.24±49.67 492.37±36.82觀察組 30 71.39±8.86 29.42±3.31 115.63±8.75 48.26±8.18 489.22±34.47 284.92±24.15 692.94±50.45 319.41±28.69 t 0.152 12.769 0.367 7.174 0.428 10.824 0.101 20.295 P 0.880 <0.001 0.760 <0.001 0.670 <0.001 0.920 <0.001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例(%)]
隨著人們飲食習慣改變以及生活節(jié)奏加快,胃腸道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逐年遞增,過多攝入高脂低纖維食物,消化時會潴留于結腸,排泄難度較大,促使結腸分泌炎性因子,而炎性因子會反復刺激結腸,從而導致癌變[5]。結腸癌發(fā)病隱匿、進展快速,當患者出現異常癥狀就診時往往已處于中晚期,此時已錯失手術機會,導致臨床治療難度較大,病死率較高,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威脅[6]。晚期結腸癌患者選擇合理的化療方案尤為重要,以通過控制病灶生長,使生存時間得到延長,從而改善預后。
FOLFOX化療方案是晚期結腸癌最常用的化療方案,已在臨床使用多年,治療效果確切,臨床根據治療效果、毒副反應不斷對藥物劑量、給藥方式進行調整,以盡可能獲得最大療效與最小毒性[7]。近些年,分子靶向藥物逐漸用于臨床,與FOLFOX化療方案聯(lián)合應用,能夠提高治療效果。CEA、CA199均為常見的腫瘤標志物,能夠反映患者病情、評估效果以及預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8]。VEGF可增強血管通透性,是一種重要的促血管因子,參與腫瘤的生長、轉移過程。COX-2是在腫瘤細胞浸潤過程中產生,在炎性物質持續(xù)刺激下,含量不斷增多,是預測腫瘤進展的常用指標[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安全性相當,但觀察組治療后血清學指標低于對照組。表明晚期結腸癌患者采用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FOLFOX化療方案效果確切,能夠控制患者病情,降低腫瘤因子水平,防止腫瘤進一步生長與轉移,且不良反應并無增加,臨床應用安全可靠。其原因為貝伐珠單抗為新研發(fā)的分子靶向藥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從而控制腫瘤進展,達到治療效果。貝伐珠單抗能夠抑制VEGF活性,防止內皮細胞增殖、轉移,減少病灶處組織供給,逐步恢復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促使病灶縮小、凋亡,在晚期結腸癌中應用效果較好[10]。貝伐珠單抗藥物毒性較低,與化療聯(lián)用時并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可作為晚期結腸癌患者的重要選擇。但由于本研究隨訪時間較短,樣本量有限,因此結腸癌晚期患者能否從該聯(lián)合干預方案中遠期獲益,仍需臨床后期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探究證實。
綜上所述,與單用FOLFOX方案相比,在晚期結腸癌患者中加用貝伐珠單抗效果更佳,患者血清學指標下降更為明顯,利于控制病情進展,防止進一步惡化,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廣泛應用。